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栽培技术
2016-04-18宋健,赵玉花
黄秋葵栽培技术
黄秋葵以嫩果食用为主,嫩果肉质柔嫩润滑,可用于炒食、煮食、凉拌。除嫩果可食外,其叶片、芽、花也可食用。黄秋葵的种子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元素,它的干种子还能提取油脂和蛋白质,亦可作咖啡的代用品或添加剂,其花、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对恶性疮瘤均有疗效。幼果中含有大量的黏滑汁液,具有特殊的香味,其汁液中混有果胶、牛乳聚糖及阿拉聚糖等。只要经常食用,有健肠胃,滋阴补阳的功效。黄秋葵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病虫危害较轻,黄秋葵种植简单易行,有用工少,用种少,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播前准备
黄秋葵种植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的壤土较宜。黄秋葵忌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冬前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进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上,以加深熟土层,进一步疏松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种植前把土地整得细、平、松、软,上虚下实。黄秋葵需肥较多,每667平方米撒施腐熟厩肥6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在整地前铺撒于地面,然后深翻入土,细耙拌匀,使土肥混合,然后开沟作畦。
播种育苗
1.直播:黄秋葵育苗以种子直播为主,黄秋葵种子种皮坚硬,播前应浸种12小时后置于25℃条件下催芽,待60%~7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播种以点播为宜。畦宽85厘米,畦沟宽30厘米,每畦种1行,穴距30~35厘米,每穴播2~4粒,穴深2~3厘米。先浇水,后播种,再覆土厚2厘米左右。一般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定植,8月大量采收。
2.育苗移栽:北方地区多于3月上中旬在阳畦、日光温室播种育苗。床土以6份园土、3份腐熟有机肥、1份细沙混匀配制而成。播前浸种催芽,整平苗床,按株行距10厘米点播,覆土厚约2厘米。播后应保持床土温度25℃,4~5天即发芽出土。苗龄30~40天,幼苗2~3片真叶时定植。以营养土、塑料钵等护根育苗措施为主,培育适龄壮苗。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要及时间苗,2~3片真叶时,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追肥、浇水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立支柱,防止植株倒伏。7~8月进入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很快,应及时拔草,防止出现草荒。
2.浇水施肥:黄秋葵较耐旱、耐湿,在生长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尤其是开花结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黄秋葵生长采收期长,整个生育期约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后进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7千克;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后开沟施复合肥15~20千克;开花结果期施1次重肥,施复合肥25~30千克。进入采果期后,根据长势,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倒伏或早衰。夏季正值黄秋葵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应在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日落后进行浇水,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雨季注意排水,避免植株受涝。在生长前期要防止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饱满,提高种子质量。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病毒病,多由蚜虫传播,故应及时防治蚜虫。植株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天一次,连喷3~4次。虫害主要是蚜虫、蓟马等,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阿维菌素、螨立绝、灭扫利等喷雾防治。
适时采收
黄秋葵主要以幼嫩的果荚为食,嫩荚长至8~10厘米长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晚则果荚老化,纤维多,品质差。采收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用剪刀剪断果荚梗即可,切忌用手硬拉。一般每株可结果荚4 0~8 0个,每个约1 5克,667平方米产1500~2000千克,管理好可达3000千克。
(宋健 赵玉花 商河县殷巷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