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根亲文化的传承与资源开发
2016-04-18宋淑芬
宋淑芬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基础课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5〕
河南根亲文化的传承与资源开发
宋淑芬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基础课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45〕
河南根亲文化内容丰富,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根亲文化活动,并进行了旅游、招商等开发工作。但根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理念落后、产业整合力度不强、品牌效应欠缺、高水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因此应当树立战略理念和创新理念,建立根亲文化研究和保护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开发体系,探索科学合理的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构架好根亲文化开发组织体系。同时要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奠定根亲文化发展根基。
河南;根亲文化;开发对策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是中原经济区有别于其他国务院规划主体功能区的显著特点。河南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是老家河南、古老河南、文化河南,这其中的基础是根亲文化,研究根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根亲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文明古国,根亲文化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延续、姓氏延续、各种庆典、文字演变等具有延续性特征的文化元素长期积淀的结果。河南根亲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人文始祖、姓氏寻根、历史移民寻根、名人寻根等几大类。
学术界认为中华民族有九大始祖,这九大始祖,或诞生于中原,或长期生活活动于中原,或葬在中原,在河南留下了大量遗迹。如黄帝、炎帝诞生于华阳(今天河南的新郑市),在新郑有轩辕丘、轩辕庙等遗址,在此基础上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姓氏文化是中华历史文化重要内容,河南是众多姓氏起源地。据《中华姓氏大典》记载,在我国人口数量排列前100个大姓中,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78个,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河南是中国姓氏文化资源第一大省。
河南是中华民族发源地,历史上的河南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诞生过很多历史名人。老子、庄子、韩非、商鞅、范蠡、苏秦、李斯、张良、陈平、贾谊、许慎、司马懿、谢安、玄奘、杜甫、韩愈、程颢、程颐、岳飞、朱载堉等河南籍名人影响深远,也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的对象。
历史上,中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乱等原因,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潮,中原是向南方输出人口的主要根据地和中转地。东南移民中有着永远的“中原情结”。2012年2月,世界客家播迁路活动组委会、全国政协两岸经合文化交流中心、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推荐了中国十大根亲文化圣地,包括河南省洛阳市、开封市、新郑市、淮阳县、固始县,山西省洪洞县,福建省永定县,福建省三明市,江西省赣州市,广东省梅州市。这十大圣地中五个在河南,是历史移民后裔寻根的主要地点。
除此之外,河南还有一些根亲资源,如古国郡城寻根、道家文化寻根、儒家文化寻根等,也是河南根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这些蜚声海内外的根亲文化是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成绩斐然
(1)根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近几年,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都对根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高度重视,在根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是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成功之笔。
表1 中原地区部分根亲文化活动
(2)根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效果明显。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中国人自古就有叶落归根、认祖归宗的理念。河南深厚的根文化,每年都吸引大量海外华人回豫寻根。河南的寻根文化旅游成为根亲文化开发最早、最成功的项目。姓氏寻根游、名人寻根游、古国郡城寻根游精彩不断,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旅游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中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化活动。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根亲招商成效显著。河南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经济发展空间广阔,且人力资源丰富。基于根亲文化的海内外华人文化与河南地域文化的融合基础扎实,使得河南具有良好的根亲文化招商资源,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挥这一优势,以根亲文化为内容的大型节庆活动开展良好。黄帝拜祖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节、二帝(颛顼、帝喾)陵祭奠、太昊伏羲陵祭奠、(固始)中原根亲文化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炎帝(神农氏)祭奠、盘古祭奠等大型节庆活动先后举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著名华商黄如论先生先后捐资3亿元在郑州建设了中原文化艺术学院,著名华商宋良豪先生先后捐资数千万元,在祖根地兴办公益事业,根亲文化活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根亲文化彰显地方特色。河南各地的根亲文化在文化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呈现显著的地方特色,在海外华人华侨的强力支持下,各地建成一批独具特色的根亲文化园和工业园。如固始的黄氏大宗祠和根亲文化博物馆、鲁山的刘氏宗亲文化园等。卫辉、濮阳、潢川、荥阳、方城、鹿邑等地的根亲文化园和文化景观建设都卓有成效。伴随着根亲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批海外华人华侨到祖根地投资建设工业园的活动陆续开始,如荥阳的郑氏企业,上蔡的蔡氏企业,商丘的戴氏企业、温县的温氏文化产业园等。
