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浅析
2016-04-19梁天祎
摘 要: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并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自己律己敬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礼貌、仪表、仪式、器物、服饰、标志、象征等形式。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礼仪之邦,在跨文化交际中,中韩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使得我们需要充分地去了解中韩的礼仪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主要是从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服饰礼仪和一些礼仪禁忌为例来进行中韩礼仪文化的对比。
关键词:中国;韩国;礼仪;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梁天祎,1993年出生,女,籍贯:吉林,汉族,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3
一、礼仪的内涵
现代仪起源于“礼”,礼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的交往,礼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理论上讲,礼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矛盾而进行的人与人的交往;从仪式上讲,礼起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1]
礼仪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它会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所体现出来。因此,在跨文化的交际中,我们需要去了解交往对象所在社会的约定俗成的准则和规范,这不仅是一种我们对他人的尊敬,同时也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一种文明修养。
我国古籍中对“礼”的理解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包括“礼是治国安邦之本;礼通理,是对人的礼貌和尊敬;指礼物;指仪典、仪式”。“仪”很多时候同礼相近,但是更为具体,指法度、准则;指仪式、仪典;指容貌、举止;指礼物。古代典籍中常常将这两个字连用,就成为了“礼仪”一个词。[2]
二、中韩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社会性,因此在不同的民族和社会环境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文化,跨文化交际就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一种交际。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交际上产生一定的障碍,而不同文化所产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行为。因此对中韩国家的礼仪文化进行对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进行更好的跨文化交际,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韩国的全称为大韩民国,它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朝鲜半岛南部,东、南西三面都是环海额,东临日本海,西边与我国的山东省隔海相望。全国面积约为9.96平方公里,首都为首尔,国花是木槿花,韩国人主要的民族是朝鲜族,主要信奉的宗教为基督教和佛教,官方语言为韩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公里,我国官方语言是汉语普通话,主要民族是汉族,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3]
(一)日常社交礼仪
1、见面礼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见面的时候都要互相问候和打招呼,问候和打招呼就是一种见面礼节。
中国人朋友相见,或是两个陌生人第一次相识,用来表示礼节的主要方式就是握手。握手礼是今天中国和全世界通行的交际礼节,也是用得最广的礼仪之一。握手一般要亲切自然,同时回以微笑和适当的问候,握手时如果是主客之间,那么应该是主人先主动向客人伸出手;男女之间的握手,应该由女士先伸手。握手时,男士握女士手不能握得太紧,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士只能是点头致意。与长辈间的握手,应由长辈先握手,握手时要注视着对方,不能心不在焉。对待不是特别熟悉的人之间比较正式的问问候语是“你好”。日常中用的更多的是根据当时对方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明知故问或者无疑而问的问题,如“在看书啊?出门啦?”[4]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与人见面和分手的时候都是行鞠躬礼,见面还往往会相互握手,一般是先鞠躬再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右手,但是女子一般不与男子握手,只是鞠躬点头致意。普遍的问候语是?????,这是面对长辈或者上级、陌生人的一种尊敬的说法,朋友熟人之间可以直接说??,不用敬语。说敬语在韩国是一件很普遍是事情。
韩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崇山尊老敬老的礼仪习惯。父母外出或者回家,子女一般都要迎送并且问好。子女回家一般先向父母问好。晚辈、下级走路、吃饭或者乘车的时候遇到长辈或者上级都要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长辈或者上级先走,以表示尊敬。
2、称谓
2.1家庭成员
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亲疏关系的人际关系,对长辈、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字。中国人敬老在称呼前加“老”,如“老先生”、“老大爷”,甚至是“某老”。都表示尊敬的意思。为表示亲近和尊重,有时对待不熟悉的人用亲属称谓。[5]对待父母称呼一般都是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会直接叫单字,“妈、爸”,一般不会称呼父亲、母亲,这样称呼一般用于书面语。
韩国人对待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特别尊敬,有口语和敬语两种称呼方式。一般小的时候会使用较为亲昵的称呼称父母,如爸爸??,妈妈 ??。但是成人后或者在正式的场合中基本都改为敬语尊称,如父亲???,母亲 ???。
2.2社会成员
中国人对朋友同学同事的称呼较为随便,彰显着一种关系的亲密,关系越亲密越不用尊称,有时候甚至用外号相称。对待不相识的长辈一般称呼“叔叔、阿姨”,或者“师傅”,同龄人一般称呼“先生、小姐”。对待同事有时候采用:“小/老+姓氏”的方式称呼,如:小王、老李。
韩国人对待朋友,如果是很亲密的话可以直呼姓名或者昵称,对待比自己年长的人或者是职位比自己高的人一定要使用尊称。对待同事或是领导一般采用姓氏加上职位的称呼方法。
(二)饮食文化与餐桌礼仪
1、中国
1.1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悠久的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的影响。鲁菜的特点是以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川菜的特点是酸、甜、麻、辣、香,味浓,油重,离不开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为其他地方所少有。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粤菜讲究鲜嫩爽滑,一般春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醇浓。闽菜的特点是美观,滋味清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熘煎煨,尤其以“糟”最具特色。素材的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指原汤,浓而不腻。用料严禁,注重配色造型,四季有别。浙菜的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味原料,口味重鲜香、软嫩。徽菜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味道醇厚,力求保持原汁原味。
1.2中国餐饮礼仪
中餐一般使用桌椅。席位的安排一般是:以右为上,内侧为上,居中为上。餐桌上具体遵循:好事成双,各桌同向,面门为主,主宾居右的一个原则。上菜顺序主要是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士后男士,主宾开始顺时针依次取用,其他人不得越位取菜。中餐的主要餐具有杯、盘、碗、碟、筷、匙等。正式的宴会上水杯放在菜盘上,酒杯放在菜盘的上方,筷子、汤匙放在专用的座架上。用餐时应等主人邀请,主宾动筷再拿筷子,取菜要相互礼让,一次进行,不要挑菜。[6]
