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中职语文教学定位思考与实践

2016-04-19杨岸东

关键词:语文教学定位中职

杨岸东

【摘要】本文着眼于新课程下中职语文教学合理定位的思考,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对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后,本文在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试着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征入手,从中职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特征,实用性、职业性特征和人文性、情感性特征三个大的方面阐述了对中职语文教学合理定位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95-02

当今,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发展到新阶段,中国已经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高层领导人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也应当大有可为”。在党和政府最高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校企合作、学徒制、车间进校、企业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改革和创新正在全国推广。但对中职学生影响深刻的语文科目的改革力度却少了很多,导致目前中职语文教学定位不够明确,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准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现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谈谈本人对新课程下中职语文课程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几种不良趋势。

(一)过于迁就中职生语文基础,语文教学内容有简单化趋势。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没有学生升学的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都不够重视。大部分入读中职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强,写作能力缺乏,学习能力薄弱。据调查,近几年有三所中职学校对新生语文摸底考试中,使用初中中考试卷,结果近62%的学生语文成绩未能及格,很多学生作文交白卷。客观上,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要完成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中职语文教师根据中职生语文基础的实际情况,积极缩减教学内容,努力减少教学目标,不断变更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搞活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上语文课,取得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其简单程度,有不少老师如下表示,现在中职语文课的问题难度绝对比初中一年级语文的难度要小得多,但教学效果还没有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好,实际上,不少中职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还没有达到小学高年级应有的水平,当然也很一些语文基础很好的中职生,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可是,中职语文教学过于简单,会导致学生应知的知识没有掌握,思维能力没有得到锻炼,语文素养没有提高,也就失去了中职语文教学本来的意义。

(二)屈从就业市场的需要,中职语文教学有功利化趋势。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此,不少中职学校提出中职语文教学要服务学生就业的需要,服务就业市场对人才就业素质的需求。一味强调中职语文教学要重点加强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不少中职语文教师机械地改变语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将内容情感丰富的语文课程上成了枯燥无味的应用文写作课,语文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想出种种语文写作技能训练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技能。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表面上的就业素质需求,忽视了对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了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专业课的意义,忽视了语文素养对学生终身教育的意义,最终损害了学生的发展和健康品格的形成。

(三)受传统语文教学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有应试化趋势。

中职语文教学和普通中小学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讲并无区别。中职语文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带着高中语文的影子,只是难度稍微降低了一点而已。并且目前还有很多职高由于学生大部分有升学的压力,其语文教学也带有了浓厚的应试色彩,语文应试成绩成了这部分中职学校评价语文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虽然应试教育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应试教育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采取机械化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语文素养,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应试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坚决摒弃。

二、新课程下中职语文教学合理定位的思考。

在近些年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避免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简单化、功利化和应试化的现象,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教学合理的定位。在调查访问了近10所中职学校和10余年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人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职语文教学定位要把握好其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中职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课程的性质定位充分肯定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征。新课程标准指出中职语文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中职新课标对中职语文教学任务的阐述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征。

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和基础,承载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中职语文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直接途径,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其它科目的学习能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定位要把握好其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征。

中职语文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有着浓厚的实用性和职业性特征。

职业教育是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增加提高学生从事某职业的知识和技能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学生职业需求对知识技能的需要,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中职语文教学有实用性的特征。中职新课标指出,中职语文应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要指导学生努力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适应创业和就业的要求。也就是说,中职语文要培养学生当前和日后生活和职业所必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中职语文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凸显无疑。

因为中职语文教学有实用性和职业性的特征,所以在中职语文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专业岗位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定位要把握好其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特征。

中职语文与其它类别的语文一样,注重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审美情感体验,具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鲜明特征。

中职语文课程要通过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这是中职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特征要求。

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性特征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明白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和智力的催化剂。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以情动人,使学生在审美的愉悦情怀中接受知识,受到感染,在真善美的熏陶中得到教育。

三、小结。

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系列课程中的公共基础课。面对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目前不少中职学校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简单化、功利化、应试化的趋势,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本人在调查访问并结合10余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定位应把握好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实用性、职业性、人文性、情感性等几个方面,只有把握好这几个方面才能实现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正伟,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定位中职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