2.河南根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时俱进的文化开发理念。文化的延续具有持续性、长久性、潜移默化的特点,一些地方在根亲文化开发过程中,对根亲文化的特点把握不足,对其价值认识不到位,导致文化开发缺乏系统思路。如一些地方历史名人资源主要以政府主导经营管理为主,缺乏市场意识,不重视引入社会资本,导致文化资源闲置;也有些地方走另一个极端,过分重视经济效益,急功近利,致使文化资源被粗放开发;有些地方缺乏长远眼光,不注意保护文化资源,如少林品牌在国内外被抢注,中华始祖园被甘肃天水建造等,造成河南根亲文化建设上的被动。
(2)根亲文化产业整合力度不强。根亲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具有不可逆、不可复制等特点,因此,其开发必须有长远眼光,应该有系统的战略与产业规划,但现实并不乐观,如荥阳、新郑、新密争抢郑姓的祖源地,河南与安徽的老子之争,湖北与河南的诸葛亮之争等,这些争夺固然可以提高知名度,但也难免出现无序开发、重复建设、定位错位等问题,影响根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根亲文化开发的品牌效应欠缺。多年来,河南各地已经开展了多种“寻根”文化活动,但是除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寺”“太极拳”等少量名牌外,大多还未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知名度不够高,需要借助现代经营手段和工具提高知名度和塑造形象。
(4)高水平专业人才短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文化产业更是如此,需要既懂文化、懂历史,又懂现代科技、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开发型人才。河南目前缺乏文化人才,尤其缺少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种状况造成河南抱住丰厚的根亲文化的金饭碗,却无法转换为现实的经济资源的囧状。
三、根亲文化传承与资源开发新途径
1.优化理念,战略引导
(1)要有战略理念。充分认识河南根亲文化得天独厚、博大深远的资源优势,掌握文化资源开发的独特特点。政府应当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的战略高度认识河南根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把根亲文化的开发与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有机对接,将根亲文化的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动权。文化的发展,政府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当高水准制定根亲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从目标、任务、组织体系、融资支持、政策措施等各个方面,引导企业、高校及其他社会各界有序加入河南根亲文化开发的队伍,使河南根亲文化在可持续、科学、文明、生态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2)要有创新理念。悠久的文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然难以适应新时代而被淘汰,河南根亲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在漫长的历史更替中不断创新发展,才经受住了历史的筛选并代代相传。因此,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当今河南不少地方有“聚宝盆”却拿不出“金饭碗”,关键在于过分强调了“古老”,因循守旧,缺乏对当代文化、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无法吸引当代人的眼光,无法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要。各级各类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应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创新理念,深入挖掘根亲文化资源,研究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借助现代生产技术,充分发挥现代资金融通手段的优势,建立现代运营模式,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创新河南根亲文化品牌。
2.保护资源,奠定根基
(1)完善中原根亲文化研究体系。根亲文化之根在民间,分散于千家万户,根植于山山水水,在乡间村落得以传承发展,因此,需要制定根亲文化研究战略规划,相关研究要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分散转向集中、由原发性转向对策性。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意识地汇集民间各类文化组织、文化人士的智慧,收集整理根亲文化资源,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设相关研究机构,开展根亲文化学术交流,出版相关的根亲文化系列产品,逐步形成根亲文化资源库,在更广的范围内弘扬中原根亲文化。
(2)建立根亲文化保护体系。政府要在政策、资金、人力等各个方面加大根亲文化的保护力度,提高保护级别,在保护方式上由一般保护转向重点保护,由宏观普遍性保护转向针对性的根亲文化保护;调整保护目的,由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转向为发展而保护,提高保护的效率和效益。
3.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开发体系
