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

2016-04-19张冬琴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借鉴探索

张冬琴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提倡推广的一种教学手段。本文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和作用出发,通过在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例,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必要的实施环节与步骤,论述了各环节设计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以期通过这些经验探索供读者在今后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时予以借鉴。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探索 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04-01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认知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自我建构。在实施时,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为驱动、以某个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和做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的特点是:①以工作任务为中心;②以学生为主体;③目标具体、内容实用;④做学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图1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般步骤。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1.设计任务,激发兴趣

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设计的任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具体可行,对学生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对设计的任务的每一个环节从实施的方法到需要的时间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

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学习“万用表测电压、电流”这一内容时,教材安排的是:①介绍万用表的直流电压、电流档。②介绍测量步骤。③注意事项。④万用表检测电池电压。如果教师按照按照这样的安排完成万用表测电压、电流的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学经验,下次使用万用表时仍然有60%的学生不会用。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学内容的学习又没有实施载体,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不需要探索、思考,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习目标本身就不明确的中职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显然无法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必须合理设计任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实施课堂教学。

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设计“万用表测直流电压、电流”这一内容的。该任务的实施用2个学时。

任务:请同学们在给定的电路模块上按照PPT上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时间为5分钟)。然后完成以下任务:(1)将可调电阻R从0增大100Ω、200Ω、300Ω时,观察灯EL的亮度是如何变化的?(2)请用数字万用表测出当可调电阻R从0变化到100、200、300Ω时,可调电阻两端电压的大小以及灯EL两端的电压大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并说出电阻两端电压值与灯EL两端的电压值有何关系?(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中的灯与灯、教室内的灯与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每一小组有一块VC890数字万用表和电路模块及连线)

这个电路在学生学习电路的组成时,已经指导学生连接过,学生在连接这个电路时,不会用太多的时间,设计用5分钟时间连接完该电路。所以,任务的设计包既含有对旧知识的复习,又合理引入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2.探究任务,培养能力

探究任务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围绕任务,准备好解决问题必要的线索、信息资料,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搜寻、查阅资料等方式找到完成任务的办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上述任务中当电路连接好后,我让学生探究任务中的(1)、(2)两个小任务,第(1)个任务各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而第(2)个任务的完成,难度较大,因为在这之前没有学习过用万用表测电压、测电流。此时各组学生有的在翻看万用表说明书、有的在观察万用表,有的在交流、讨论,经过约5分钟的探索后,仍然有约3/4的学生不知如何测量。尽管第(2)个小任务未能完成,但探究的过程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交流学习,掌握方法

这一环节的交流学习,既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又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协作,加深每个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对第(2)个小任务交流、探究5分钟后。首先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通过识别万用表表面上的字母插入红表笔、选择功能开关及量程。经过启发,学生基本上知道了如何将万用表当作电压表、电流表使用了,然后,再举例讲解、示范当可调电阻调到100Ω时,如何测它两端的直流电压。测量元器件两端的电压,方法简单,只需要正确调整万用表功能、量程开关,将万用表的两个表笔接触被测元器件的两端即可,所以学生很快就掌握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了。

4.动手操作,训练技能

在交流学习后,学生仅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一步是利用方法完成任务。在学生实施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及时鼓励,并掌握各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各组学生的表现。所以在万用表测可调电阻、灯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的电流时,任务设计为当可调电阻分别为0、100、200、300Ω时,电阻及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的电流,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反复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5.归纳总结,感悟提高

在各组完成第(2)个小任务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并完成第(3)个小任务。第(3)个小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第(2)个小任务的结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即在实际生活中,电灯及电器不能串联。

任务驱动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虽然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它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摸索改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飞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应用及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2010.21

[2]徐华.实施任务驱动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2

[3]姚锦卫.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工业出版社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借鉴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