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风相悦,尽在此矣

2016-04-18郑福田

民主 2016年3期
关键词:范曾福田春风

郑福田与范曾

范曾,著名画家、书法家。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已出版诗书画、哲学等著述160余种。

郑福田,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主委。出版有《唐宋词研究》、《鸿印书痕——三益斋旧体诗词》、《和风清穆——郑福田和范曾诗词》等十余部作品。

2016年3月8日,星期二,我在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午小组讨论,下午因三八妇女节,委员休息半天,范曾先生来电话,嘱我下午四点半去他府上。我今年春节过后,还是第一次到范曾先生家。我一开门,先生即在客厅中喊我名字,相见甚欢。先生先说他从四点就在客厅等我。接着问我《列坐春风——与范曾先生韵来韵往》出版进展情况,并提出要为此书写一篇序文。然后说,序,我们可以晚饭后再写,现在,不要浪费时间,还是先作联语。于是,先生先给我看了他这些日子所作的比较得意的联语和诗钟。接着便要一起做起来。待发现我没有带诗本,立即起身,取来一本新的,亲笔题扉曰:“福地稼穑。禾稷其丰。丙申年福田来舍题。”

因范先生命我出题,我便从《中华名胜对联大典》493页选出方学周的一个上联,抄在先生的诗本上:“品题属诗仙,就一席清风,半酣红友。”

我对出的下联是:“驱遣因国士,持三篇伟论,盛代危言。”先生看了我所对,命我改“因”为“忘”。并称许我此句的意思正大。

我起看先生所对,曰:“比列前画圣,看巡天大笔,卷地逸情。”感到气象宏大,于是乃持笔于先生诗本上赞曰:“大笔巡天,逸情卷地,倘无友月交风气象,何能至此。先生真神人也。福田拜服。”

言谈之次,我又出了第二个题目,仍然是方学周的上联,仍在该书493页:“诗料有谁供,看四面湖山,都合写意。”

我对的是:“乡愁凭水远,攀三春杨柳,未许抒怀。”当先生观看我所对下联时,我从旁解释说,由于乡愁太多,所以,就算攀折尽三春杨柳,也难抒发此际愁怀。先生乃于我的诗本上写了评语:“即使春柳未足解愁,妙!”

我起看先生所对,乃是 :“古贤真吾朋,读千秋史乘,足堪神驰。”我在先生诗本上写道:“得自在于史乘,觅知己于古人,先生得大自在。佩服。福田。”写完发现,这几句话,用了两个“自在”。本欲改之。先生说,这样也无妨事。前一是世俗的自在,后来已经入于佛禅之境。语重复而意实未尝重复。

我出的第三题,是在该书491页选出的见山亭上联:“眼界不妨高,遍视瀛寰,常把胸中罗五岳。”

我对的下联是:“襟怀原须大,包容海宇,好将时圣比三皇。”于我所对,先生评曰:“佳句。”

先生所对是 :“生平何畏险,遥临海澨,亦能掌上汇三江。”我持笔在先生诗本上赞曰:“襟江带湖,控之引之,指掌之间,山奔海立。精彩!福田。”

此时已经到了晚饭时分,我便陪先生一起用饭。其间说起三事。

第一件事,普罗迪明日要到先生府上拜访。

第二件事,先生把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所收入的147幅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博物馆,17日有捐赠展览仪式和研讨会,请我参加,我允以如时间能安排好,一定来。先生因以请柬两封给我。一封是《锦文掇英 范曾书法作品捐赠展请柬》,请柬上方印有范曾先生书法“根深叶茂”,下面是:“兹于三月十七日(星期四)下午三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办范曾著《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书法作品捐赠展览仪式。恭请光临。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日报社 2016年3月17日”;一封是《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研讨会请柬》,请柬上方印有范曾先生书法“守清慎勤”,下面是:“时维二月,仲春景明,两会胜利闭幕,乘此惠风,于三月十七日(星期四)16:30 —18:00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范曾著《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首发与研讨会。敬请光临。人民日报社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6年3月17日”。

第三件事,先生的新作《诗教篇》,要举行一个研讨会,希望我能参加。我说,届时一定参加,且将写一篇评论文章,先生笑谓:“你可以用古文写。”《诗教篇》的主要内容我都看了。先生说他后来又给这篇文章加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尾,问我看了没有。我答以未曾看过。先生于是命人把《诗教篇》最后两页打出来给我看。我看了,忍俊不禁,至于喷饭。那文字是先生自述其经历:

