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轻听我说——爱心小屋”的设计

2016-04-19朱俏俏

关键词:佳佳小屋卡片

朱俏俏

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爱的教育更是深入人心。幼儿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的呵护,更需要爱的滋养,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敢爱、会爱的人。“轻轻听我说——爱心小屋”的创设,就是让幼儿从学会倾听,学会诉说开始,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学会表达,学会爱,提高“爱的能力”。

一、创意设计背景

报纸、杂志上经常有这样的观点,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体贴,不懂得交往,有的甚至连跟家人打招呼都不愿意,越来越冷漠了。我觉得这个是成人的误解,有这样的行为,他们之所以沉默,并非他们内心真正自私冷漠,而是不善于表达,这只是一种“爱的能力”的缺乏。现在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少,隔阂也越来越大。学会沟通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爱的表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不但可以让对方愉悦,还可以让自己的自觉和内省提到更高的境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培养人“爱的能力”的最佳时期是幼儿期,幼儿园是个“小社会”,是幼儿开始学习人际交往的地方,在这个关键期打下的基础,将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期,学会沟通,学会表达,学会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爱是个抽象的概念,要想让幼儿拥有这些“爱的能力”,我们首先要向孩子传递爱,要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在幼儿感受爱的同时,再培养幼儿表达爱、付出爱的能力。如何为孩子设计一个能感受爱又能表达爱的渠道呢?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兴趣出发,结合家长资源,以“轻轻听我说——爱心小屋”为载体,开展相关的尝试和研究。

二、创意目标

(一)引导幼儿及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学习用书信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

(二)引导幼儿学习倾听,学习诉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通过“爱心卡片”的传递,家长与教师的参与,让幼儿感受书信沟通方式的有趣和温馨,使他们在游戏的情境中感知爱、学会爱,提高“爱的能力”

(四)促进老师、幼儿、家长三方面的交流和协作,增进师幼情、亲子情,加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意内容

(一)“爱心小屋”的创设

“爱心小屋”是我们教室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我把它设计成一个大房子的形状摆放在门边,可以让家长、幼儿一到教室门口就可以清晰看到“爱心房”。房子里有许多的窗户,每个窗户上都有孩子或老师的照片,表示照片主人的“家”,数量为幼儿人数加班级教师人数。

“爱心小屋”的管理人是每个小朋友、家长和老师,如果看到爱心小屋脏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清理,如果有照片掉落或者装饰脱落,都可以报告老师一起修补。

(二)爱心卡片的内容、制作和流转方式

1.“爱心卡片”的内容:“爱心卡片”是心型的彩色卡纸,存放在美工角,通过信的方式进行传递。当幼儿觉得想写信了就自己去美工角取一张卡片带回家,并跟老师一起做好卡片取放记录(大班孩子自行记录)。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给班里小朋友或者是老师的悄悄话,可以是生日祝福,可以是做“好朋友”的邀请,可以是道歉信,也可是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的话语。

2.“爱心卡片”的制作:“爱心卡片”由需要的幼儿带回家,由幼儿口述,家长记录的方式完成,幼儿可以在上面进行装饰和涂鸦,并署上姓名和日期,于第二天放到想要说悄悄话的小朋友或老师的“家”里。

3.“爱心卡片”的读取:“爱心卡片”的读取人一般为教师(特殊情况为家长),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饭后活动时间等)查看信件并与收到信的幼儿一起阅读卡片的内容,一般为教师读,幼儿听的方式进行。

回信的内容和制作、流转方式同上。

(三)“爱心桥梁”的搭建与合作

1.家长须知:在此项活动实施前,我在家长会上提出“爱心小屋”的创设方案,家长们一致认可,并表示全力配合活动。会上,大家协商出以下几点家长在制作和传递“爱心卡片”的注意事项:

(1)当幼儿将爱心卡片带回家时,及时与幼儿协作完成。

(2)做一名热心的听众,认真倾听、记录幼儿的心声,不干扰、不打断。

(3)创造安静、温馨的环境,让幼儿在一个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自然、畅快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在卡片制作后,及时与幼儿沟通,疏导幼儿情绪。

2.教师须知:在与幼儿共同阅读卡片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第一读信人”,教师更注意以下事项:

(1)创设自由、民主的氛围。读信时,询问幼儿,是否可以一起阅读卡片,是否可以做为读信人。

(2)以“悄悄话” 的形式进行阅读,注意阅读环境的宽松氛围和保密性。

(3)在阅读中,注意师幼互动。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解释幼儿不理解的内容。

(4)鼓励幼儿及时回信。

(5)将信件整理放入幼儿成长档案。

四、创意特色

(一)关注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的第一老师,“爱心小屋”的创建和爱心卡片的传递,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能认真倾听、诉说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并且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体验,分享其中的乐趣,因而深受孩子喜欢。

