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特殊体育”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04-19叶景焰赖新明

关键词:志愿服务高校

叶景焰 赖新明

【摘要】以湖州师范学院志愿者服务湖州特殊教育实验学校为例,应用多种方法调查了解当前特殊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地方高校在特殊体育志愿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 特殊体育 志愿服务

【课题项目】2015年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学生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46-01

1.前言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根据特殊学生的特点开展有质量的体育课,特殊教育也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全国各界志愿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特殊人群的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也应运而生。湖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立足地方为宗旨,在特殊体育志愿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殊体育教育的志愿服务形式作为特殊体育教师的后备资源补充,为特殊学校缓解了师资不足的压力;也为我国目前特教师资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思路。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州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参与特殊教育实验学校的特殊体育志愿服务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

3.结果分析

湖州师范学院特殊体育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3.1湖师院体育学院学生志愿者支援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情况简介

自2008年起体育学院学生党员自发组织去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原名衣裳街特殊学校)开展支教服务,七年间一直致力于服务特殊儿童体育教育。2012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正式挂牌成功,志愿者由原来面向学生党员逐步扩大到全院学生,服务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3.2湖州师范学院特殊体育志愿服务志愿者情况分析

每年志愿者人员的流动较大成为阻碍发展的一大因素。在47名志愿者中,服务两年的仅8人,在学期末的调查40.4%表示不会再继续参加志愿者活动, 14名志愿者继续参加志愿者活动,志愿者的可持续性偏低,直接影响团队服务的质量。无论是特殊体育教育从事者或者体育从事者都应该关注并学习彼此的知识,以寻求专业上的发展。然而志愿者的更替频繁,学习到的特殊体育教育的知识有限,志愿者对特殊体育教育的认识始终停滞在浅层。

现有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较高,大部分人会在业余主动参与支教活动。在调查的47名志愿者中24人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会选择成为一名特殊体育教师。当前,湖州师范学院在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建立有志愿者实践基地,可以借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采用的是四年制3+1混合培养模式,向体育专业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以培养实用型人才,探索培养实用特教人才,培养符合我国目前特殊体育教育人才的总目标,也开拓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前景。

3.3湖州师范学院特殊体育志愿服务内容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表现在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针对性等。特殊体育志愿者作为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的后备支援系统,在内容选择方面,采取由各小组拟定,经由特殊学校体育教师监督实行。围绕田径、篮球、羽毛球、足球以及简单的身体协调康复练习等改编为趣味游戏为主,单一缺少创新且内容,服务质量无法体现。

3.4特殊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分析

目前在宣传方面还是比较到位的,宣传主要通过学院宣传栏、班级发布通知、请特殊学校老师讲座宣传这三种渠道来招募志愿者。但在志愿者监督上还不够完善,组织人员将管理权交由各组小组长,以小组管理的形式进行,但在平时缺少沟通及经验交流,存在形式主义的漏洞;也致使学院负责人-组织者-志愿者三者之间管理协作关系没有发挥实效。评价的缺失,不能接收直观的反馈会导致志愿者积极性的降低,服务质量无法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目前我国高校特殊体育志愿者服务培训缺失,团队志愿服务的质量无法提高、志愿者发展缺乏持续性。

4.1.2高校特殊体育志愿者服务组织存在内部责任分工不明确,监督机制缺失,服务效果评价反馈不及时,管理不到位。

4.1.3高校特殊体育志愿者服务作为新时期特教的有力补充,应该探索积极的服务形式,鼓励高校自主创新,发挥各方面力量,如通过学分、评奖评优等相应政策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造福社会。

4.2建议

4.2.1志愿者组织的健康发展有赖于自己内部的制度规划和队伍建设。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内的分工、合作,构建组织内交流平台。

4.2.2规范特殊体育志愿服务的内容,达到服务内容前后连贯,知识技能传授系统性加强;另外加强各服务小组的沟通,使每次达到最优化服务;加强培训工作,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4.2.3志愿者奖励措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参与志愿者评定期末加分,二是参与优秀志愿者评选。两种方式都是学院制定的志愿者加分方式,没有针对特殊体育志愿活动的奖励措施,少部分志愿者对此不是很满意,希望增设其他措施,如记录档案、参与评优评奖等。

4.2.4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特长,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积极创建品牌协会,不断提升志愿者活动的质量和层次。目前特殊教育实验学校作为湖州师范学院志愿者基地,无疑是志愿者实践宝贵的资源,学校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创设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或引入特殊体育教育选修课程,为湖州师范学院体育人才培养探索新道路。

参考文献:

[1]郭晓琴.中美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2):52-54 99

[2]李春晓、吴燕丹、吴丽芳.中美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的研究现状与比较.[J].44(5):96

[3]苟冰影.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和原则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

[4]王晓晓.地方综合性大学志愿者活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万佩佩.大学生志愿者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3:52-57

[6]商建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3):13-16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高校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