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竹笛创作和演奏的审美底蕴研究
2016-04-17宋延雷张静嘉
宋延雷,张静嘉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艺术学研究
建国后竹笛创作和演奏的审美底蕴研究
宋延雷,张静嘉*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竹笛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这门艺术不但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审美底蕴,使竹笛艺术继续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精神。鉴于此,本文从建国后竹笛艺术的发展概况谈起,从创作和演奏两方面就其审美底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建国后;竹笛艺术;创作和演奏;审美底蕴
一、建国后竹笛艺术的发展概况
1949年建国后,竹笛艺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春天,竹笛独奏形式的确立,直接带动了竹笛创作和演奏。南北两派的代表人物陆春龄、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等,都纷纷创作并演奏了多首优秀的曲目。如《喜相逢》《和平鸽》《小放牛》《二凡》等,直到今天仍然回响在各地的舞台上。在演奏方面,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实现了南北两派的融合,在赵松庭等人的探索下,将南北两派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技巧融合在一起,并由此获得了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音乐和艺术院校,也纷纷开设了竹笛专业,该时期的毕业生,大多都成为了当代竹笛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60到70年代,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竹笛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牧民新歌》《扬鞭催马运粮忙》《收割》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曲目。作品主要表现出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内容多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为主,一个是在音乐风格上的南北融合。在演奏方面,则形成了半音演奏技法,并出现了以刘森为代表的新派演奏技巧,其独创的“气冲音”技法,曾对当时的竹笛演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教学方面,除了专业的音乐和艺术院校之外,一些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竹笛专业,使教学规模得到了扩大。
80年代,伴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独奏曲创作外,该时期还出现了多首优秀的协奏曲,如《愁空山》《蝴蝶梦》《鹰之恋》等,标志着竹笛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演奏方面,也从独奏发展成为了重奏、协奏等多种形式,并出现了循环双吐、揉音、掌揉音、笛哨双音、笛喉双音、舌击音、指击音等新的演奏技巧。在教学方面,竹笛专业已经成为了各类高校音乐院系的重要成员,一些音乐和艺术院校还开设了竹笛专业的硕士点,培养出了一大批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俱佳的人才。可以看出,建国后竹笛艺术的发展既是快速的、也是多元化的,表现出了极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也再一次印证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喜爱。
二、建国后竹笛创作和演奏的审美底蕴
1.音色之美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用鸟类的尺骨做成了骨笛,并奏出了空灵而悠远的音色,像是在向上天诉说和祈祷。到了周代,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竹制的笛子。周代将当时常见的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大类别,竹笛正是其中之一。竹制材料的使用,不仅使笛子的音色更加清脆自然,也表现出了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到了唐代,则出现了贴膜技术,其对于竹笛的音色表现是有着突破性影响的,将取自芦苇或竹子内部的一层薄膜贴在笛孔上,能够与气流发生共振和回响,继而发出更加清脆、富含穿透力的音色。诗仙李白就曾经感叹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种由贴膜带来的音色上的丰富和扩展,进一步巩固了竹笛在民间乐器中的重要地位,并使笛子经由外国使者传入了西方,被西方人称为是“荡涤之声”。
