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之缘及其文献编撰成就
2016-04-16吴荣政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吴荣政(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魏徵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之缘及其文献编撰成就
吴荣政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魏徵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结下的不解之缘长达26年,他不仅在文献编撰与目录学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其成果对以后历朝历代的文献编撰和治国理政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文书;图书;目录学;文献编撰;魏徵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钜鹿曲城(今河北晋县)人,后徙家相州(今河南内黄县),少年丧父,家道中衰,无奈,出家为道士,但他“落拓有大志”,“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1]因而他有满腹经纶和宏图大志,成为唐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封建时代谏臣的光辉榜样,并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利用文书档案、图书、谏议为建立唐朝、巩固唐朝建立了奇特功勋。
一、魏徵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的不解之缘
魏徵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九月任元宝藏的典书记至唐太宗(下称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去世长达26年间,与文书档案图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其一,任响应农民起义的隋武阳郡(今河北大名县)丞元宝藏的典书记,主管军府的文书如草拟表、启、书、疏等,即文书起草工作。
其二,转任义军领袖李密的元帅府文学参军,掌书记。文学参军乃元帅府参谋长,掌书记与上文的典书记职掌相同。
其三,任义军统帅窦建德建立的夏国仿隋制设置的中书舍人。中书舍人隋炀帝始置,是内史省(唐称中书省)下属官职,掌记天子(本文指窦建德)言行,“退而编录,以为起居注。”[2]起居注之体例为编年体,每季编纂为卷,送国史馆。
四任唐隐太子李建成的洗(xiǎn)马,为东宫左春坊司经局长官,掌“四库(经、史、子、集)图籍缮写、刊辑之事”[3]1908,凡天下地图、户口册、各种图书上呈东宫者,均收藏之,负责缮写副本、改定文字和编辑等事宜。
然而,胸怀无比大度的秦王、太子李世民认定魏徵有旷世奇才,便拔其于怨仇之中,委任其詹事主簿,“掌印,检勾稽”[3]1907,即替太子掌管印信,检察校对公文,参与有关文书的核心机密工作。
太宗登基后,魏徵历任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秘书监、给事中、侍中、特进知门下省事。
谏议大夫“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即侍从、帮助、规谏皇帝,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凡谏有五”,即讽(用含蓄的话语,暗示或劝告)谏、顺谏、规(告诫)谏、致(极)谏和直谏。[3]1845无论采用何种谏法,都少不了利用古今文书、档案和图书的词句或典故。
尚书右丞“管兵部、刑部、工部[下辖共]十二司。若左丞阙(缺),右丞兼知其事”,即“掌管辖诸司,纠正省(尚书省)内,勾(连带)吏部、户部、礼部十二司,通判都省(尚书省)事。”[3]1816无论尚书左丞、右丞,都离不开写作文书,利用档案图书。
健全和完善的法规制度是确保会计档案真实和完整的根本措施。会计人员依法填制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及会计文件材料都要纳入归档范围。
秘书监是中书省下辖秘书省的长官,其职责是“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并管辖著作局、太史局,“皆率其属而修其职。”[3]1855即掌管国家图书馆的儒家经典、文书、地图、户口册和其他书籍的校对、出版、保管和提供利用,并指导著作局、太史局的修史和天文、历法工作。魏徵在贞观三年(629)至七年任秘书监期间,“以丧乱之后,典章纷杂,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数年之间,秘府图籍,灿然毕(全)备”。在高祖武德五年(622)和贞观年间两次大规模搜求、整理文书档案和图书资料时,魏徵贡献颇大。
给事中是门下省属官,掌“陪侍〔侍中〕左右,分判[门下]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对皇帝关于大事宜行的制、敕(命令、诏书)覆奏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对重大官司处理失误者,可“援法例退而裁(重新裁决)之”,对久拖不决的冤案,必听诉讼;对“弘文馆(门下省属藏书、教学机构)图书之缮写、雠校,亦课而察之。”[3]1843-1844给事中对百官上奏文书的驳正,对皇帝下行文书的处理,对处置不当的大案和冤案要依法予以一一过问;负责考察督促弘文馆官员完成对图书的缮写、校对与教授生徒的任务。可见给事中对各种行政文书、法律文书和档案图书都必须娴熟于心。
侍中乃门下省长官,实宰相之职,又称左相,“掌出纳帝命”,“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佐天子而统大政”,“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3]1842举凡起草、审议、抄录关于皇帝内政外交的诏令,六品以下文武官员的进退,周密审察布置大臣们上呈皇帝的各种奏、议、表、状,主持朝廷繁多的礼仪,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外国搞好关系,辅助天子统领大政。上述所有事物侍中要与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配合主管处置。