入座时,先请客人入座上席,请长者入座,客人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 更不要弄出什么声响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事要向主人打招呼。进餐时,先请客人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喝汤也不要发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如果出现打喷嚏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之类以示歉意。如果要给客人或者长辈夹菜,最好用公筷。如果有领导、长辈、客人的话,每当上一个新菜要让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尊敬。吃到鱼刺、骨头的时候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放到自己的碟子里或者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巾上。
在中国,酒席宴会上的祝酒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谢意,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也是世界各族人们增进友谊的方式。主人为客人斟酒的时候常说“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是指八分满即可。主人斟酒的时候,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敬酒的时候位置一定要低于长辈和上级以示一种尊敬。
2、韩国
2.1饮食文化特点
韩国人大多主食白米饭,多数喜欢酸辣带蒜的食物,不喜欢油腻的东西和香菜。常用的菜肴有以鱼肉豆腐蔬菜等炖煮的火锅,烤牛肉和韩国特有的泡菜。以及用韩式的调味佐料拌制腌制的小菜。餐具使用筷子和勺子。韩国人善饮酒,大多数为清酒和烧酒,有时也有啤酒。也喜欢喝茶和咖啡,尤其喜欢大麦茶。韩国人重视餐具的搭配,也重视汤的配料。
2.2餐桌礼仪
韩国饭馆内部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桌椅和矮腿方桌。在矮腿方桌上吃饭,穿着韩服的时候,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穿着变装的时候,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中国人有些地方分人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不能用嘴接触饭碗,不可发出声音,也不要让匙和筷子碰到碗发出声音。筷子只能用来夹菜。不管汤碗中的菜能否用勺子捞上来,都不能使用筷子。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菜、装饭,不用时要放在饭碗或者其他食器上。韩国人吃饭的顺序是先拿起勺子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
与长辈就餐的时候,长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不能拿着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要等长辈放下汤匙或筷子后再放下,用餐之后要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上,如果就餐结束,还要相互行礼说“我吃好了!”在家中宴请的时候,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这个时候不能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喝酒的时候,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首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须用一只手托住酒瓶底部斟酒。饮酒的时候,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时候,身份低的人要将酒杯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酒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是失礼。饮酒时候晚辈和下级可背脸而饮。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敬酒者离开的时候还要鞠躬。
(三)服饰礼仪
服饰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为了表示尊重和友好而体现在服饰上的一种规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服饰都是一定时期和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文明的表现,郭沫若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1、中国:
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悠久,原始时代就有了简单的缝纫,以兽骨为针,将兽皮连接起来做成最简单的用来御寒的衣服。周代之后,收到宗法制的影响,服饰有着强烈的大一统精神和等级观念,因此中国古代服饰是等级的一种体现,君臣、主仆、男女的身份均可通过服饰辨别出来。正式场合中,中国人会身着西装或是中山装,节日的时候会穿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如汉服,彝族的绣花衣,藏族的藏袍,满族的旗袍等等。
在中国,升国旗的时候要脱帽,上课的时候也脱帽,这是一种对国旗国家和对他人的尊重。
2、韩国:
韩国人很重视自己的形象,在社会交往中他们会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在正式的交往场合中,男子会身着深色的西服,女子身着西服套裙。一些传统婚礼和节日中,他们会穿韩服。如今受到影视剧的影响,韩国的服饰很受到年轻人的追捧。生活中遇到的韩国人都很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即使是男孩子,也会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
(四)礼仪禁忌
1、对待长辈: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辈,长辈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和长辈谈话的时候要摘去墨镜,长辈离开的时候,要迎送。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要问好迎接。乘车的时候要让位给老年人,吃饭时候应先为老人或者长辈盛饭。与长者同坐要坐姿端正,坐在矮腿方桌前,若是长辈面前要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者张开,否则就是视为不礼貌或者侮辱人。没有征得他人同意的时候,不能在上级或者长辈面前吸烟。
2、对待颜色:韩国人喜欢白色,认为白色高尚纯洁,所以新娘在婚礼上往往身着白色礼服,现代房屋装修也多用白色。而白色在中国象征死亡或者凶兆。相反红色代表喜庆吉祥或者成功,在汉族中带有自己文化特有的象征意义和联想。如传统婚礼贴喜字,过年挂大红灯笼,贴红色对联和福字,本命年穿红等等。但韩国人对红色没有赋予太大的文化意义。
3、数字上:韩国人和中国人同样忌讳数字4,意味着厄运的来临,因为宗教的信仰,韩国人也不喜欢13。[7]
三、总结
培根增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很好的名誉。”不难看出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中交际行为的不同。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所在国家的文化有利于我们的更好地进行交际和教学工作,同时将我国的文化传播给学生,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在目的语环境下学习和生活。跨文化交际礼仪是个人文化修养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中韩文化对比和礼仪的对比,能使我们更好的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的那些礼仪不当的现象,通过礼仪差异的研究其折射的中韩文化差异,也可以透彻的了解中韩文化,对于跨文化交际和对外汉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注释:
[1]《西方文化与礼仪》赵友斌王林杨凯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三版P106.
[2]《中外礼仪文化比较》刘佩华主编 张瑞华 方燕妹 副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1-7.
[3]《国外的礼仪与禁忌》 李敏 刘晓丽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P89.
[4]《对外汉语教学导论》刘珣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p137.
[5]《对外汉语教学导论》P136.
[6]《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7月第一版 杜学增著p70-79.
[7]《国外的礼仪与禁忌》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