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实施方式浅谈

2016-04-19闵兆炜

关键词: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

闵兆炜

【摘要】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为了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让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我始终在尝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动手操作,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激励引导,让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加以科学性、艺术性地综合、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参与动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提高参与能力,进而既掌握知识,又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提高 参与度 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8-01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教学方法。学生因为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如果长时间的讲解,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就因老师的长时间的讲解逐渐降低了。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成功与否。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这句话使我受到启迪,也改变了我的教学观,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为了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让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我始终在尝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情景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气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可伴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学习《乘车》一课时,我出示主题图后,抛给孩子们这样的问题:“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你能不能估一估: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为什么?”孩子们围绕着问题大脑开始思考,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我又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最后再列算式计算,经过孩子们的思考、讨论、计算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了答案。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教学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和学生都死死地捆绑在教科书里,死记那些小学生感到枯燥的概念和公式。

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设计了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猜谜、竞赛等。在教学中,竞赛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以及男女生之间进行;竞赛内容丰富多彩,有必答、抢答、口算、笔算等。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儿童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或问题情景,或生活情境,或一个小游戏,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有效地引发他们的活跃的思维,他们才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动手操作,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华盛顿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这样一句话:“听过的忘记了,见过的知道了,做过的理解了。”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三、激励引导,让学生敢于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接触。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学,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当学生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后,无论其结果参与错,都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当学生下在开小差时,我们可以稍停片刻,用眼睛盯上他一两秒钟,然后善意地笑一笑,以提醒他参与到我们的课堂;当学生有了漂亮的答案时,老师更应该“大肆”赞扬;当学生由于胆小,正在结巴时,老师应该稍作等待,并给予恰当的提示和启发,鼓励他完成这次活动。如:多说“说错了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多做投以赏识目光、微微点头、聆听关注、竖起大拇指、轻轻拍、肩膀等动作。

如果老师这样做,给教学课堂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学生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就会勇敢而积极主动的参与。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是新课改“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基本的体现,它依赖教学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既有教师的一面,又有学生的一面;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又具制约的作用。要求教师加以科学性、艺术性地综合、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增强参与意识,激发参与动机,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提高参与能力,进而既掌握知识,又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课题组.确立主体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主体性-小学生主体发展实验初步报告,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R].

[2]曾琦.小学生课堂参与结构及特点的研究 [J].心理科学,2001(02).

猜你喜欢

参与度提高数学教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