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军爱民在冰城

2016-04-16张伟林

奋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双拥哈尔滨市工作

■ 张伟林

拥军爱民在冰城

■张伟林

哈尔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部队坚持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了双拥工作的政治强势和内在动力,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促进了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实现哈尔滨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哈尔滨市也因此连续八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及“黑龙江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一、构建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双拥工作机制

(一)健全了领导机制。坚持把强化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作为最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主要领导和驻军首长任副组长,46个市直部门及驻哈师以上部队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军地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共同协商全市双拥大计。建立了市、区、街、社区四级770个双拥组织,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条块结合的双拥工作网络。

(二)健全了运行机制。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统一考核,纳入党政军领导“一把手”工程统一要求,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统一安排,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统一衡量,纳入学习教育计划统一组织,使双拥工作在运行上更加规范。每年年初,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下达年度工作任务和目标,市双拥办逐条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各区、县(市),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定期对成员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健全了保障机制。全市建立健全了自下而上的监督评估和督办落实制度,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实行“一岗双责”,不仅管行业,还必须管双拥,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市委、市政府、哈尔滨警备区先后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意见》《哈尔滨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人大代表监督检查、双拥工作成员单位报告工作、军地走访慰问、军地合署办公等制度,保障了双拥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构建宣传教育体系,进一步营造双拥创建氛围

(一)全力加强全民教育平台建设。坚持把国防双拥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全市1900余所中小学校把国防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凡新生入学都要组织学生进军营体验军旅生活。全市国防教育基地已达到34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市级19个。为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作用,近几年先后投资2400余万元在赵尚志、赵一曼烈士陵园内建设碑林;投资2000万元改造“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投资350余万元对哈尔滨烈士陵园进行绿化修整等。

(二)持续抓好双拥模范典型培养。先后培育出全省十佳杰出拥军模范、省首届优秀“兵妈妈”——道里区安和街道正义社区居民刘云霞,全国十佳灭火尖兵、省十佳杰出爱民模范、省首届优秀女官兵——武警哈尔滨市消防支队道里中队指导员杨丹等一大批双拥工作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鼓舞、感召、激励全市广大军民积极参与双拥创建热情,使关心国防事业、支持军队建设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扎实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宣传。注重发挥新闻媒体和传播媒介的引导作用,在全市主要街道设置大型永久性双拥宣传牌120余块;在火车站、汽车站、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军人优先”标识;在主要出城口及醒目位置设立、更新永久性双拥标语牌;利用全市各大电子屏幕、280余个楼宇电视系统及公交车、出租车电子显示屏,定期循环播放国防和双拥宣传画面及标语,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建宣传氛围。

三、构建优抚安置体系,进一步落实拥军优属政策

(一)坚持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生活保障。建立了哈尔滨市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持续提高“三属”、在乡复员军人、残疾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参战参核人员的抚恤、补助标准,并普遍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出台《哈尔滨市扶助重点优抚对象维修新建住房实施方案》,3年来,各级政府累计投资1451万元,使重点优抚对象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制定了《哈尔滨市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安装民政优抚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市联网,极大方便了广大优抚对象看病就医。

(二)坚持为军转干部、随军家属、退役士兵、军休干部提供安置保障。4年来,计划内军队转业干部全部安排到各级政府部门和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军休干部全部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落实了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征兵及接收退役士兵任务圆满完成,安置城镇士兵占应安置总数的83%,对4000余名退役士兵进行了10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安置随军家属400余人,为军人子女入学落实了照顾性政策。

(三)坚持为驻军部队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自2012年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12.54亿元,用于改善部队基础设施、训练设施及生活设施。驻哈各大专院校把提高官兵文化水平、为部队输送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工作重点。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部队长年招生,全市创办军旅专业学校30余所,开办技能培训班130余个,建立“军营流动图书馆”54所,为部队赠送各类图书30余万册。

四、构建军地共建体系,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一)创新社区拥军载体,双拥工作网络覆盖城乡。坚持双拥工作从基层连队、社区抓起。南岗区革新街道办事处与驻哈空军某部警卫通信连共建,谱写了一曲持续40年的军地饺子情,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道里区正义社区先后与区武装部、武警一支队二中队等建立了共建共育关系,定期开展文体、练兵习武等活动,凝聚了军民关系,增进了军民友谊。

(二)创新行业拥军载体,双拥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现了行业拥军与军地共建有机结合,构建了覆盖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双拥共建格局。市第一社会福利院30年来坚持开展模拟家庭认亲活动,组建由老人、职工、战士及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三代人模拟家庭,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共建的感人篇章。

(三)创新企业拥军载体,双拥工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多年来,以哈飞、东安、哈电气、哈轴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代表的军企共建单位,实现了军民技术资源融合。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迅猛发展,“两新”组织开展双拥共建成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亮点。道里区修伟良人际沟通艺术学校,在全省设立了首个“现役军人人际沟通培训基地”,对驻哈部队官兵进行人际沟通教育培训,深受欢迎。

五、构建拥政爱民体系,进一步彰显双拥创建成果

(一)在应急处突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每当危难时刻,子弟兵总是挺身而出。2013年冬季,哈尔滨市遭受了罕见的强降雪袭击,造成城市交通一时告急。危难之处显身手,驻哈部队官兵迅速投入破冰除雪、维护秩序等应急抢险行动中,累计出动官兵17600人次,车辆装备60多台次,清除积雪路段20多公里,为实现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在振兴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几年来,驻哈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目标,积极参与地方四个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军队的英雄本色。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治理“三沟一河”、绿化哈尔滨、“六个一百”大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出动兵力3.6万人次,车辆8000多台次。积极参加驻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军警民联防联治,在各种重大活动、重点目标的安全保卫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三)在扶贫帮困中充分发挥助力军作用。一是提供物资支持。省军区组织开展的“千名将校助学工程”,使1100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二是开展科技扶持。各部队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主动与村屯挂钩,广泛开展“科技扶贫”“科技兴农”活动,为驻地群众送科技书籍3万余册,在扶贫点开办科技文化夜校,举办各种科技技能培训班150余期,提高了驻地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了造血机能。三是进行医疗帮扶。近年来,哈尔滨市驻军医院始终把“关爱功臣健康行”义诊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先后选派医疗专家赴各区(县),深入乡(镇)、村(屯),进行巡诊义诊,帮助革命功臣、困难群体解决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

(作者系哈尔滨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王沫wangm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双拥哈尔滨市工作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不工作,爽飞了?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做好“双拥”工作 增进鱼水深情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