“我少年时欲为古文之学,彼时北京巷陌犹存,于斜阳草树间有小屋在焉,居一奇士陈迹父,记忆力之好,可拟汉之伏生。经、史、子、集,一一刻印大脑。室内环堵萧然,破书略有百册之谱。每谈及感兴趣之问题,虽夤夜不觉累。家孤身一人,极清贫,每天唯以糊洋火盒千只二角钱为食指。人以为不堪,而此公满心欢喜。我崇其学,异其人,乃与同学少年趋访。见其貌如古罗汉,乃欣然为之写像,极神似,彼亦大乐。乃从破盂枯砚间觅一无尖秃笔,口咬之,毛以分,乃蘸墨直书题《七律》一首于我画上。词云:‘闻说江东小范才,相逢还甲在燕台。愧无须发为君助,喜拓心胸上古开。伯子(余曾祖范伯子)旧诗名海内,狷翁(自称)下语破山来。漫劳曹霸丹青手,貌我朱颜酒唤回。出语豪宕潇洒,虽列于盛唐不让前修。如此情境,今已为不可再之矣。座中有轻薄儿C君者,急火燎星于诗文之术业,迹父先生亦甚护爱之,曾见先生于破包装纸上写《古文法十则》赠之,皆以问答出之。C君问:‘我既知文法十则矣,可否干它一家伙?先生回答 :‘非也……,又不厌其烦地为论述云:‘文章岂可干出来……C君轻佻,而陈公端庄,令后之读者不禁失笑,而迹父先生之可爱可敬正在斯。”

“吾之《诗教篇》既出,不知有无C君辈想‘干它一家伙,吾亦借迹父之语答之:‘非也……,弈为小道,而诗为宏学。必如杜工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此之时,诗之脱口如云驰飚作,泉奔湍急,至非理性所可控者之境。是则寄望于今之欲学诗者,必于内美修能积以霜晨雨夜之功,然后不需‘干,只需思而学、学而思,诗之不期来到吟边,当可厚望矣。《诗教篇》既竣稿,述旧时趣事为结,读者复回观前文,或更有得矣。”

以前我所读过的先生的《诗教篇》,全文皆很严肃。我想,也可能正因为全篇都很严肃,所以,先生才加了后面这样一个有趣的尾巴,让大家在诙谐的笑声过后,认真思索,反过来对前文加以更深层之观照,以收诗教之功用,以达豹尾绕额之效果。

饭后,先生与我说起陈迹父先生当年困顿不堪,有老友来送寒衣,老友亦穷且困,舍不得坐车,步行十几里。迹父先生有诗报之,其中有句曰:“十里不辞霜露冷,一心只念故人寒”,结句是“那时容易这时难”,友朋交往,以沫相濡,令人酸鼻。

又说了一会闲话,先生乃起身给我书写《列坐春风》一书的序言。仍是四尺半张,仍是先生亲自折纸和墨,仍是不曾属稿,从容写去,用时十几分钟,文成,书就。其文曰:

题《列坐春风》

与福田以诗交近十载矣,每来京略无酬酢怀念语,几分钟过去,即为诗、为联,观者或视作痴,弗顾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此儒家对诗与诗之为用的追逐和恃守。而与福田作诗、联时似固未忘此,然则大体性之所至,更无罣碍,自然流泻则近庄。刘熙载评东坡诗作什九得于庄,吾与福田庶几近之。

余自少及壮,自壮及老所作诗、联、诗钟何止千数,然随写随抛,大有挥金陌上郎之意。幸哉晚景遇郑公,乃知所作亦有可留者,今集为《列坐春风》,不止余所作,因风坐相悦者郑公也。

岁丙申范曾

在写的过程中,因与福田说话,先生误把“思无邪”写成了“诗无邪”,后来在文中作了修改。

序文中的因风坐相悦,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原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里用张九龄成句,改“闻风坐相悦”为“因风坐相悦”,一是我与范先生相悦因诗,风者诗也。二是《列坐春风》以记我与范先生往来情景为主,且福田与先生往还,心界澄明,快悦逾常,如坐春风之中。

这篇序文已经是先生为我所写的第三篇序文了。第一篇是《和风清穆——郑福田和范曾诗词》的序,该书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二篇是《吟和快意——与范曾先生积年所作诗钟联语集》的序,该书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三篇了。

序文写完,我们想起前段时间先生给此书所题的书名。找出照片来一看,发现所题是《列座春风》。我记得,当时我原定这本书的书名是 《如坐春风——与范曾先生韵来韵往》,是从我的角度出发,是说我向先生时时请益,且每每诗文往还,如同坐在春风里。这里用了朱光庭向程颢请益的典故。《二程全书·外书十二》记载:朱光庭“来见明道(程颢)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后来范先生谦虚,说不要用“如坐春风”,提议改成“列坐春风”,不过,当时题写书名时,题的是“列座春风”。现在,先生和我商量,觉得还是“列坐春风”好,一与东鲁春风等典故有关,二与《兰亭序》中的词句有关,三与因风相悦的情态有关。于是,先生又为我重新题写了书名:“列坐春风”。

此时,已经接近夜间十一点,我起身告辞,先生将《文心可鉴:范曾古体文赋八篇评注》题字赠我。我回到驻地,把先生为我所写的序录入电脑,发给先生书房的小阚,让他明日呈送先生,请先生过目。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下午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散会后,我回到驻地,吃罢晚饭。七点左右,范曾先生弟子邹玉利兄来电话,说先生要与我通话。先生问我晚上有事否,如无事,让我去他府上,一起“酸”诗。“酸”是我们与先生的自嘲语,作动词用。我当即找车前往。