建国后,竹笛仍然以丰富和独特的音色,带给了观众以鲜明的美感体验。虽然竹笛在制作材料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制作工艺和水平却更加精湛和灵活。比如传统竹笛多以六孔D调曲笛、G调梆笛为主。如今却可以为任何一个调专门制作一把笛子,且除了六孔之外,七孔八孔也已经十分普及。由制作工艺所带来的音色变化,给了创作者和演奏者以更大的表现空间,也由此获得了更加深刻的情感表现。比如著名演奏家李镇先生在演奏《走西口》时,为了模仿出哭泣的声音,特意在竹笛的第六孔上方拇指的位置新开了一个孔,由此弥补了筒音不能演奏滑音的缺憾,而且整首乐曲分别用了A、F、D、降B四支竹笛来完成,将走西口时年轻男女那种难舍难分的情形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一些创作者还利用笛子特殊的音色效果,进行了一些专题创作,如郭文景创作的《竹枝词》,就是一部用竹笛来表现竹子的佳作,老锣创作的《风之剑》,则利用竹笛空灵的音色来追求“风的效果”。可以看出,从最初的骨笛开始,到今天多元化的音色表现,竹笛一直带给了人们以极大的音色美感享受,这既是这门乐器本身的特性使然,也是众多创作者和表演者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2.技巧之美
竹笛是一门艺术,要想表现好这门艺术,则需要以丰富而灵活的技术作为基础。从周代开始,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竹笛演奏已然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技法体系,既是竹笛艺术发展的见证,也由此获得了一种技巧美感。下面以气息和指法技巧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是气息技巧。气息是竹笛演奏中一项重要的技巧,其能够让整个演奏呈现出一种张力和生命力。具体来说,多种气息技巧所带来的美感享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气震音,其通过腹部肌肉的不断扩张和收缩,形成具有冲击力的气流,从而获得颤音的效果,经常被用在缓慢的长音上。在唐俊乔演奏的《深秋叙》开始部分,因为是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所以气氛是较为悲凉的,作品的节奏舒缓,旋律也较为简单。唐俊乔巧用气震音,使音乐听起来更像是一声声叹息,在瑟瑟的秋风中回忆着过往,给人以悲情之感。又如泛音。这是一种以律学为原理而产生的音高和音色。要求在演奏中缩小风门,口腔扩大,然后利用气流的加速度冲出风门,获得欲出而不出的感觉,由此形成一种空灵、含蓄和悠远的音色效果。俞逊发在演奏《梅花三弄》时,通过泛音的运用,在人们面前展开了一幅傲雪寒梅的画卷,形成了一个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表现出了梅花高洁、雅致的品格和情操。其次是指法技巧。指法技巧也是竹笛演奏中的必备技巧,除了能够保证乐曲的正常演奏之外,不同指法技巧的运用,还能够形成多种音色效果。如詹永明演奏的《兰花花》,就将掌揉音技巧运用的十分完美。其将手指闭合,然后利用手掌部位来控制上三个音孔,能够使乐曲的情绪表现更加深刻。生动刻画出了当时兰花花如泣如诉的状态,让每一个听众都为之动容。除了气息和指法技巧外,还有唇、舌技巧,都是构成竹笛演奏技巧的基础,也有着不同的音乐表现特点,多种技巧综合在一起,便呈现出了鲜明的技巧之美。
3.风格之美
风格的形成是一门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竹笛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建国后获得了创造性的新突破,所以也自然有着多元化的艺术风格。
如时代风格。艺术作品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并从多个角度反映着时代的特征。这一点从建国后竹笛的发展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建国初期,多是一些改编自民间音乐的作品,如《喜相逢》《五梆子》等。到了六七十年代,在多位创作者和演奏者的推动下,竹笛艺术开始更加贴近生活,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劳动、建设和丰收为主题的佳作。如《扬鞭催马运粮忙》《山村迎亲人》《牧民新歌》等。特别是《扬鞭催马运粮忙》的曲作者魏显忠,演奏热情奔放、潇洒自如,生动再现了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农民们兴高采烈向国家交公粮的热闹场景。而到了八十年代,整个创作形势则明显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很多创作者能够自由的表现主观情感,由此也带来了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丰富。如《听泉》《太湖春》《一只笛子的独白》等,都表现出了创作者对竹笛艺术的深刻认识,而他们的作品也成为了竹笛艺术发展的见证。如詹永明创作并演奏的《听泉》,利用在指孔上吹奏泛音、双音和舌击音等现代演奏技巧,表现出了意境等美学追求,正是对传统审美文化新的诠释和表现。
又如地域风格。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区和民族都有着独特的民间音乐文化,也由此形成了丰富的地方音乐风格。竹笛作为民间器乐的一种,自然也会受到这种影响。以最为突出的南北风格为例,我国南方的气候温润,河网密布,所以南方地区的音乐细腻、温婉、含蓄。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多崇山峻岭,所以音乐风格粗犷、高亢、豪放。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竹笛乐曲自然也沿承了这一特点。如张维良创作和演奏的《花泣》,取材于苏州评弹中的《黛玉葬花》,演奏上以散板、运腔与紧打慢唱的技法相结合,节奏低沉而舒缓,旋律婉约和温润,生动刻画出了林黛玉这一柔美的女性形象。而马迪创作和演奏的《秦川抒怀》则取材于陕西的秦腔,以笛子模仿板胡的特殊压弦法,创造出了笛子的垫指揉音技巧,使笛子吹出类似板胡演奏“碗碗腔”的效果,曲风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是一首典型的陕西音乐风格的作品。此外,除了时代和地域风格之外,还有民族风格、个性风格等,都带给了观众以更加多元化的审美感受。
4.内涵之美
竹笛艺术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发展,并仍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除了形式上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其有着丰富的内容。包含意境、神韵等多个方面,也由此形成了竹笛艺术深刻而丰厚的内涵之美。