因魏徵主编的《隋书》告成,加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并为太子太师,仍知门下省事。他自太宗贞观二年任谏议大夫以来,与五位权臣“同知国政”,频频参议朝章国典之得失,成为参与唐初顶层重要决策的人物。决策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法制、文化和礼仪等各方面内容,基本上描绘了贞观时期主要施政的蓝图。魏徵的复杂经历,表明他有不同凡响的政治斗争经验与智慧。魏徵去世后,谥号文贞。
看来,魏徵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高尚的道德品格、深邃周密的思考与博学多才,既是太宗政敌的亲信,又能得到太宗的信赖与重用。
二、魏徵文献编撰成就及其对以后历朝历代文献编撰的深远影响
唐“贞观(627-649年)已(以)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3]1853魏徵得以“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隋史》序、论,皆徵所作,梁、陈、齐各为总论,时称良史。”即魏徵奉诏主持齐、梁、陈、隋诸史的编撰工作,著《隋书》的序、论与《齐书》、《梁书》和《陈书》三史的帝纪总论。魏徵在主持上述四部正史编撰时,讲究以类相从,使其眉目清晰,对其字句或减或增,追求用词简约,记事客观公正,因而唐代学术界赞誉其为良史。特别是魏徵等人编撰的《隋书》开官修正史的先河,具有进步的历史观,保存了大量宝贵资料,元代所修《金史》就以《隋书》为典范。在记载两晋南北朝史的十一部正史中,《隋书》属上乘之作。足见《隋书》在档案文献图书编撰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据我统计,魏徵所写的《隋书》的序21首(作者尚有争议的十篇志的序除外),后论(史臣曰)53首,共74首,最能集中体现他的档案文献图书编纂的先进思想。
不仅如此,长于史论的魏徵所写上述四部正史的序、论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否定天命论,重视民众力量和民心向背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巨大影响;赞扬循吏,抨击酷吏;主张教化,反对严刑;揭露四个朝代暴君罪行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灾难,以秦特别是隋的兴衰劝诫太宗居安思危;有的史论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或卓越的人才观。可见,魏徵的众多史论全面具体深刻地表达了以史为鉴的思想,史学成为唐朝初期治国理政有力的政治工具;他比唐初政治家们具有更突出更强烈的历史感。
还要着重指出的是,我认为,魏徵因为任秘书监期间,凭借充分优越的客观、主观条件,完全能对国家档案图书馆馆藏的丰富文献非常熟悉并独撰《隋书·经籍志》四卷,这是以目录学出现的学术史专著,是继刘向、刘歆父子之后更大规模历史文献典籍整理的总结性成果。它将当时各种各类文献分成经、史、子、集、道经和佛经,并为其创作前序1首,后序6首,分类小序41首,共计序文48首。它们浑然一体,这些序首首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穷尽原委,脉络分明,清晰精炼地概括论说唐初以前的所有典籍的得失短长和各部类的发展轮廓,大体确定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分类体制,成为旧目录书籍分类的标准,因而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既全面继承又高度发展了刘向、刘歆父子《别录》、《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和阮孝绪《七录》的目录学思想,又是《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以来最重要的史志著作。同时,《隋书·经籍志》既对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校雠通义》启示较多,又对以后各朝各代几部正史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以及《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富有开创示范意义,也为政书体即典章制度体史书如杜佑《通典》、郑樵《通志》的《艺文略》和《校雠略》、马端临《文献统考·经籍考》等提供了思想、创作上的条件。
再者,我据《贞观政要》统计,魏徵上呈太宗奏疏11件;另据《全唐文》卷一三九——一四一统计,魏徵所作文书33篇,均可视为针砭太宗的华章;再据《魏郑公谏录》记载,魏徵向太宗面陈谏议102次;又据《贞观政要》统计,魏徵向太宗面陈谏议50次。这些都是魏徵敢谏善谏的真实记录。
此外,魏徵还奉太宗之命主编了《群书治要》五十卷(今存四十七卷)、《诸王善恶录》二卷(仅存《序》)、《类礼》二十卷(已佚),给后人留下不少关于治道政术、帝王兴衰、存乎劝诫以推本治要即对治国理政极有价值的资料与对太宗婉转的谏议。
总之,魏徵在26年内历任各级各类起草文书管理利用档案图书的官员成就斐然,他所主持的颇具特色的各种文献编撰成果和独著的多篇华章以及大量敢谏善谏的高论,功在唐代,利惠千秋。
(本文是《魏徵利用文书档案为唐朝建立的历史功绩》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昫. 旧唐书·魏徵传[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2545.下引此传, 不再作注.
[2]刘知幾, 浦起龙. 史通通释·史官建置[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21.
[3]刘昫. 旧唐书·职官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1.
(责任编辑:梁念琼liangnq123@163.com)
On Wei Zheng’s Tie with Career of Literature-Archives and Books and His Literature Compilation Achievement
WU Rong-zh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作者简介:吴荣政(1943-),男,湖南南县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
收稿日期:2016-02-15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2016)02-00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