只有保护而不开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不可能持久和循环发展。在根亲文化的传承中,需要发挥根亲资源优势,建立根亲文化开发体系,将中原根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1)探索合适的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很多方式,如旅游、园区、节庆、展览、会议、影视等。各地要通过调研,根据各地“根亲”的特点,开发相应的整体文化产品。总体而言,开发根亲文化资源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引得来,留得住。根亲文化资源开发,首先要将客人吸引过来,这就要充分考虑到客人与宗亲要“情有所寄,心有所系”。其次,根亲为主,多维结合。根亲文化资源要和当地的其他资源,如当地民俗、特产、山水风光相结合,多角度开发利用。第三,借势发力,整体发展。一个地方的资源开发,要尽可能与周边地区的资源相结合,借助交通和区位优势,扩大影响,形成综合效益。
(2)做好根亲文化纪念品开发。根亲文化纪念品属于旅游纪念品范畴,一般而言,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有着“三性”(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三风”(中国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和“四就”(就地取题材、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特点,根亲文化纪念品可以基于当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风土人情、多样化的地方产品综合开发。这样既带动了地方经济,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
(3)构架好根亲文化资源开发组织体系。根亲文化资源开发需要各个方面的通力协作,政府要在根亲资源开发方面发挥主导者作用,尤其在开发早期,政府要从整体上把控,将根亲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建设以及当地经济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同时对于资源开发项目,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要使资源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其自身要有自我发展能力,不能长期依赖政府支持与政府投入。在这方面,企业具有自身的优势。文化企业拥有精英创意人才,具有良好的资金融通能力及市场运营能力,在市场营销、品牌塑造、公共关系等方面,具有政府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政府前期的引导、引入之后,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就需要企业发挥主力军作用,而政府则应注重中后期的监管,保障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当代主流文化不冲突,确保文化企业规范经营和有序竞争。专家学者的作用主要是提供科学依据,为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4.加强宣传,走向世界
河南根亲文化产品的主要用户在河南省外,尤其是在海外,加强宣传非常重要。河南根亲文化缺少叫得响的品牌,一方面是由于河南根亲文化具有含蓄不张扬的品质,另一方面也在于宣传工作没有跟上。
(1)制定根亲文化品牌发展规划,确立对外宣传总体战略。河南根亲文化总形象是“古”,但各地、各个时期又有各自丰富的内涵和特点,因此在确立总的形象战略、确立中原根亲文化品牌内涵的同时,要针对海内外不同的宣传对象,制定不同的根亲文化宣传策略,根据不同的题材,运用不同的手段,丰富河南根亲文化的内容,增加吸引力。如宣传河南的名人文化,影视、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优势显著;宣传名胜古迹,邀请记者、艺术家到文化景区采风,效果会较为明显;而姓氏寻根问祖,以宗亲交流效果最佳。相关根亲文化开发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宣传效果。
(2)创新海外宣传新模式。海外是文化寻根的主要市场,要主动“走出去”,加快中原根亲文化传播。一是充分发挥现代传播媒介的优势,通过大众传媒及互联网,向海外传递信息,在当代,尤其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二是大力组织各类联谊活动,通过修祠续谱、寻根问祖、海内外宗亲联谊等活动,将根亲文化深植于海内外华人的心灵深处。三是有组织地走出去,“推销”中原文化,到海外开办孔子学院,开办少林武术馆、太极武馆等,加强文化领域国际文化交流。
5.培养人才,支撑发展
(1)培养文化产业发展人才。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支撑点,要充分发挥河南各地高校在根亲文化传承开发中的人才支持作用。河南的高校可根据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影视传播、文化旅游等行业需要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有关高校也可以考虑开设“根亲祖地”文化课程,增强河南大学生对河南“根亲祖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关高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学术优势,建设“根亲祖地”文化研究基地,挖掘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为根亲文化开发提供基础。
(2)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发挥人才作用。改革相关人才的管理制度,完善人才选拔、聘用、流动、分配奖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人才来河南建功立业,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营造人才有为有位的文化生态氛围,为河南根亲文化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1]王娜.河南根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
[2]杨素云.高校要利用“根亲祖地”优势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J].社科纵横,2013(8).
[3]巫声惠.中华姓氏大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4]赵学通:弘扬中原根亲文化提升河南影响力[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3).
(责任编辑:朱登臣)
10.3969/j.issn.2096-2452.2016.03.015
C912.81
A
2096-2452(2016)03-0065-04
2016-04-07
宋淑芬(1970-),女,河南郑州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基础课教研部副教授。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424004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