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荆轲形象之悲壮美
2016-04-19刘渊
摘 要:《史记》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荆轲亦是其中之一。面对强秦的掠夺,太子丹的怀疑,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只能以一人之力,负一国之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荆轲为我们谱写了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之歌。
关键词:荆轲形象;悲壮美;抗暴英雄
作者简介:刘渊,就教于江西省余干二中多年,执教期间深受学生的喜爱,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1
翻开《史记》,我们不难发现里面多是悲情人物的悲剧之美。郭沫若曾说:“战国时代,整个是一个悲剧的时代”,然而,悲剧并不等同悲观主义,它是使人承认人生的悲剧性,却并不向其屈服,引导人向往崇高,不至堕落。宗白华说:“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生命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意牺牲生命、血肉、及幸福,以证明他们的存在。果然,在这种悲剧中,人类自身的价值提高了,在这种悲壮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如果说死亡使得生命具有意义,悲剧性的毁灭则使得价值具有意义。荆轲正是在这悲壮但不悲惨,忍受但不无奈的毁灭性刺杀行动中,实现了人生价值质的超越。
荆轲刺秦王是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中描写最为细腻的一篇。《史记刺客列传》共五篇,荆轲刺秦王约占篇幅的五分之三。荆轲可谓是司马迁笔下塑造得最为成功——形象最为丰满,情感最为复杂,情操最为崇高的刺客。陶渊明《咏荆轲》有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的确,他的英勇大义,视死如归,舍小我成天下的慷慨悲壮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有人说,荆轲刺杀秦王,是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太子丹绝非荆轲愿从之人,更非知己,何来为其牺牲自己之说。我们且看《史记 刺客列传》: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然结果是:久之,荆轲未有行意。这一反应明显有违作为太子丹门下的一名合格“士”的行为。其实并非荆轲只图享乐,贪生怕死,而是田光之死已让荆轲觉太子丹并非他愿为其卖命之君主。从《史记 刺客列传》中田光见太子丹后与荆轲的一番对话中便可知:“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从这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太子丹性格优柔寡断,生性多疑。这一性格我在后文我们依然可以看得出:“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如此多疑之主绝非荆轲愿为其牺牲性命之人。于是,便出现荆轲怒斥太子丹的情节。有人说,这是由于荆轲性格过于刚烈。其实不然,这应是一个有着崇高节操士人该有的秉性。纵观《史记 刺客列传》有关荆轲的记载,“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深沉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贤豪长者相结”。我们不难得出荆轲性格深沉,绝非脾气暴躁,性格刚烈之人。如此深沉的一个人,面对太子丹的质疑,他却发怒了。究其原因是太子丹触犯到了荆轲的底线,节侠的人格尊严。他把自己的这一尊严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荆轲怎能允许太子丹的怀疑!怎愿为太子丹去秦赴死!
我们再来看看荆轲所结交之人,“其所游诸侯,尽与贤豪长者相结”。仅就田光而言,其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这些人可谓皆是德才勇谋兼备之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他交友的最根本原则。在他从卫国去燕国的途中,曾游于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怒目而视。结果荆轲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其实他的离去并非如盖聂所说:“吾曩者目摄之!”,而是他认为,志不同,道不合,他不屑与之交往。后游于邯郸,与鲁句践博而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此处的逃应释为:回避)。遂不复会。因为他觉得鲁句践与盖聂为同类人物,何须与之争执。同样,对于太子丹,若非田光以死相激,荆轲应不会与其有过多交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推出,优柔寡断,生性多疑的太子丹非荆轲之知己,更非荆轲所愿卖命之人。然而,面对着强秦的攻略,太子丹的请求。荆轲选择了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太子丹。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终其原因,这是其爱国爱民之心,兼济天下苍生之救世情怀使然。韩兆琦解释说:“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就这样,荆轲踏上了刺杀秦王的不归之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和此歌者正是荆轲。明知此去多舛却毅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名与命不可双赢,然而,他最终选择了视死如归赴战场,留得后世名誉在人间。此为何等悲壮哉!
与其说荆轲是一位刺客,不如说他是司马迁笔下最为仁爱、大义、孤军奋战的抗暴英雄。面对强秦的掠夺,太子丹的怀疑,秦武阳的外强中干,荆轲只能以一人之力,负一国之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我们的抗暴英雄永远离我们而去,只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永驻人间。
参考文献:
[1]郭沫若.郭沫若创作[M].
[2]陶渊明.陶渊明诗集[M].
[3]宗白华.艺境[M].
[4]韩兆琦.史记解读[M].
[5]司马迁.史记[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