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的角度谈翻译的影响对译者的启示
2016-04-19王防防
王防防
摘 要:从历史来看,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影响到了方方面面。然而,在积极作用之外,还有一些负面影响。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重要的角色,对译文的影响很大。本文旨在说明翻译带来的影响,以及对译者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积极作用;负面影响;译者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2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它所涉及的内容是深刻而广泛的,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同时,翻译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因此,作为译者,要熟知一定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将翻译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尽量避免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翻译带来的积极作用
1.翻译的作用体现在对译入语的影响和改造
梁启超认为:“初期译家,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抽象语多袭旧名。吾命之曰‘支谦流之用字法。盖对于所谓术语者,未甚经意,此在启蒙草创时,固应然也。及所研治日益深入,则觉旧语与新义,断不能适相吻合,而袭用之必不免于笼统失真。于是共努力从事于新语之创造。”在这一论述中他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源语中表达新鲜事物、新观念的名词,如果在目的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语,译者通常采用两种译法,一是袭用旧名,二是创造新语。而袭用旧名,会笼统失真。旧名和新义不对应,翻译出来也没什么用,于是译者大都选择创造新语。这些新的词语不仅能丰富汉语词汇,扩大汉语实质,而且带来了思想观念的革新。中华文化之所以永久不衰,与翻译带来的新鲜文化有很大关系。就拿佛经的翻译来举例,在翻译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新观念、新事物,若固守旧语,翻译的可能性肯定会大打折扣,而且又违背了翻译的初衷。因此译者们进行了大胆的创造。创造新语译新观念,既扩大了汉语实质,又引进了新的观念和思路。佛经的翻译对中华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促进了旧语言的改造和新语言的形成。
2.翻译影响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塑造
毛泽东提出:“没有翻译就没有共产党”。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中国的社会主义才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渗透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的历程中,翻译具有某种先导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塑造中国主流政治思想的过程。
翻译活动或多或少也含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众所周知,佛经的翻译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佛教思想深入人心。佛经翻译的背后,有很大的政治意义。佛经带来的新观念和思想,对当时封建子民的思想是巨大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进一步巩固了王朝统治。再比如,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唤醒了国民,掀起了翻译的热潮。当时的翻译家,如严复、梁启超,都是怀着一定的政治目的去进行翻译活动。
同时,翻译活动也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在意识形态影响翻译取向、翻译选择的同时,翻译活动也对意识形态本身有着某种反作用。有学者曾说,文学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译者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比如梁启超和严复翻译的小说,体现了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爱国思想。然而在翻译中,异域思想和文化难免会跟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相冲突,而翻译恰恰就是在那种斗争中获得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观念慢慢开化,一些当时不被接受的观念也渐渐被理解和容纳。因此,翻译对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总是经历着一个逐渐渗透、逐渐深化的过程,在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发展中得以彰显。
3.翻译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人类不同民族的交流中,翻译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文化交流中,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还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文字积淀的文化价值,文本所置身的文化土壤,本文转换所涉及的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互为尊重、互为补充,以达到人类心灵的沟通,应该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一种理想追求。翻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和枯萎,只有交流,才能带来生机与发展。其次,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有效阻止全世界的文化走向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危机,保护文化多样性。而多样性文化是构建普世文化的重要资源,若要使多元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文化,唯一的构建方式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对话。文化之间的对话离不开翻译,翻译时异质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媒介。
二、翻译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于翻译策略的失当和不正当的翻译,出现了大量不合格的译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对政治的负面影响。国家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很大程度上依赖翻译的顺利进行,所以错误的翻译很可能会造成外交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表达的不是表面意思,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含义。但在翻译过程中,一些国家会扭曲原文意思,制造误解。比如,美国政府在2003年到2009年六个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都把“韬光养晦”翻译成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这个译文的意思是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甚至有些文章译为隐藏真实目的。“韬光养晦”本来的意思是不张扬自己,保持低调。这些译文无疑损毁了中国的形象,完全歪曲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的战略,使本来一个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变成一个等待时机猎物的豹子形象。由此可能产生对中国外交战略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外交关系。
2.对文学作品产生的负面影响。随着翻译越来越大众化,不少经典作品被重新翻译。但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翻译经验,译出的版本完全将原文的美感抹杀。比如小说Gone with the Wind 就有20多个译本。当然有些译本堪称经典,比如傅东华的译作。但也有一些译本出现误译、漏译等低级错误,影响了原作的美。中国为什么拿到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么少,不是中国人的文学不够好,而是翻译不够好,无法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精髓译成他国语言,也就没办法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
三、翻译的影响对译者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和动机
翻译观念,是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它直接体现了译者对翻译活动的理解,也制约着译者的价值取向及翻译方法。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所进行的翻译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如上文提及,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译者要做的就是尽量发挥翻译的积极作用。作为译者,如何理解这种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他对翻译的理解与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译者的翻译动机对他们选择什么文本来译、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翻译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翻译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政治的、文化的、也可以是艺术的。只有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和翻译动机,译文才能发挥出积极作用。如果目的不纯,那么译文便成了一种手段,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2.辩证的对待“归化”与“异化”
所谓“归化”,就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所谓“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保留原作的风格。关于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的讨论一直未间断过。鲁迅先生坚持“硬译”,也就是“异化”的立场。他认为翻译的目的,不但移情,而且要益智,因此翻译必须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对原文“不主张削鼻剜眼”。而林纾、朱生豪等都坚持“归化”。实际上,选择“归化”还是“异化”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立场。“归化”是站在目的语的文化立场上,“异化”是站在出发语的文化立场上。此外,还有一种文化立场,那就是站在沟通出发语文化和目的与文化的立场上。这种立场极力避免采取极端的“异化”与“归化”的方法,强调“归化”与“异化”的辩证共生。绝对“异化”和绝对“归化”指导下所产生的译文都会阻碍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因此,要辩证的将“归化”与“异化”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四、总结
翻译的确渗透到方方面面,作为译者,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他们是桥梁和纽带,连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翻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要最大程度的发挥翻译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减少翻译的负面影响,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避免极端化的翻译,只有这样,翻译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许钧. 何其莘. 仲伟合. 翻译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钱梦. 翻译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