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世来孙

2016-04-18朱熙

汽车之友 2016年6期
关键词:起码无感驾驶者

朱熙

本来想扯个闲篇儿,准备了一通长篇大论,内心里也慷慨激昂了好一阵子,但在把心绪转化成文字的那一瞬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说与不说,事实就在那里,无力改变;变与不变,归根结底,是中国汽车用户自己把市场变成目前这样的——有卖的那一定就有捧场的。

现在我们无论对错,无论得失,咱就说长远下去是否有真正的赢家?谁敢拍着胸脯说老子肯定就能笑到最后?生物为什么有进化?汽车为什么有“垂直”?不是谁拍脑门想出来的,前浪后浪,旧不去新不来,有些东西不是利益或者喜欢与否能衡量的!哎……多言无益,咱还是说说产品吧。

爷孙六代,在我们这儿能四世同堂

首先“伊兰特”这个名字很纯粹,就是个车名,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来龙去脉,我很喜欢。这个车型到现在一共推出了6代,除了前两代大家不太熟悉之外,剩下的都已经很了解,或者即将会很了解。伊兰特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历史并不算长,在我们看来,如果能再早个一二十年,就肯定会有经典车型留下。别的不说,起码是个谈资。至于前两代的造型和状态,请参考亚洲其他汽车生产商的同级别车型。当年伊兰特虽算不上最好的,自然也不是最差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伊兰特从一开始给我们的感觉不算招人喜欢,也不惹人烦。

第三代开始引入中国市场,保有量呈井喷式增长,至于优势,在北京坐坐出租车也就明白了。从第四代开始,就不方便叫“伊兰特”了,从此便一“动”不可收拾,我个人到现在仍然记不清楚各种“动”,所以我只能用第几代来区分“伊兰特”。从当初的伊兰特,到现在的领动,大家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已经共同出现在国内市场上,这种四世同堂的局面,确实也给我们开眼了。诚然,四代车型各自占有不同的细分市场,多少有重叠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伊兰特就是伊兰特,动不动都是伊兰特。

儿孙自有福,领动走时尚运动路线

伊兰特自90年诞生起,基本保持了5年换代的节奏,步伐还是不慢的。如今到了2016年,它这个级别走年轻时尚运动路线必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是那句话,不比别人好,但也不能比人家差,否则真的没饭吃。

领动较上一代外观上确实有换代感,无论远瞥还是仔细端详,都能感到大气了不少。尤其从正面看过去,前格栅已经有气势多了。领动较上代车型尺寸方面肯定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尺寸肯定不如其制造出的感官尺寸变化大,这应该就是现代的造型设计师想要达到的效果。

进入车内,领动的内饰风格也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当然同样强调年轻和运动。整个中控台更加倾向于驾驶者,同时也更倾向于驾驶者对车辆的掌控感。最大的区别在于理念上的更迭,驾驶被设计者摆在了首要位置,这也符合领动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例如方向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造型改为运动平底设计,真皮包裹加红色缝线,观感上就比较吸引年轻人。同样的设计细节还出现在仪表上,车辆未启动前,所有的仪表指针都是垂直向下的,为领动添加了一笔好斗的色彩。

当然领动肯定忘不了为年轻人升级手机互联系统,Carplay和Carlife两套智能手机互联系统已在等待。

动力系统应该算领动的一个不小亮点,两款新动力可以给年轻人选择。1.6L自然吸气直喷发动机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为1.4T车型匹配了7挡DCT变速箱。这些对国内用户来讲并不新鲜,但现代品牌在这个级别的应用确属首次。

从标定上来看,1.4T给出的数字不算漂亮,起码跟我们所熟知的1.4T发动机比是这样的。况且其功率标定似乎跟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差无几,扭矩有所提高罢了。这款发动机的优势在哪儿呢?就是只要驾驶者不抽风,那是真心很省油,起码搭载在领动上是这样的。有人会问有没有测试数据?对不起,没有!那我们凭什么说这车省油?——这个行当我们都干了10年了,不用闻味儿都知道谁拉的屎臭。

要说领动开起来怎么样,说无感太不给面子了,不过第一这不是个贬义词,起码我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地方;其次上一代车型,应该叫朗动吧,我曾在赛道开过不短的时间,我对其评价也是无感。所以这里说无感是个很中肯的评价,如果一定要说领动和上一代车型的驾驶感受有何区别,我只能说领动1.4T车型整体上开起来比之前轻盈。领动就是这个级别当中正常得无法再正常的产品了,只要价格合适,就应该能卖得不错,很简单。

有性格固然是好事,不过有时候没有性格也不是坏事,我认为我表达得很清楚了……

猜你喜欢

起码无感驾驶者
四大行纷纷推出无感支付产品
无感蒸发
前世
发明电波感应器防止开车瞌睡
坚强点
对你们这些无感的人说说,有感的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美国最差司机在哪里
福特推出全新智能车速控制系统
可按驾驶者情绪变色的三轮汽车
如果我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