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台湾科技政策(下)
2016-04-17柴小星徐强
柴小星 徐强
科技工业园遍地开花
新竹科学工业园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截至1998年,区内共有272家科技产业公司,园区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通讯产业、光电产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为实现发展制造业,建设“科技岛”的目标,1997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着手在台南地区建设台南科技工业园区,同时规划建设中部科技园区,形成北、中、南均衡发展的格局。
此外,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也提出,拟在10年内兴建20至30个各种类型的智慧型工业园区,每年开发2至3个。园区分为9种类型,包括3个科学园、2个航太工业园区、1个机械工业园区、1个生物工业园区、3个中山科技园区(即军工武器产业园区)、1个创业者园区、1个研究园区。台湾交通主管部门也计划比照美国“电信走廊”的做法,成立台湾电信园区。与此同时,岛内各大企业基于研发的需要,也纷纷创建民营科技工业园,如宏碁集团、东和纺织和信集团等都计划建立自己的科技园区。
南部科学园区是台当局建设的第二个科学园区,位于现在的台南市新市区、善化区、安定区之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将其作为迈向21世纪的重要工程,称其为“跨世纪台湾成为科技岛的希望所系”,故在规划中总面积比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还大,除一期规划建设的台南县680公顷外,还保留400公顷作为未来发展用地。
南部科学园区的建设目标是继新竹科学园区之后的台湾第二大科技重镇及带动南部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基地。为了使该园区有别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半导体产业独大的现象,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将其产业定位在生物科技和微机电两大类上,设置了微电子精密机械、半导体、农业生物科技等三大专业区。1997年7月,“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筹备处”正式运作,开展园区规划、投资引进、办理厂商入住运营等工作。
1998年,台当局开始建設从台北到高雄的高铁,正好从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内经过。由于高铁列车行经时会造成邻近地面强烈振动,可能影响园区内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半导体厂商的晶圆生产过程,导致这些厂商不满,甚至传出拟出走的新闻,引起台当局官员与地方民众激烈反应,解决起来相当棘手。所幸行政主管部门快速决议,提前征收邻近预留的400公顷土地作为园区用地,并责成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尽速处理高铁减振事宜。台南科学工业园区的土地也因此由原来的600公顷扩增为1000公顷,正好迎合其后几年厂商扩展迅速的厂地需求。截至2000年12月底,已核准51家科技公司入驻园区。
2003年1月,“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开发筹备处”升格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戴谦任负责人,在其领下,招商及各项公共建设等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再加上光电半导体产业的急速成长,故产值每年都呈现倍数增加,至2003年时,已达到新台币1500亿元,其后数年每年均以近千亿元的额度稳定成长。
2000年,台南园区一期可供建厂用地80%以上均已出租完毕,为应对“两兆双星”产业建厂所需用地需求,台当局于当同年5月批准,由原台糖公司在高雄县路竹地区开发的567公顷智慧型工业园区作为南部科学园路竹园区用地,并于2004年7月更名为高雄园区。
以研发军工技术为主的中山科学院自1996年开始建设青山、龙园及台中3个智慧型研究园区,到2000年,已进驻厂商27家,完成技术服务项目7,000余件,举办各类研讨会、说明及展示会1300场次,并成功结合400余家岛内厂商进行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此外,南港软件园区、台南科技工业区、云林科技工业区也都在加紧建设,并有厂商开始进驻建厂。
“以人文关怀为主轴的跨世纪科技发展方案”
刘兆玄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还不到两年整,便接受新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萧万长之邀,于1998年2月初接任行政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由前教育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逢甲大学校长黄镇台接任(任期1998年2月-2000年5月)。
黄镇台是台湾前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孙运璇的女婿,而且也是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老同事,1986年至1989年期间曾任该机构“自然科学发展处处长”,任内配合学科规划,积极推行整合性重点研究及整合性仪器、技术与资料服务计划,落实评审制度,实质评估成果报告,以为审核主持人来年计划的依据,全力支持优秀计划,去除“平头主义”,并推动科研长期计划;鼓励私立学校参与科技主管部门整合性研究执行方案,改善其研究环境,调动私立学校研究力量;定期举行岛内各大学系、所主任座谈会,赴校访问,以加强与学术界之沟通,充分发挥策划协调的角色。此外,为完善研究环境,于1986—1988年期间,在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增设数学中心图书服务,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增设物理中心图书服务,新竹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增设化学中心图书服务,确实发挥数、理、化三个研究推动中心的功能。
1998年2月底,黄镇台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不久,即提出刘兆玄任内策划的“迎向新千禧——以人文关怀为主轴的跨世纪科技发展方案”,即在追求技术、创新与经济成长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素质,推行以人为本的科技政策。
