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联想能力妙用
2016-04-17江苏省海安县胡集初级中学李国芹
江苏省海安县胡集初级中学 李国芹
初中英语阅读联想能力妙用
江苏省海安县胡集初级中学 李国芹
摘 要:在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将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文化结合起来,然后对阅读内容的深层内涵进行联想,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推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主要论述提升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联想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联想能力
在初中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建立起与作者之间的联系。换言之,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英语背景知识来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这就需要学生提升自身的英语背景知识,了解西方文化,这样在进行联想的时候才更具合理性。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联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积累英语文化知识
要开展英语阅读联想,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联想。如果没有根据地进行联想,或者是偏离西方思维习惯,那么思维和文章主旨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因此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阅读量,学生在刚开始积累的时候可以先阅读汉语,这样比较有利于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其次,让学生多观看国外电影和书籍。初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比较少,因此不适合阅读一些过于深奥的英语内容,主要以一些故事为主。让学生在精彩的故事中逐渐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产生兴趣,这样他们以后就会主动进行积累。而一些英语电影、漫画等也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最后,就是通过各种英语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艺术节、讲座等。学校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经常开展一些英语讲座,请一些专家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积累。
以有关“万圣节”话题的阅读课堂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节日热闹景象进行想象后在纸上画出来,并且写上简单的英语对话。但是有一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十分困难:尽管他们对万圣节的想象比较丰富,但表达却很苍白,没有将万圣节那种神秘的气氛表现出来,对“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的风俗也不是很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万圣节的动画片,让学生了解万圣节的起源、发展以及一些主要的习俗。学生在对节日的文化背景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对自己的万圣节装扮进行想象时就会比较符合西方文化的特征。在互动活动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单词和句子,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
2.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学生最好是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联想阅读学习,这样才能释放学生最大的想象力。但是目前的英语课堂气氛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也往往只注重英语阅读中单词和句式的讲解,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阅读中蕴含的丰富知识点。而想象力的激发往往是在轻松、自由以及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突破升学、教学大纲的限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将阅读过程当作一种交流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打开心扉,对文章中的情景进行联想,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有关“电影”的文章时,可以专门以“我最喜欢的电影”为话题来开展课堂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对文章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观看一些英语电影,从中体会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区别。而电影本身是动态的,能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也愿意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比如,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像美国队长一样伟大的英雄,将来能够给更多人带来幸福。有的学生表示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因为这部电影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虽然我们现在的能力比较渺小,但是只要努力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各抒已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章内容进行课外联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也增强了对英语电影的理解。
3.开展学生互动活动
文章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因为交流互动能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开阔。学生交流互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小组讨论、项目合作以及话剧表演等。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突破课堂的限制,进行课外拓展,比如开展一些户外性的活动,在户外空间中学生的思路会变得更加开阔,思维也更加丰富。
比如,在讲解有关“慈善表演”的阅读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慈善的相关表达,巩固课本内容,给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场慈善秀,给孤儿院的儿童和敬老院的老人进行表演。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慈善演出设计的时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针对儿童和老人的接受程度,设计出不同的表演内容。学生在具体的活动开展过程中,分成两组来进行,一组针对儿童观众来设计慈善表演,另一组针对老人来设计慈善表演。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用到课本上的内容,还引入了一些当下流行元素,比如老人碰瓷现象、儿童遭受幼儿园老师虐待事件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呼吁我们照顾儿童、老人,对他们怀有一种关爱之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慈善事业。整个学生互动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开展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让学生对有关慈善的表达充满兴趣,更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4.积极评价学生行为
学生在开始进行联想阅读时,往往会表现得不知所措,因此教师需要多鼓励学生,用赞许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初中生对事物怀着很大的好奇心,并不乏想象力,但是往往由于教师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联想思维产生了怀疑,觉得自己进行联想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从而导致他们的想象力逐渐被扼杀掉,对英语学习也就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人云亦云,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看待学生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长久发展,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想象能力产生信心,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终身受益。
比如在学习有关“时尚”的阅读文章时,教师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时尚的理解,对未来世界的时尚进行联想和想象。一些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会通过互联网来查找一些有关时尚的资料,比如衣服的流行、音乐的流行、颜色的流行以及发型的流行等,然后和当下一些流行元素进行对比。一些学生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时尚的看法,认为将来高科技会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衣服、交通工具、通讯以及工作等,而目前许多事物都是不合理的,表示对当下生活的时尚感到很失望。此时教师要对学生敢于发表自己对未来时尚的看法表示鼓励,但是在对待当下生活中的时尚时,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在对英语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联想时,应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这样的联想才是有依据的。再比如在学习有关“梦想家园”这个话题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对自己理想中的房子进行联想,并对勇于表达的学生进行表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说出来的房子也是多种多样,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综上所述,英语阅读中涉及的内容有许多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需要学生通过联想来进行理解,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联想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曹仲学. 2007.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林琼. 2003. 高中阅读理解能力教学初探[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24-26.
刘贺. 2014. 基于关联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 锦州: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