见到先生,先生说,昨天所书《列坐春风》的序里面,曾改“诗无邪”为“思无邪”,作为书序,有误字,虽已改于稿上,终嫌未臻完美。于是起身据案重写此序。在书写过程中,对全文亦略作了一点改动。于此可见先生对福田关爱之深,亦可见先生于文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追求与境界。重新书写之序文如下:

题《列坐春风》

与福田以诗文交近十载矣,每来京,略无酬酢怀念语,执手数秒,即为诗、为联,观者或视作痴,弗之顾。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云: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此儒家之持守也,余与福田固未忘此,然则大体性之相近更类庄,中心无罣碍,以此自然流泻,忘怀得失。刘融斋评东坡诗文什九得于庄,吾与福田心向往之。

余自少及壮,自壮及老所作诗、联何止千数,然随写随抛,大有挥金陌上郎派头,无裒集为著之想,非谦也,懒也。幸哉晚景遇郑君一一录之,乃知所作亦有足观者。今集为《列坐春风》,既存诗作,更重彼时得意情状。余与福田唱和,因风相悦,尽在此矣。

范曾岁丙申

写完此序,适刘波兄亦来先生府上,于是我们便一起作联语。

此番,皆由刘波兄出题目。他选出的第一个题目是《中华名胜对联大典》436页中的一个上联:“西来沅水云山,野渡舟横,两岸人家饶画意。”命作下联。

我对的是 :“此去荒原木叶,寒蝉翅老,三秋风物尽商声。”先生看我所对时,对商声有点迟疑。我因说商声是秋声意。先生觉得仍以改改为好。我提出,可改“三秋”为“殊方”,改“商声”为“秋声”。先生同意,于是我所对的下联就成了:“此去荒原木叶,寒蝉翅老,殊方风物尽秋声。”先生评我所对为佳作。

先生所对为:“北望遼天叆叇,遥闻鹤唳,孤烟落日有余哀。”

刘波兄所对为:“南去洞庭风浪,衡阳声断,一行雁影引秋思。”

刘波选的第二个题目是《中华名胜对联大典》436页中的一个下联,大家一起作上联。该下联是:“为问往来过客,此间风景,似否南明甲秀楼。”

我所对上联是:“要知舒卷流云,别国丘墟,曾谙北海孤忠事。”范先生评曰:“言苏武牧羝事,感慨遂深,可拍也。”按,我在前面写到过,范先生在与人们作联语时,常把作成的对联,分为隔、可、佳、拍、悬五个档次。隔者,尚有不确之处,尚需推敲琢磨。可者,已获认可。佳者,好评也。拍者,拍案叫绝也。悬者,最高评分,谓当悬挂于厅堂书斋,供人欣赏也。先生此时建议我将“丘墟”改为“残麾”。依先生的意思,“残麾”指苏武之节仗,以此可见其持守与艰难,用意甚好。不过我私下认为,从全句看,我说的是,那舒卷的流云,飞到别国丘墟,于是便知道了、见证了苏武牧羊北海的一片孤忠。从这一点,似比“残麾”好一点。不过,这也可能是我的偏执。

先生所对是 :“晚逢玄远英雄,何年石雕,当为大汉飞将骑。”气象大气恢宏,语词前后措置有方,非常精彩。

刘波兄所对是:“招邀遐迩飞鸿,弦上神思,无如中散广陵曲。”

此时,先生约定,我们仍以“为问往来过客,此间风景,似否南明甲秀楼”为下联,作上联,不过这上联后五字要用“东晋兰亭序”。

我所作是 :“从知生死秦王,海样襟怀,未忘东晋兰亭序。”意思是秦王李世民,生前喜欢《兰亭序》,死后要以之陪葬。所谓生死以之也。先生评曰:“语出有典,句亦顺畅。”

先生所作是 :“梦回俯仰骚人,何岁禊修,能如东晋兰亭序。”

刘波兄则作了两则。其一是:“曾经戎马唐宗,腕底追陪,唯于东晋兰亭序。”其二是:“通观今古书家,腕底质妍,能如东晋兰亭序。”

此时,已经快到夜间十一点了,于是我与刘波起身告辞。先生嘱我,随时可来快谈。

生逢盛世,列名教育,传衍文明,弘扬传统,更新气象,位育精神,责无旁贷。作为著名学者,一代大儒,范曾先生对于中国当代文化贡献巨大,为功至伟,有其学问文章诗词书画可证。对于内蒙古文化情有独钟,则有其《题成吉思汗造像》等名作可证。至于福田,因为长期在内蒙古工作生活,对于传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也始终十分关注,且愿意为这伟大的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于是问学于通都大邑,请益于博学鸿儒,上述与范曾先生之往还即是。把这些记下来,传下去,一则以显现文化的日用常行的特征,二则以显现文化的入人深至的殊禀,三则以显现清平时代文化事业汇海百川之涓滴。盛世修文,要须风行有意,不遗山川草木;要须光照无私,无论北域南疆。

猜你喜欢

范曾福田春风
更高更快更强福田康明斯F4.5TT双级增压柴油机
春风沉醉的夜晚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范曾和朱军的莫逆之交
读懂范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