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跨越社会残障的鸿沟”辅具的研发与展示、“数字博物馆”(日后发展为“数字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的建立,“太空探奇”科学教育活动、电动机车的研发与推广等。
以残障辅具为例,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跨越社会残障的鸿沟”推动办公室,开始支持残障辅具的研发,不少学者开始注意这方面的研究。2000年7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补助台湾大学成立身心障碍者辅具工程研究中心;2005年7月,该中心改隶台湾大学工学院并营运至今,让研发残障辅具的工作一直延续下来。
黄镇台认为,科技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虽然和科学息息相关,但科技创新的立基点应在一个健全的人文社会面。只有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来发展科技,才能建构一个既理性又和谐的社会,真正厚植台湾的竞争力。
在黄镇台的建议下,1999年1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邀集岛内学者与相关机构代表,举办第一次全台湾人文社会科学会议,对岛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会议结束之后,依据会议的决议,草拟《台湾人文社会科学白皮书》,历经1年的修订,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通过。该白皮书对于当时岛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现况、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应改进的策略都有详尽的分析和评论,均提出了相当具体的建议。
此外,1999年6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分别在台大和中研院设立人文学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希望能进一步改善人文学术环境,厚植研究基础,并协助推动尖端研究,提升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
由于早年曾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自然处”和教育主管部门高教管理机构工作,以及担任私立逢甲大學校长的经历,黄镇台积极支持在岛内私立大学任教的教师、科研人员参与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主持的重要科研计划中。由于私立大学的科研基础条件薄弱,导致这些研究人员难以有较好的研究成果,但科技主管部门在审查申请专题研究计划时,重点之一就是根据项目申请人以往的研究表现,使得这些研究者获得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资助的机会相对较低;而失去经费的支持,就更难再有好的成果。长久以来,他们就一直处在这种恶性循环的劣势中。
为了破解这个恶性循环,黄镇台曾多次到岛内各私立学校座谈,希望他们能鼓励老师提出较为整合(2至3位研究者以上)的计划,由科技主管部门会同岛内外专家学者一同来修正、调整他们的研究计划,让其变得可行,尽可能给予经费支持,希望在数年后能有较好的研究成果。
开放两岸科技交流
两岸开展科技交流,是台湾科技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此后台湾科技的走向也影响深远。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两岸科技交流20年》一书,这里简要提及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等台当局有关机构所起的作用。
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到台湾之后,台海两岸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双方之间的官方和民间联系几近断绝。1978年12月,大陆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战略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会议提出对外开放的方针和重视科学、教育的方针。同年12月,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自1979年1月,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大陆方面率先调整对台政策,开始重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提出两岸应实现通邮、通商、通航,进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交流的政治主张,打破了两岸长达30年的禁锢。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初步设想。此后,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六点主张。配合这一构想,大陆有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促进两岸经贸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福建省等地方政府对此积极响应,为两岸民间往来构筑了平台,开启了两岸贸易和人员往来之先河。
80年代初,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后又增加海南岛;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由北向南分布在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沿海开放地带,各地方政府积极吸引台商到大陆投资建厂,保证其合法权益,制定和出台有关配套政策,促进两岸经贸交流。而台湾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下,也适当放宽了对大陆贸易的限制,两岸关系开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由于中国大陆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具有各国际组织会员国的优势,其自身也是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科技大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系统有关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和学术活动,先后加入了数百个国际科技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科技学(协)会,并经常在大陆地区举办各种国际性学术会议。台湾也是其中一些组织的会员,部分台湾科技人员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之机,或明或暗地与大陆参会科技人员有过许多私下接触,开展了一些学术方面的相关洽谈与交流。
