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前景好

2016-04-18

农业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年份瓶颈种苗



丹参前景好

(一)概况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主要功效包括活血调经,祛淤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等。是常用大宗中药材。我国应用丹参已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据统计,目前以丹参为原料的中成药已有一百余种,年需求量约5.2万吨。山东省作为我国丹参的重要道地产地,以色红、质优、稳产而闻名,在药材市场上极为畅销,占全国丹参药材市场份额的60%。

(二)投资和效益

1.投资成本(土地不计)

种苗:每667平方米(1亩)栽培丹参苗8000棵,市场优质苗价每棵0.06元,每667平方米需投资种苗款480元。

耕地:一般深耕土地1次,旋耕1次,每667平方米费用在80元左右。

肥料、农药:每667平方米施入5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做基肥,约150元。加上追肥,以50元计,共计200元(农家肥不计算在内)。一般年份,丹参病害少。在生长期,发生两次虫害以预防为主,费用较低。

其他:种植、收获、晾晒的人工费用,由于栽培时间、种植方式、环境条件等不同因素,没有预算到的投资,以800元计。

2.效益分析

丹参在晚秋或早春种植后,生长期为1年,于当年秋季收获。一般年份,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平均每棵产干货50克,每667平方米栽培8000棵,按成活苗率90%计算,可产干品丹参360千克。目前统货(大小都有)市场价格14~18元/千克,每667平方米收入在5000~6500元。刨去成本,年获利3300~4800元。

(三)规范化生产技术

在丹参种子生产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品种混杂、品种退化、传统施肥方式、病虫害严重、质量低劣、种子种苗的纯正性等目前丹参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造成药材质量稳定性、均一性差。丹参生产亟须走标准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丹参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该技术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规范,对丹参生产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以确保药材质量,是丹参药材产区急需的实用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运用此项技术,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50~70千克/667平方米,按丹参药材价格10元/千克计算,为药农增收500~700元。

猜你喜欢

年份瓶颈种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特殊的一年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