先说意境。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中特有的审美范畴,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的境界。以张延武演奏的《乡歌》为例,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田园风格作品,耳边想起的悠扬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营造出了一幅隽美的乡村美景。此刻的我们正漫步在鸟语花香的田间小路上,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进行着最亲密的接触。又如《秋湖月夜》,取材于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乐曲营造出了一个古朴而典雅的氛围,使人们禁不住浮想联翩。一弯新月之下,湖水闪耀着粼粼的波光,摇橹泛舟于此,看到的是邻船上笙歌乐舞,听到的是远处传来的夜半钟声。通过意境的营造,不但丰富了作品的音乐表现力,更带给了观众以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再说神韵,这也是中国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审美追求。通俗地说,就是将一种高尚的品格、操守和追求用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梅花三弄》,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都是高洁、雅致的代表,被誉为是四君子之一,深受文人雅士们的喜爱和推崇。陆春龄改编和演奏的《梅花三弄》中,形式简练,风格则是柔中带刚,生动描绘出了万木凋谢,唯有寒梅傲雪挺立的景象,特别是大量泛音的运用,更是将梅花特有的韵味予以了极致的表现。可以说,中国竹笛艺术在内涵上的丰富性,正是其传承到今天的重要基础,众多创作者和演奏者对此也是有着深刻认识的,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使得竹笛艺术继续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精神。
综上所述,从最初的骨笛到今天的竹笛,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竹笛艺术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了中国民族器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直到今天,仍然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后竹笛艺术审美底蕴的丰富,正是其发展的重要表现。竹笛演奏者、爱好者应该对其新的审美底蕴有深刻的认识,将其作为体验和表现的重点,并继续予以创造性的丰富和深化,这不但是推动这门古老艺术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竹笛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1]郭树荟.从民间到专业化改编与创作中的竹笛艺术[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2).
[2]耿涛.中国竹笛艺术的历史与发展概述:下[J].乐器,2003(08).
AestheticAnalysis of Bamboo Flut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SONG Yan-lei,ZHANG Jing-jia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Fuyang 236041,Anhui)
China bamboo flute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a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 art,and has a very long history.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the art has not only bee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but also shown a new aesthetic connotation,highlighting the unique Chinese aesthetic,cultural and spiritual beauty.In view of this,starting from an overview of the bamboo flute art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bamboo flute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flute art creation and performance;aesthetic culture
J632.11
A
1004-4310(2016)05-0142-03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5.30
2016-06-27
宋延雷(1981-),男,山东莱芜人,音乐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竹笛演奏和教学;张静嘉(1980-),女,山东东营人,音乐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筝演奏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