1987年台当局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部分台湾科技人士以探亲为名赴大陆参观访问,两岸科技界才开始有了正式接触,两岸交流活动随之开始起步。1988年11月底,台当局开始允许岛内学者或民间团体赴大陆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批准台湾厂家参加在大陆举办的各种国际科技展和商展。一些岛内科技人员借机参访大陆科研机构,进行讲学,甚至出席大陆各类国内学术会议。1990年,台当局又开放岛内学校、机构、团体人员赴大陆地区访问,两岸间的科技交流活动开始增多。
1991年4月,台湾两岸事务管理部门决定开放大陆高科技人才来台参观访问。6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受理大陆专业人士以团体方式申请赴台参观访问事宜。同年7月,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参加中研院第20届院士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希望两岸“加强学术交流,化解两岸敌意”。
1992年2月,台湾两岸事务管理部门修正通过《机关(构)学校团体派员赴大陆地区从事文教活动作业要点》,有条件解除公立大专院校校长赴大陆访问的限制,并开放公务员(不含政务员)因业务需要赴大陆参加民间性质文教活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海峡两岸学生交流活动的作业要点》,准许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各级学校学生可以在比赛、观摩、训练、研究、表演、展览、国际会议及学术研讨会等方面进行交流。同年3月,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决定成立专案小组,评估两岸科技交流的可能性,表示在不影响台湾整体安全和有助于产业升级情况下,放宽引进大陆高科技的限制。5月,台湾两岸事务管理部门宣布,允许大陆科技人士直接赴台从事研究工作,不需要再取道海外第三地转赴台湾,并同意撤销一项长达40年的禁止从大陆引进技术的禁令,从而减少台湾对日本和美国的依赖性。
为支持台湾岛内学者专家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并配合台湾地区间企业的需要及促进两岸学术科技交流,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于1992年5月公布《补助学者专家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作业要点》,其内容为:短期科技研究项目包括两岸民生福祉科技领域、关键性技术及其他特殊领域;申请资格须为执行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目标导向及特殊领域研究计划的公私立高校或研究机构编制内专任教学、研究及技术人员;补助期间以6个月为限,若仅参加研讨会则以不超过14天为原则。
据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统计,自1991年7月至1993年底,先后资助25位学者赴大陆开展短期研究,补助赴大陆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者达200余人,补助办理两岸科技学术研究会5场次。
1993年“汪辜会谈”后,台当局决定将文教科技交流议题正式纳入共同协议。1994年1月,台湾两岸事务管理部门正式成立“中华发展基金”,以基金利息来资助两岸的学术交流活动。同年7月,台当局通过“规划两岸学术科技交流重点及人才互访”、“加强两岸环境保护及灾害防治科技交流合作研究”、“促进两岸科技出版物交换及建立资讯流通管道”、“探讨两岸科技交流衍生之智慧财产权问题”等4项计划及11项工作要点。1995年2月,台湾两岸事务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两岸民间交流规划方案》,该方案以“经贸交流、文教交流、事务协商、检讨法规”作为台湾方面开展两岸交流活动的重点。
同年8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台北举行会谈,会谈后两会负责人唐树备与焦仁和发表了共同新闻稿,其中关于科技交流部分有:“双方同意进行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人才交流。加强有关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科技领域之交流与研究”。在具体项目方面,双方同意进行下列项目的人才交流:物理、化学、大气、地球、海洋、数学等自然科学;光电、无线电通讯、高级材料、航天、电脑、机械海洋技术等工程科学;中医药学、天然药用植物、生物学与医学等生命科学以及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人文及社会科学,并鼓励建立两岸学术与科技资讯交流渠道,共同订定长程计划、汇编两岸科技名词对照表。
1994年9月,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特别制定《补助两岸科技学术研讨会作业要点》,规定台湾地区公私立大专院校、经该机构认可的学术研究机构或政府立案核准的学术科技团体,为办理两岸科技学术研讨会,均可向该机构申请补助,目的是“提升两岸科技水准及增进两岸科技学术交流”。条件是申请机构应为成立两年以上或曾举办研讨会绩效良好,且发表的论文数在8篇以上者。研讨会的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生物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及科学教育;灾害防治、疾病防治、全球变迁等民生福祉项目。在台湾地区举办的会议,申请补助的项目包括论文印制费、接待大陆人士在台的生活费及其他相关行政费用;在大陆地区举办的会议,申请补助的项目为参会者赴大陆地区的交通费。
1995年7月,台当局提出:“扩大民生科技交流, 加强两岸环保科技、医疗、食品、天然灾害防治、原子能和平应用等领域的交流, 促进两岸民众福祉。”此外,在加强产业科技交流方面,提出:“两岸产业科技交流,原则上由民间企业按照现行规定积极进行”;“两岸科技交流协商重点,以民生福祉相关之基础科技, 包括气象、地震、能源科技、资源勘探、海洋技术等项目为主”;“两岸产业科技协商以科技产品标准化、中文资讯标准化两项议题为优先”。
