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6-04-18王晓蓉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事业单位

王晓蓉

摘要:因为事业单位的生产背景较为特殊,因此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科学的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工作有序进行开展,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相反,就会制约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阻碍事业单位发展,对机构进行正常的办公有一定影响,还会使国家办事机构的形象受到影响。研究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可对事业单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由预算绩效评价、预算执行以及预算编制构成了预算管理。在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绩效评价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为达经济目标,对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极有必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 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

在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今日,事业单位为了实现经济目标以及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化,加大对经济预算改革、创新、优化,和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相符。事业单位需要通过考核、控制以及预算等财务活动来实现经济目标。对于加快事业单位发展来说预算控制以及绩效考核十分重要,是整体经济的运行情况能否与计划相符合的关键性问题,在预算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构建完善与合理的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这也是国家对于财政管理的要求,将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进行完善以及健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中预算绩效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重要经济主体,它的目的不是盈利,它是利用国有资产,给社会提供生活方面的服务,财政资金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在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管理之中预算管理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法律环境、社会以及历史的相互作用,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中,仍有的问题需要我们改进。

第一,指标缺乏标准。当前,确定预算绩效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根据相关政府出台的标准,但是事业单位的业务不同,没有为个性化的指标出台相关标准。第二,缺乏绩效的意识。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在积极的探索研究预算管理模式转变为部门预算模式的方式,部门预算分配情况以及部门预算编制是被关注的焦点,但是对预算支出之后。没有足够重视绩效评价,没有考查当资金投入以后所产生的效率以及效果。第三,绩效评价制度比较落后。长时间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中追踪问效机制较为缺乏,由于对每种支出项目没有建立稳定、规范的事前绩效的预测,事中绩效的分析不到位,而且事后绩效的评估制度不完善,造成了挪用以及浪费资金的现象常常发生。第四,不明确的绩效评价目标,部分事业单位在评价绩效时,没有客观精准的对绩效目标进行设定,大部分较为笼统,如,发展性以及合规性等,这样做会使整个绩效评价中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受到影响。

二、在事业单位中有效构建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的对策

(一)拟定科学、合理绩效评价方式

目前,事业单位运用综合指数法开展评价预算绩效,以多个评价指数计算作为基础,根据权数将综合经济的效益指数计算出来的,通过综合指数得到结论、评价。把各领域、各环节经济效益单体指标进行综合,即综合指数,并且一次说明每个环节以及总体经济效益的水平,这种方式比较全方位、科学,并可适用项目、部门、综合考核。

(二)强化责任,重视思想

事业单位应该对预算的绩效与评价的意识加强,在预算管理中贯彻绩效理念以及绩效评价的意识,让所有员工知道预算绩效管理是系统性的工程,要所有人、所有部门一起参于其中并完成的,同时还要将重视变成行为,真正把想法落实到实处中,结合单位特点设计绩效评价章程,打好评价基础。

(三)建立健全评价反馈机制

绩效评价作为完整的体系,不仅要有评价方法,还要有评价反馈的机制。评价系统对于使用效果实践即反馈,这也是考评系统项目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只有在进行不断实践、反馈才可对评价系统的制定进行不断的检验,检验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或者是不是和事业单位工作情况、当前绩效管理系统要求一致,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修改创新以及改革完善预算绩效的评价系统。此外,反馈机制能够对绩效评价的系统有监督的作用,通过反馈机制对评价系统监控的力度加强,保证评价系统的公开、公平以及公正,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绩效评价目标的设定要准确

选择事业单位中绩效评价的目标主要考虑的是在事业单位中对预算绩效的服务质量性、经济效益性以及社会公益性能否有效的进行衡量。服务质量性是公众对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时候的满意程度,服务质量性对于如何提升公众的满意度较为关心。经济效益性是一定时间内,怎样能够使用最少的资金投入收获最多的经营成果,经济效益对于如何节约财政资金的成本较为关心。社会公益性是事业单位在预算投入后提供的服务情况是否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公共利益得到满足。

(五)对全面的绩效评价的指标进行选择

设置关键评价的指标需要遵循坚持服务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定性指标以及定向指标结合的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与财产指标以及非财产指标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可以分为,第一,质量型指标,主要对服务认可程度进行评价,如,就业率以及公众满意度等。第二,公益型指标,主要对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程度进行评价,如,公众排名度以及社会贡献率等。第三,经济型指标,主要对预算支出中节约的情况进行评价,如,净现值率以及公务费节约率等。

(六)确定适合的绩效评价的对象

单位整体、具体项目支出预算均可为绩效评价对象。一般来说,对于基本的支出预算是不用绩效评价的。同时,如果进行项目支出、整体预算需要将整体预算当作评价对象。还有一点就是将项目支出预算当成是绩效评价对象时,就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主要选择事业类型的项目或者其他类型的项目,最好不要选择基本建设类型的项目。另一方面,不能只追求对于重大项目评价情况,这样会造成成本比较高。

(七)对事业单位中绩效评价结果实际的运用进一步加强

构建完善,全面预算绩效评价和预算资金分配结合在一起管理制约制度。财政部门要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当成是重要参考根据,以此来进行下一年度预算审批,应用资金适当支持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的项目,对于实施效果差的项目应当取消或是减少给其分配的数额,调整以及优化预算结构的形式以及年度财政预算的支出方向,将财政资金供给中的不平衡的压力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对预算绩效评价仍要提升,所以,为了使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事业单位就要研究以及分析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从而将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加以完善,根据评级体系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保证评价体系真实、有效地运用至事业单位的项目目标中,让工作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的管理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对于绩效评级的相关制度、标准以及内容要明确,运用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对每一项工作的内容以及人员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在管理预算过程中,事业单位应该对预算的绩效与评价意识加强,在预算管理中贯彻绩效理念与绩效评价的意识,积极探索建立有效以及完整的预算绩效的评价体系,使预算管理质量以及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升,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更有效的社会效益,最大限度提升公众心中事业单位的形象、地位。

参考文献:

[1]蔡辉云.浅议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J].中国农业会计,2010(9)

[2]周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建立-以效率指标为例[J].经济师,2011(12)

[3]杜鹏.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9)

猜你喜欢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事业单位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