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多元化讽刺艺术
2016-04-19吴正平
吴正平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围城》中的讽刺技巧分析研究钱钟书的语言艺术。从作者运用比喻、象征、变异词、语文言文和英文词语进行讽刺的四个方面论述其多元化的讽刺艺术。
关键词:《围城》;多元化;讽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
钱钟书运用讽刺的方法是高超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围城》中就有其运用比喻、象征、变异词、语文言文和英文词语进行讽刺的多元化讽刺艺术。
一、运用比喻进行讽刺
在《围城》的讽刺语言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比喻这种手法,钱钟书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他运用比喻灵活自如、信守年来,这点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写鲍小姐时,“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非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从鲍小姐的衣着打扮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轻俘的尤物,这与她留学生的身份很不相称。作者先把这种有失身份穿着的鲍小姐比作“熟食铺子”,讥笑她穿衣服十分暴露;进而比作“真理”,因为“真理是赤裸裸的”,作者绝不拐弯抹角,直接讥笑她是赤裸裸的;后修正为“局部的真理”,根据是“她并非一丝不挂”。这种比喻很容易就揭露鲍小姐是水性杨花、不安分守己的人,非常辛辣地讽刺了一个留学知识女性如同娼妓之形象。又如赵辛媚和方鸿渐在辩争高松年地位高了,“今变糊涂”时,对高松年的评论“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向树上爬,就可把后部供大众瞻仰”。用“猴子的红臀长尾巴”来比喻“一个人的缺点”,讽刺了高松年的“糊涂”是本来就有的,并非是地位高了才有的,作者在这里用辛辣的讽刺对这位善于玩弄权术、背信弃义、巴结钻营的伪君子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和讥讽。
二、运用象征进行讽刺
钱钟书在小说中也用到了象征这一手法来进行讽刺。如题目“围城”的意义就当属小说众多象征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围城》虽然写的是爱情、事业和家庭生活,但决不是为写爱情而写爱情。通过结构来看,方鸿渐是一个人从国外来到上海,最后在情场上事业上都失败了,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也分离了,最终仍然是一个人。通过小说透视世人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可以看到人们之间要么就是互相利用,互相欺骗;要么就是互相讽刺,正如《围城》里写的“就像两个刺猬在一起”,不是你刺了我,就是我刺了你。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叫做褚慎明的所谓哲学家说了一句,解释了什么叫“围城”。他说:“围城就像金漆的鸟笼,外面的鸟想住进去,而里面的鸟想飞出来”。苏文纨也有一种法国的说法:“说‘婚姻就像一座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内的人想逃出来。所以结婚就是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结”。总而言之,人的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总是无法满足的。正如方鸿渐所说:“人生处处如围城,婚姻、事业、家庭”。而在这些方面,人们总是处在矛盾中,经历过这些的人们或者正在经历这些的人们,总是对它们有着种种的抱怨,而那些还未经历过它们的人们,却对它们有着无限美好的憧憬。这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矛盾,也是围城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警示和思考。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三、运用变异词语进行讽刺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加强幽默效果,表达一种强烈的思想感情,常常会选择一种变异语言表达。钱钟书主要的语言风格其中一种就是语言变异艺术,他在《围城》中常以变异词语进行讽刺,寄托自己的感情。如:“欧洲的局势急转直下,日本人因此在两大租界里一天天的放肆,后来跟中国‘肩作战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不中,立也立不住,结果这‘立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 “中立”原是指处于两种对立的政治力量中间,不偏向任何一方,小说中则指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对日本嚣张的态度表示“中立”。作者却把它们分拆开来,说成“中既不中,立也立不住”,再递进为“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这既讽刺了英美两国厚颜无耻和见风使舵的嘴脸,又从侧面批判日本人在中国令人发指的侵略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英美帝国主义的愤慨。又如在写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时,由高松年这位“老科学家”分拆出“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会让人觉得他这个人不伦不类,很好地起到了讽刺他无真才实学,根本配不上科学家的头衔的作用。作者用“老了便不值钱”的“女人”来比喻高松年这位过时的科学家,因为只有当娼妓的“女人”才会用值多少钱来衡量,从而就讥笑高松年的人格;因为只有市侩的人才会斤斤计较值多少钱,从而又讽刺了高松年的品德,这正是作者钱钟书讽刺技巧的高超之处。
四、运用文言文和英文词语进行讽刺
钱钟书是个博学者,他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和精深的英文知识,因而他用文言文和英文词语进行讽刺也能驾轻就熟,使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人物形象。如方遯翁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方老先生果然是文如其人:喜欢用典、自负、偏执、保守、迂腐。通过家书,使方遯翁这个满口“之乎者也”的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却又死心不改的封建遗老形象跃然于纸上,成功地讽刺了像方遯翁这般的身居二十世纪思想还是遗老的乡绅们的空虚和矫揉造作。
再看用英文讽刺的例子。
“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并且这东西不比书画。买书画买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于waste paper。磁器假的,至少还可以盛饭。我有时请外国friends吃饭,就用那个康熙窑‘油底蓝五彩大盘做salad dish,他们都觉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点old-time。”
“我不懂什么年代花纹,事情忙,也没工夫翻书研究。可是我有hunch;看见一件东西,忽然what dyou call灵机一动,买来准O.K.。他们古董掮客都佩服我,我常对他们说:‘不用拿假货来fool我。O yeah,我姓张的不是sucker,休想骗我!”
上述都是张吉民与方鸿渐的谈话,在这里作者通过引用洋浜泾英语,塑造了张吉民这个生活在上海大都会的典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张吉民在话中夹些无谓的英文字,自以为时髦,殊不知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作者的用意就是借此讽刺他附庸风雅却又俗不可耐,甘当洋奴才的丑态。
此外还有从不和谐中体现讽刺的手法。如写留学生们在归国途中打牌赌钱,“不但有故乡风味,而且适合世界潮流”,这是一种滑稽的类比,在类比中营造出了一种极为不和谐的语言环境,留学生作为知识分子,内涵应是高深的,言行应该是得体的,然而作者在这里将他们描述得与他们的身份极为不符,这就达到了预期的讽刺喜剧效果。
《围城》一文的讽刺从总体上说具有层次性和参差性。针对不同的人事,作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嘲讽,分寸把握得也很准准。如方老先生虽然性格迂腐却不失民族气节,小说写他拒绝作汉奸下水而未得到政府表彰,内心颇为委屈“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容与翁姑的怨抑”。引俚俗入时政,写出了老乡绅迂而直的个性,属于无恶意的纯正的幽默。而同样是以家常拟国事,写到海上寓公们在国破家亡之际寻欢作乐则是刻意的讽喻了。如果说对方鸿渐一类良知未泯的人物,小说的奚落、揶揄是善意的嘲讽,对于陆子潇、曹元朗一类自负又可怜的新旧知识者是不留情面的冷嘲,那么,对于李梅亭之流的寡廉鲜耻、皮厚心黑则完全是辛辣的讽刺和严正的揭露,作者毫不掩饰和克制嫌厌憎恶的态度。
《围城》集中展示了钱钟书讽刺的高超技巧,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普通人物的细致把握。由于作者自己的广博学识,使他在知识性的话语中间一再传出睿智的诡异讽刺,钱钟书先生的睿智、洒脱、冷峭、诙谐、犀利、快捷种种神韵尽注文中。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著《围城》,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版.
[2]陈伉《中外名著导读》,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洪耀辉.论《围城》的讽刺艺术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4]李丽.灵动机智 轻松活脱——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06).
[5]彭小球,周叶青.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