90年代后期,由于台湾领导人李登辉通过访美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散布分裂言论,企图分裂中国,致使两岸关系紧张,“汪辜会谈”中断,严重冲击了岛内经济发展。然而,海峡两岸经贸、学术、文教、宗教、旅游、探亲等民间各项交流互动仍然日益频繁,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在推动两岸科技交流方面,为配合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以“积极主动,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行政部门颁布的“落实国统纲领近程阶段计划项目”,制定“加强两岸学术科技交流五年计划”,并依据该计划内容,制定各项交流配合措施,每年补助经费将近1亿元新台币,推动两岸相关学者及学术机构代表互访,补助召开两岸科技研讨会,邀请大陆学者及博士后赴台合作研究等各种科技交流活动,对促进两岸学术交流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如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为配合台当局《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一条第三项规定,原订有《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初期以许可大陆地区科技人士来台从事研究为主,但未能规范其来台从事参观访问、参加会议等科技活动。为掌握两岸科技交流全貌,并简化处理流程,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制定了《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许可办法》,改设单一窗口,受理大陆科技专业人士来台的申请。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为提升台湾科技研究水准、促进两岸科技交流及加强双边互信了解,协助学术与科技研究机构邀请大陆重要科技人士来台访问,特制定《补助邀请大陆重要科技人士来台短期访问作业要点》,于1997年6月公布实施。其重点包括:申请资格须为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校院、公立研究机构或依法设立的学术、科技等团体;被邀请人申请资格为任职于大陆地区大学校院或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专家、大陆地区科技政策或科技组织或学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或具有特殊专长且对申请机构的学术研究或科技发展有助益者。
为补助岛内专家学者因开展专题研究计划之需而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补助学者专家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作业要点》,于1992年5月实施。后为配合其1998年度专题计划补助规定的修正并因应实际研究需要,又于1997年3月进行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短期科技研究项目包括基础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等领域,以及灾害防治、疾病防治、全球变迁等民生福祉科技领域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规划执行的目标导向或学科规划重点研究领域,明确规范申请其专题研究计划或其附属机构委办的研究计划,均可在申请时编列赴大陆地区从事短期科技研究经费,申请资格包括执行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个别型研究计划的公私立高校或研究机构编制内专任教学、研究及技术人员及执行其整合型研究计划的主持人、共同主持人、专任研究助理、兼任助理(博硕士班研究生)或延揽的研究人才,补助期间最长6个月。
为提升两岸科技和应用的技术水准及增进两岸学术科技交流,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还制定了《协办两岸学术科技研讨会作业要点》,于1994年9月公布实施,协助台湾学术团体办理两岸学术及重点科技研讨会。后综合各界反应及为配合实际需要,又于1997年2月加以修订,其重要内容包括:申请资格须为台湾地区公私立大专院校、公立研究机构或依法设立的学术、科技等团体;重点科技包括基础科学、工程与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等领域、灾害防治、疾病防治、全球变迁等民生福祉科技领域,以及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规划执行的目标导向或学科规划重点研究领域。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下属科技资料中心经由台湾财团法人中华图书资讯馆际合作协会与大陆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建立交流渠道,整合岛内大陆地区期刊资讯资源建立“大陆期刊联合目录资料库”,并结合岛内新建立的“大陆期刊联合目录暨馆际合作系统”,提供学研人员查询馆藏与线上申请大陆期刊全文服务;推动并执行两岸逾百种核心科技期刊的交换,交换所得的大陆地区期刊陈列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科技资料中心资讯服务处,供岛内研究人员阅览。此外,还与新竹清华大学合作,引进大陆“中国学术光盘资料库”,包括大陆地区理、工、医、农、人文等学科领域的3500种学术期刊全文,建立“大陆期刊资讯资源中心”。
黄镇台(1948年—)
祖籍浙江新昌,出生于台湾台南市,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化学系,1973年获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化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物理博士学位,1979年回台湾在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1985年任新竹清華大学自强科学研究中心综合计划处处长,1986年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自然科学发展处处长”,1989年任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高教管理机构负责人,1983年回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授,1991年任行政主管部门“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负责人,1994年任教育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1995年任逢甲大学校长,1998年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2000年离任后在逢甲大学化工系任教,2008年出任东吴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