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探索

2016-04-19胡彩霞钟星

关键词:环境教育高校

胡彩霞 钟星

【摘要】环境教育的渗透目前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食品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本文分析了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就其教育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对相关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环境教育 食品学科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3-01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在享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时,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在高校渗透环境教育,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关于环境教育的概述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使环境问题愈发严峻,也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问题的思考。随着1948年“环境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人们对于环境教育的探索就一直未曾间断过。特别是当前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人们对环境教育的研究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谓的环境教育,是指通过跨学科活动,培养被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理解,提升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念的一门学科。

通过环境教育,形成人们的环境意识,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发展的今天,环境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已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教育目标。

2.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优势

高校开展环境教育渗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食品学科与环境教育的联系较为紧密,教育资源整合较为便捷,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其次,高校教学时间相对充裕,无论是课堂授课还是实践活动,都更利于开展。再次,高校的教学机制相对灵活,这有利于为环境教育的渗透创设良好条件。最后,高校的教学条件相对优越,无论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设施上,都具有更强的专业性。

2.2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可以拓展教育范围

相比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环境问题却十分严重。通过在高校中开展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拓展环境教育的应用范围,实现基础教育向全社会延伸的最终目的。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高校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利于扩大环境教育的范围,使环境教育发挥更高的效用。

2.3高校开展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素质、改善环境发展

食品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学习高校食品学科的高校学生而言,环境意识,环境参与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将来有可能从事与食品行业相关工作的学生而言,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结合食品学科的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3.高校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践建议

3.1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涵

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在未来能够参与到环境实践中去。基于环境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进行食品学科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教育整体目标出发,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知识相整合,使学生接受全面的环境教育渗透。当前高校食品学科中的教育内容有近90%都与环境教育有联系;食品学科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也都可以迁移到环境教育的根本目标上,这就为食品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可行性。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涵,是实现环境教育渗透的基础和保障。

3.2依托教材内容,培养环境意识

想要提升高校学生的环境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食品学科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教师应该依托教材内容,适时、恰当的将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要将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与高校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强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

例如,在讲述合理膳食一课中,渗透食品消耗过程中对于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但过于追求“山珍海味”的陋习却造成了物种多样性的破坏,食用野生动物恶果应引起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反思。

再比如,教师通过优化课堂习题,可以有意识的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环保动机。

题目:发展绿色食品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是指(D)。

A. 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 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 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 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3.3结合食品学科特点,开展环境教育研究性活动

环境教育的渗透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本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主动增强环境意识,形成环保能力和习惯,不仅达到了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师结合食品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街头烧烤排档对城市环境污染调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亲身感受参与,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参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而食品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又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二者的资源整合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环境素养,推动我国环境工作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高校环境教育渗透的探索,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相信随着高校环境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将会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李静.关于完善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若干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57-159.

[2]杨新泉,江正强,杜生明等.我国食品科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食品学报,2010,05:5-13.

[3]赵静,章辉,付媛.浅谈高校的环境教育[J].教育探索,2012,04:99-100.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高校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