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的评价”在通用技术课程中的作用

2016-04-19余剑锋

关键词:改进创新评价

余剑锋

【摘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设计合适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应对针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完整合理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设计水平。

【关键词】设计 评价 改进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75-02

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以来,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作为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然而,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做”这个环节,却往往忽略了“学”这个环节。原因很简单,只要设计一个简单的项目,让学生去按照项目要求去“做”,就可以达成“做”的教学目标,还能显示教学成果。而“学”这个目标就比较困难了,既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又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是一个比较困难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的能力是我们很多教师现下最为困难的一件事情。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充分利用“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的能力。

“设计的评价”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是属于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很多人会按部就班的按照课程的安排,在上到这一课时才介绍这一节的内容。而在这之前,学生都是先进行实践操作,等作品都做好之后,才开始进行设计的评价工作。通过教学,我发现之前的设计由于缺乏规范的评价环节,学生的作品设计多随意性,设计的作品有的实用性差,有的脱离了实际。如:制作中比例不协调、选材缺乏科学性、连接和固定出现问题等。对此,我认为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设计的评价应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实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评价在设计项目确定时的作用。

设计项目在确定之前,必须要对项目的进行论证,如何论证呢?就是要发挥评价的作用。首先要评价项目的必要性。例如有学生跟我提出一个项目:设计一个收集雨水的装置。收集雨水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评价就去研究,就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其次就是要评价项目的可行性。有些项目内容本身应该是非常不错的,但我们的同学有没有这个能力来进行研究呢?这里就要求我们进行一下评价。例如:有同学说想设计一辆盲人开的汽车。项目本身没问题,但考虑到目前高中阶段知识水平就不太实际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评价项目,如:项目的科学性,项目的创新性,项目的有效性等等。确定设计项目是设计的开始,但如果没有好的评价就可能让设计走入死胡同。

二、评价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很多人都认为评价应该是在作品做完之后才进行的一项工作,其实不然,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才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在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评价,就不会有好的设计过程。设计过程评价的内容包括:(1)设计过程是否完备。(2)分工是否合理。(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4)各个环节或阶段的任务是否完成。(5)形成的中间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6)全过程是否有质量控制和相应的监督、改进措施。我们现在很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注重评价,想到哪做到哪,也没有好的时间和成本控制,结果作品随意性很强。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无论是方案的制定还是制作的过程,我们都应该牢固树立评价意识,没有良好的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设计成果。

三、评价在设计结果中的作用。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将设计的评价放在设计的成果上,一件设计好不好就看最终的作品有没有达到我们的设计要求。在这里,科学的设计评价方法更是尤其重要,怎样的方法才是科学的呢?我们要先确定产品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确立是科学评价一件作品的关键。例如:对于一个日常用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方面。当然,由于设计的目标和内容不同,设计评价的标准也就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作品,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即使是从参与设计成果的评价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总之,充分发挥设计评价在设计的各个过程中的作用,可以让设计更加理性,少走弯路,当然,无论是对设计的哪个过程进行评价,都应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评价者首先应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进行准确的判断、说明、阐述。只有在事实确定的前提下,评价才会有效,才不至于失真。

通用技术课程是涉及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除了提高能力训练的实践,我们还要对学生“授之予渔”。通过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才能更好的进行改进和创新。作为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接受挑战,抓住机遇,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培训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3]高中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程胜.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合作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改进创新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