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型技师工作室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6-04-19张俊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教育方式

张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重要的是要能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但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现状并不乐观,无论是传统的大专院校还是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的学生,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高技能人才,基本是不可能的。所培养的只能是“后备军”,不是“正规军”。现在不少学校基于自己的师资能力所组建的技师工作室,由于脱离了生产实践,培养的对象也是本校的在校学生,同样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平台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技师工作室 高技能人才 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49-02

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通常可称为高技能人才,能否培养真正合格的技师和高级技师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新型技师工作室是一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平台,能更好地协调学校与企业的利益,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技师)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能更好地调动企业和个人参加技师培训的积极性,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真正合格的高技能人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谈谈新型技师工作室的基本思路。

1.从教育理念看

1.1普通职业教育

虽说相比于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更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总的来说学校的教育更偏重于理论知识或技能知识的传授。离开了生产实践的教学是空洞而乏味的,也是很盲目的。不论学生需不需要,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令人担忧。把不可能培养成技师的在校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来盲目培养,而把大量有工作经验、具备技师潜质的高级工拒之门外,这是现在普通职业院校教育的怪现象。从学生角度来看,不知道将来会到什么样的企业工作,要干什么工作,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起来也很盲目,花大量时间学到的知识不一定有用。从企业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解决不了,招来的学生解决不好,要培养一个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花大量成本,长期高薪供养高技能人才也需要大量成本。使用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需要,但培养高技能人才并不是企业的专长。从高技能人才的角度来看,提升技能离不开企业,离不开岗位,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后又会受限于企业和岗位。

1.2新型技师工作室

它是一种新型的产学研平台,其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它着眼于人的终身教育而不仅是就业前教育。它更注重人才的能力养成而不仅是理念灌输。它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非空谈理论或盲目实践。它更注重于学习方法的培养而非课堂教学的形式。在国家大量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背景下,认真思考和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打造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学平台显得更为紧迫。

2.从教学方法看

2.1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普通教育教学法大多为三段式教学法。职业教育中根据就业的需要和学生的现状,引入了案例教学法,行为引导教学法,学习型组织教学法等很多新型教学方法。但教育理念同样陈旧,教学内容不切实际,盲目教学,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盲目学习。再加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文化素质较差,教学质量堪忧。如果仅仅是进行就业前培训,现有的职业教学模式基本还能发挥作用。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如果仍然采用这些传统的方法,根本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2.2新型技师工作室的教学方法

新型技师工作室招收的学员不是传统的在校学生,而是在生产一线工作多年的“大学生”,与在校生相比,这些人更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更知道要学什么,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要强得多。他们更缺的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时间。通常他们也不可能脱产到学校进行课堂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他们。新型技师工作室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各自不同的生产实践,结合企业具体的需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具体的任务目标,根据目标要求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对操作方法、生产工艺、材料、生产组织等进行实际的改进,取得实际的工作效果。在此过程中,主要以自学为主,老师起到引领、指导、协助、答疑的作用。老师也可以参与到具体的任务中,但主要起引领作用,不是任务主角。学习的周期也要看具体的学员情况和任务情况而定,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学员在这个平台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更多的是兴趣、理念、方法、习惯。

3.从师资队伍看

3.1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

现有职业院校的师资团队,大部分是各类高校毕业生,这些老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生产实践经验,严格来讲并不适合当职业院校的教师。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企业,但由于学校的工资收入较低,真正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并不想长期在学校工作。况且高技能人才一旦离开生产一线,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会越来越低。高技能人才离开企业岗位到学校给普通学生当老师,并不是他们的专长,也是大材小用,水平也会越来越低。现有职业院校中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并不多,这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3.2技师工作室的师资队伍

新型技师工作室是打造高水平职业教育师资的最佳平台。高校和很多职业院校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平台,而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操作条件,两者通过技师工作室这个平台进行深度溶合,既能解决学校教师的实践提升问题,也能为企业解决人员培养问题,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在技师工作室中工作的技师可以从校企双方取得收入,在为校企双方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能因此取得相应的报酬,一举多得,各方共盈。

4.从德育教育方面看

4.1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成为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职业院校虽然也很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但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没有社会经验的在校学生,特别是品德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由于在教学上脱离生产实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职业道德并没有切身的体验,德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这种教育模式应用到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方面,并不可行。

4.2新型技师工作室的德育教育方式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必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学员而言,很多都是企业的骨干,很多已成家生子,“三观”教育必须针对这些人的特点来开展,同时,说教式的教育效果并不一定有效,在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学习过程中的谈心交心,解决问题中的互助互动,相互交流中的开阔眼界,比说教更为有效。参与技师工作室观摩学习的学生也能从前辈身上得到更多的榜样教育。

5.从创新角度看人才的培养

创新主要的是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成不了高技能人才。创新精神要靠教育,更要靠生产实践。创新对于学校的老师是一种概念和知识,而对于企业是实实在在的价值。企业需要创新,为企业生产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型技师工作室,有独特的工作条件和人员结构,它承载了企业的创新需求,融入了学校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方法,学员在其中得到的创新体验和创新学习经历,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

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播,而是人的培养。找准对象,有的放矢,真正把终身教育和分层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平台创新,培养出大量被企业接受的高技能人才,是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使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新型技师工作室必将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的良性运作,在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学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吴江.“首席技师工作室”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锦囊,2012-13.

[2]于凌云.“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示范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J].主题策划,2014-04.

[3]黄镜秋.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市两所中职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05-12.

猜你喜欢

高技能人才教育方式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