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中的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

2016-04-16齐晨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

齐晨

【摘 要】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都是我国机智故事类型的代表,两种故事形态存在着可比性。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两种故事形态进行异质同质学理阐发和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北方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独具特色的民族和民俗文化。

【关键词】比较视野;巴拉根仓故事;阿凡提故事

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77-01

“巴拉根仓”是一个符号化的人物称呼,蒙古语意为“丰富的语言”或“智慧的宝库”。巴拉根仓的故事是以巴拉根仓为主人公的蒙古族民间大型讽刺幽默故事群。

阿凡提,又译阿方提,是维语“先生”的意思,他通天彻地,学问广博,人不能及。以阿凡提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流传在西起摩洛哥,东到中国新疆伊斯兰的诸民族中。

一、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同质性分析

(一)替民众代言思想情感的故事内容。蒙古族巴拉根仓故事和维吾尔族阿凡提故事在表达思想内容和情感意绪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度。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之所以在蒙古高原与新疆大地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原因在于它们都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反抗剥削、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这两个虚拟的符号化人物是广大民众情感愿望的代言人。广大劳动人民可以通过这样的理想化的爱憎分明的机智人物,痛快淋漓地抒发自己内心因遭受剥削和压迫而郁积的不平和愤慨之情。因此,这些幽默讽刺故事便成为了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品。

(二)幽默、讽刺、夸张的艺术表现特色。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在艺术表现方面也表现出了同质性,两个民族机智人物故事均以幽默、讽刺、夸张等手法作为基本的艺术表现手段。巴拉根仓和阿凡提都是贯穿各自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创造者和讲述者把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幽默、讽刺、夸张叙述元素最大程度地集中于两位主人公身上,并通过主人公的言语、行为释放出来,形成极具乐感氛围的故事情境。

(三)善于“说谎”的人物共性特征。巴拉根仓与阿凡提都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具有劳动人民敢于反叛的自由精神,在抗争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智慧与谋略,“说谎”是他们的最大特点。这种“说谎”更多地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和“挖陷阱”等思路,往往使对立者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陷入哑口无言的尴尬境地,极具讽刺力度和效果。当然,在民间流传的数量众多的巴拉根仓和阿凡提故事中也有一些发生于民众生活交往中的,不具敌意讽刺性的“谎言”,这一类“谎言”的表述效果主要是展现主人公的幽默。这一类“谎言”的存在,也增加了主人公性格的丰满度。

二、巴拉根仓故事与阿凡提故事异质性分析

(一)生计条件影响下的异质性分析。蒙古族生存的蒙古高原和维吾尔族生存的西部高原均条件恶劣,农耕和畜牧业是两地共有的生计方式。蒙古族作为历史上的游牧民族,虽在与汉民族融合的进程中接受了农耕生计方式,但畜牧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巴拉根仓故事中涉及到的动物事项的内容很多,如《巴拉根仓巧夺羊》《神马》等。

维吾尔族生计方式中含有畜牧业因素,但是以农林业为主。吐鲁番、都善的无核葡萄和哈蜜瓜、库尔勒香梨、伊宁苹果、叶城大籽石榴、阿克苏薄皮核桃、阿图什无花果、库车白杏等都是全国闻名的特产。这些农林业生计元素在阿凡提的故事中也有所出现。例如《阿凡提卖葡萄》、《核桃与无花果》、《罪魁祸首》等故事都涉及到了瓜果等植物果实内容。

(二)民族性格与民族价值观影响下的异质性分析。蒙古族和维吾尔族都具有豪爽明快,富有幽默感的民族性格特征。但进一步比较品味中可以发现,蒙古族民族性格中更多些豪爽明快质素,而维吾尔族民族性格中更多些机智幽默质素。蒙古民族是马背民族,勇敢豪爽是被全体民众十分推重的人格品质。巴拉根仓故事中如《巴拉根仓的婚事》、《娶妻》等,就涉及到了比武招婿、三艺竞技等表现人物勇武品质的故事内容[1]。

而维吾尔族相比较之下更加重视知识,认为只有获得知识才能获得幸福.在维吾尔族的传统观念中,智慧观便是他们最主要的生存价值观。阿凡提故事中有些是通过缜密的富有逻辑推理性的故事情节来表现阿凡提幽默机智品格的,如《王袍》。有些故事径以“智慧”二字命题,如《比智慧》。

三、结语

巴拉根仓故事和阿凡提故事是蒙古族和维吾尔族两个民族遗传下来的独具民间特色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巴拉根仓故事和阿凡提故事曾给两个民族甚至其他民族的民众带来几多生存的信念和精神的愉悦,它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两个具体的民族,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产生巨大的生存体验化的艺术影响。在当下社会情境下,品读巴拉根仓和阿凡提故事,依然会带给我们许多文化和生存方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白万柱.《巴拉根仓的故事》与《阿凡提的故事》比较研究[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4).

作者简介:

齐 晨(1991-),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