APP下载

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4-19苏琼英

关键词:双基激趣训练

苏琼英

【摘要】课堂是提高质量效益的主阵地,只有课堂效益的提高才有质量效益的提高。如何使数学课堂高效,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直是我们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创设 情境 激趣 多种方式评价 “双基”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24-02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创设情境开展教学,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激情。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故事、游戏、活动、竞赛等情境,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真实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学生出题,教师回答)师: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地猜出彩球的颜色呢?想知道这里的奥秘吗?学完今天的知识,你也一定有这样的本领。用猜彩球颜色的情境导入新课,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在教学了《有余数除法》后,我有创设了一个活动情境,让同学们按这样的顺序做动作:拍手、拍肩、拍手、拍腿,提问:第26个动作是什么?有些学生做实验证明。我提问:照你们的方法,如果问你100个动作是什么?你也要一直做下去吗?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想到了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所以通过情境创设留给学生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寻求奥秘。

二、精心组织教学,注重学习过程

相信老师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听到的,如过耳云烟;我看到了,历历在目;我做到了,便铭记在心。”要想使学生深刻的领悟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内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精心组织教材,努力为学生提供可探索性的,可操作性与便于交流的学习内容,并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形式有实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使他们学的更主动,更积极。

如:《分子是一的分数比较大小》,我先创设情境,通过猪八戒吃西瓜,让学生猜测,2分之1和4分之1哪个多?我让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创设情境,引发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看图练习,直观比较;观察板书,小组讨论;抽象概括,总结方法;解释应用,拓展提高。整堂课学生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发现、抽象、概括、建模、应用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与策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三、多种方式评价,激励学生参与

《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吸引孩子自发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能变得好学、乐学、愿学。

(一)、评价形式多样化。鼓励性评价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创设和谐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时,千万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评价的形式不要局限与语言上的呈现,还可以通过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性的手式,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充满爱意的抚摸等。这些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地评价,以达到评价的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回答问题比较好时,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语言,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我们可以给于一个伸出大拇指的手势,或者以肯定的表情来鼓励他。又如:课堂上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应大声地呵斥,而是一边讲课,一边自然地走到这位同学的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轻轻地把他玩的东西放好,巧妙地提醒他注意并改正。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增强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并学会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二)、及时评价与延缓评价相结合。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即时评价。所以学生的发言精彩时,我们要及时给与评价;当学生的发言不不太令我们满意时,我们不要横眉冷对,更要换一个角度,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说:“你发言真积极、声音真响亮,如果在·····就更好了”等真诚的评价,用教师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

对于学生之间交流的意见发生碰撞,当遇到学生错误的回答需要交流的话题,要学会延缓等待,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么想的?”“做一做”“议一议”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然后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设问,点拨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逐步融合成一种共同的正确的观点,也正是所谓的“千锤百炼出真金”。

四、抓好“双基”训练,促进知识内化

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老师应让学生知识的习得,思维的训练,技能的形成均在层次性很强,思考价值很大,形式很丰富的练习过程中予以了落实,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练习的设计要有效。课中的练习题应紧扣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多样,在“巧”和“趣”上下功夫;练习的设计应多样化,如一题多练、一题多变、对比练习、变式性练习、发现式练习、开放性练习。

(二)、练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有梯度。练习能面向全体学生,既有适合中下等生节奏的“小步伐”,又有适合优等生跨度的“大步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经过刻苦学习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的、愉快的体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并跨上不同的学习高度“在数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如《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我是这样设计练习的:模仿性的基础练习、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性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降低习题的坡度,同时不拘泥于书本,对具有创新思想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体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完成过程要有效。练习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可组织“欢乐大比拼”、“夺冠ABC”、“勇攀高峰””“智勇大闯关等“娱乐性”练习,通过小组竞赛、同坐比赛、男女生比赛、和好朋友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

(四)、练习反馈要有效。练习反馈时“师生”、“生生”达到有效互动,我经常让学生自查、同座互查,互议错误原因、以及分层评价、分层指导中,让学生进行交流、汇报、研讨和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使整个交流与反馈活动显得自然和谐,一步一个脚印,水到渠成。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的高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运用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的轻松愉快的学到到了知识,并发展了学生能力。

猜你喜欢

双基激趣训练
略谈地方本科院校对钢琴基础课“双基”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基于条带模式GEOSAR-TOPS模式UAVSAR的双基成像算法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