(二)沟通形式深入人心

这也是一个富有新意的充满爱的交流形式,它是在爸爸妈妈和老师努力创造的温馨的气息和氛围中进行的,幼儿感受着书信沟通的朴素和真挚,同时也感受着家人、老师的关怀和爱。

儿童是天真的,但是儿童遇到的问题未必是幼稚的。许多幼儿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往往是成人世界面临的问题,而成人世界面临的许多问题恰恰是幼儿期未能合理解决的问题。爸爸妈妈与孩子共同制作“爱心卡片”,能让幼儿对家庭和亲人产生依赖和信任,从而增强家庭幸福感。

教师与幼儿“悄悄话”的沟通方式也产生了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它既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又照顾到孩子的自尊心,教师主动和孩子说悄悄话分享着小秘密,让幼儿感受到了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拉近了教师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三)可促进多方的情感交流

“爱心小屋”的创设为师幼之间、幼幼之间、亲子之间、家长和老师间开辟一条沟通交流的渠道,使每个人都珍视爱的需要和能力,加速幼儿成为会爱、能爱、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这种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孩子们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四)具有可持续性

“爱心小屋”的创设可从小班开始一直延续到大班,这是一项长期开展的温馨工程。这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平台,在初步创设的基础上还要不断的创新,使幼儿对其始终充满新鲜感。

五、效果与评估

这个学期,是我们创设“爱心小屋”的第一个学期,总共有82张爱心卡片被取走,有半数以上的小朋友收到过卡片。在这些卡片中有分享秘密的,“我们家的小树长高了,你来看看吧”;有邀请作客的,“爸爸妈妈不在家,来我家玩玩具,开汽车吧!”有表达祝福的,“祝你天天开心,我的好朋友”!也有向老师提出意见的“老师,我今天举手了,你没请我……”。几乎每张卡片幼儿与家长都有精心制作过,有的还用美丽的图案或贴图装饰过,充分的表现幼儿和家长对爱心卡片的重视和喜爱,也让收信的幼儿感受到了对方的尊重。有位家长说:“看到别的小朋友制作的卡片这么精美,我们也不好怠慢,有一封回信,我们制作了将近两个小时呢,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有位家长说:“以前都不知道儿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天天活蹦乱跳的,没一天安静,没想到说要写信,居然能那么安静得坐下来。”“爱心小屋”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我们园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她们希望我们班再接再厉,丰富、完善这个创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更好的体现我们幼儿园“开心、开朗、开悟”的办园宗旨。

附:

爱心记录1:

生平第一封回信

佳佳昨天收到了乐乐的爱心卡片,是邀请信,乐乐希望佳佳在周末她家玩。我把这封信轻轻念给佳佳听,她非常高兴,她在我耳边说:“好的,我周末去她家玩。”我也轻轻跟她说:“你应该先问问妈妈呀!记得回信啊!”下午佳佳带了一张爱心卡片回家。

第二天早上,佳佳妈妈跟我说,昨天晚上她们费了很大的工夫才写好了回信。首先是做思想工作,原本已经计划好周末去看佳佳外婆的,跟外婆也已经说好了,但佳佳把这件事情给忘了。佳佳妈妈让佳佳自己选择,到底是看外婆还是去乐乐家。最后,他们商量决定,这个星期先去外婆家,佳佳写回信给乐乐,希望下个星期再去乐乐家。

接着,她们开始写回信了,妈妈说,这是佳佳生平第一封回信,很有纪念意义。但是,佳佳自己的回信却只有一句话,她有些失望,想着是不是应该“润润色”呢?后来,她又马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说,既然是她佳佳自己的信,就应该用她自己的话,这样更加有意义。看得出,佳佳妈妈也做了不小的思想斗争,但最后,她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还希望我给她把回信复印一份放到佳佳的成长档案里,我欣然答应。

下午,我打开爱心卡片,卡片边缘用爱心贴贴纸贴了一圈,上面写着;

亲爱的乐乐:

你好!妈妈说我这个星期要去外婆家玩的,我想下个星期再去你家,好吗?

佳佳

确实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也是幼儿最真实最平常的语言。我很欣赏佳佳妈妈的做法,她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盲目得去爱,而是站在幼儿的角度,给她自由,给他尊重,这种爱,有温情,更有智慧。

六、新的期盼

“爱心卡片”已然成为一份爱的礼物,给每个收到信的人温暖和惊喜,它更是爱的桥梁,连接着老师、幼儿、家长的心!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更好得经营“爱心小屋”,让它收获更多的“爱心”,让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学会分享爱,创造爱,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猜你喜欢

佳佳小屋卡片
春天的小屋
欢乐的歌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南瓜灯
我的校园
选择
山中小屋
一张卡片
神奇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