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探索

2016-04-17王林玉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公众微信

毛 雷,王林玉,张 伟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探索

毛 雷,王林玉,张 伟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对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和微信公众平台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就业信息发布、就业引导与服务、就业文化熏陶、职场经验分享和拓宽就业渠道等工作的具体做法,探索全方位指导学生就业和满足企业需求的就业服务新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生管理

随着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交方式与沟通交流习惯趋于“人机交流”模式,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就业观念受到了很大影响,就业信息的来源和就业行为趋于多元化,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创新以适应这种新形势[1-2]。我校(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经纬天下”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一、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1. 灌输式就业指导方式已不受学生欢迎

在学生就业阶段,就业政策宣传、学生求职简历制作、求职技巧与注意事项指导等工作大多采用集体会议的形式进行灌输式讲解,虽然宣讲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有些内容较为枯燥,许多学生兴致不高;另外,会议受到时效性的限制,不利于会后学生对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进一步理解和消化。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就业指导的引导作用也就无法真正落实[3]。因此,寻求学生乐意接受且方便他们随时随地获得帮助的就业指导方式是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2. 供需信息获取途径和传递效率亟待改善

当前大部分毕业生通过“校园双选会”进行择业,对于未参加“校园双选会”的企业,经常会来校进行专场招聘或者将招聘信息发送给院校,然后通过就业服务人员或者辅导员、班主任等进行传达,这种方式导致获得信息的学生数量较少,而这些学生又未必能够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最后造成毕业生与岗位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另外,即使高校目前都建有就业网站,但是学生更倾向使用智能手机的各类APP及软件,导致传统网页发布的信息浏览量非常低。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建立快捷有效的信息传达途径。

3. 校外实习阶段学生不便于使用电脑浏览信息

学生在最后1~2个学期大多安排校外实习,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会在生产一线进行岗位培训,不方便使用电脑终端接收信息,但越来越普及的智能手机终端为师生信息传达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 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跨平台通信工具“微信”的延伸功能,可利用其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是当前主流的互动营销、推广及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方便及时地发布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可以借助服务端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劳动力需求;并能够通过后台对学生的评论进行管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明确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向并提高了服务效率。

2. 实现信息的精准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一对多的功能,平台管理者在后台可将其“粉丝”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推送消息,确保信息传递给真正有需要的学生。

3.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微信公众平台可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形式传播,使得推送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4],利于快速接受。

三、 微信公众平台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运用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更要关注学生的就业质量。我校纺织服装学院针对毕业生的个性需求,积极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充分利用“经纬天下”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媒体手段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就业信息发布

与传统的现场招聘会相比,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就业信息的优势在于及时、迅速,利于学生高效率求职;与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搜索企业招聘信息相比,微信公众平台又具有真实性高和工作量低等特点。由于大部分招聘信息具有时效性和竞争性,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及时发布与更新,保证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企业需求。

2. 就业引导与服务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逐步从“被动就业”向“自己喜欢的职业”转变,这一现状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寻求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

“互联网+”思维应用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发挥其服务功能和引导功能[5]。我们从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帮助大一学生做好性格测试,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启动职业生涯规划;结合大二学生对所学专业逐步深入认识的实际情况,通过介绍优秀毕业生事例、企业的部门及岗位设置等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对于即将求职的大三学生,则主要是帮助他们制作求职简历、获取各类企业需求信息,同时在职业倾向测评、交往礼仪、求职服饰搭配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后台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疑问和反馈进行一对一解答,比较集中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内容推送的形式进行详细的释疑,真正做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3. 企业文化熏陶

当前纺织服装企业大多建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且通过平台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推广。我们将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30余家紧密型校企合作企业发布的企业文化、宣传视频、企业动态等进行精选,通过“经纬天下”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进行推送,学生可时刻了解企业与行业动态,接受企业文化熏陶,从而对他们的职业规划起到指导作用,对后期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另外,精神层面的引领将对学生的成才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倡导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受到教育,并内化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4. 职场经验分享

我校纺织服装学院每月邀请1~3名优秀毕业生开展“纺服讲坛”特色活动,为在校生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与职场经验分享,并通过“经纬天下”微信公众平台对活动进行报道,同时也将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职场故事与所在企业的详细情况一起进行分享。此外,还精选“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求职类电视节目的片段进行微信推送,让学生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取对自身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有益的信息,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5. 拓宽就业渠道

移动互联网具有不受地域限制的传播优势,通过在校生、往届校友、专业教师等对“经纬天下”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和所发布内容的不断转发传播,引起大量纺织服装企业人力资源与管理人员的关注,既起到了学校形象推广作用,又借助校友与企业的资源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

四、 进一步改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1. 构建就业指导工作“三微平台”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宣传就业政策虽然克服了会议宣讲存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政策的理解,但是仍然存在着枯燥和抽象的弊端,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而微视频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利于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接受[6];官方微博具有受众广泛和公信力较强的优势。这三者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微信、微博、微视频相结合的“三微平台”,共同实现就业指导工作应具有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

2. 要具有动态和服务思维

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就业政策也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会不断出现新的倾向。因此,就业指导工作的部门和教师要具有极强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工作内容和实施方法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积极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适应就业新形势。

3. 以创业带动就业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互联网+”带动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业空间。高校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创业政策解读、创业典型案例分析等对毕业生进行创业引导,切实体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五、 结语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具有开放性、平等性、便捷性的典型特征。高等院校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智能移动终端普及、手机屏幕逐步占据学生较多时间的现实情况,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移动便捷、可人性化沟通、能够及时反馈信息等优势,将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沟通方式相结合,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间的互联,解决毕业生供求匹配度低的就业难题,最终形成“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学生与企业广泛关注”的全方位指导学生就业和满足企业需求的就业服务新模式,将就业指导贯穿始终,从根本上改善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 阳作林.“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2016(2):178-179.

[2] 叶婧.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创新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36-137.

[3] 崔旸,徐进航.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5(11):20-21.

[4] 万辉,许支江,谢轩.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5(12):136-137.

[5] 翟丽.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就业模式创新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4-6.

[6] 陈默,陈永利. 大学生就业“三微”平台的搭建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56-59.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54)

毛 雷(1981—),男,山东淄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E-mail:ycfyml@126.com

G647

A

2095-3860(2016)05-0424-03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公众微信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微信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