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主攻方向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2016-04-16付慧华

奋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 付慧华

牢牢把握主攻方向全力推进脱贫攻坚

■付慧华

汤原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有关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牵头抓总的工作任务,集中力量组织推进落实。我们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精心谋划,强力推进,攻坚拔寨,狠抓落实,为确保2018年提前两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攻坚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和考察我省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始终强化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从根本上提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气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脱贫攻坚战专项工作办公室,成立由包乡县领导任组长、乡镇党委书记任副组长、包村单位为成员的10个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组,形成了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一起抓的工作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项推进会议,学习贯彻扶贫开发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和推进落实精准识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保障扶贫等方面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任务。在认真落实上级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县本级出台了11项扶贫措施。县四个班子领导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把每周六作为“扶贫工作日”,先后深入基层300余次,指导和协调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问题。坚持将年度减贫人数和贫困乡、贫困村“摘帽”计划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硬性指标和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标准,坚持念好“紧箍咒”,紧逼加压,层层压实,落靠责任,增强了各级干部脱贫攻坚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二、精准识别,反复核查,为脱贫攻坚提供基础保障

按照中央提出“两个确保”的要求,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和村级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贯彻省定标准与本县实际相结合,研究制定了《汤原县2015年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及贫困村村级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坚持不下指标不凑数,实事求是搞识别,通过遴选贫困对象、逐户排查核对信息、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县电视台和各村屯公告、精准识别“再回头看”等工作程序,准确界定贫困人口数量,严格审核贫困人口信息,避免贫困户“被退出”、防止富裕户“戴穷帽”,确保了数据真实准确。全县共识别贫困户18140户,贫困人口37518人,其中国标10086户、19650人,省标8054户、17868人,并全部完成贫困人口录入工作,为解决“扶持谁”奠定了基础。

三、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搭建脱贫“造血”平台

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农民创新创业相结合,研究落实普惠性和特惠性政策,着力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和兜底扶贫上下功夫,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一是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带动脱贫。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通过发展食用菌栽植、畜牧养殖、特色种植,鼓励群众转移就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努力使全县3113户、7823名困难群众脱贫。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上,依托亮子奔腾和波巴布两个食用菌龙头企业,安排补贴资金1496万元,通过菌袋补贴、基地补贴、打井补贴等方式,发展食用菌1.1亿袋,目前已收获春耳6000万袋,使301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在发展畜牧业上,全力支持佳原乳品、盛世凯达牧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发展畜禽养殖脱贫。新建和扩建了30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新增奶牛2000头,新增肉牛存栏1万头,生猪出栏稳定在100万头,养殖大鹅100万只,可使2300余名贫困人口受益。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组织和引导贫困人口,通过土地流转、带地入社和种植蔬菜、瓜果等优质高效作物带动增收。积极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研究制定“草喂牛、粪施地、地产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新建以肉牛养殖为重点的循环经济示范点7个。在引入工商资本入驻农业上,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生产经营方式,推进了江苏维维集团与合力现代农机合作社合作,由企业负责对外销售,合作社负责提供生产资料,签订回购订单,有效缓解了贫困群众资金压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实施了“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了“网货进村”“土货进城”和农超对接。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将“雨露计划”、农业生产技能、特色种养殖等培训向农村贫困户倾斜,带动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二是抓好教育脱贫。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4639名学生进行教育扶贫,切实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针对学前教育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住宿小学生、初中生,每年分别资助500元、1000元和1250元;免除高中阶段学杂费,并每年给予补助2000元;全部减免考入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费,并每年给予补助2000元;积极为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帮助办理助学贷款。针对考入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每年资助3000元。针对考入普通高校学生,按一般贫困户和贫困户中的低保户两个标准分别一次性救助2000元和4000元。对有大学本科在校生的低保户,在全面落实基本救助政策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加发15%的低保金。2016年上半年,全县累计为贫困学生免除学费22.4万元。高考后,针对贫困学生升学情况再次进行摸底,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金4万元、办理助学贷款280万元。

三是实施政策兜底脱贫。今年4月初出台了医保兜底扶贫政策,对我县贫困人口中的9473户、16378名“因病致贫”和“低保户”,采取“四兜底、两提高”措施,即乡镇卫生院全额兜底、县级医院兜底、县外2万元以内兜底、门诊慢病按病种封顶兜底,县外住院2万元以上提高报销比例,门诊统筹提高封顶报销,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对一般贫困户,实行免挂号费,减诊查费、检查费、检验费、手术费和床位费等“一免五减”医疗专项政策。认真落实关于提高失独家庭因病致贫人员住院报销比例的要求,将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截至目前,有1583人次贫困人口享受到医疗保障精准扶贫待遇,减免医疗费用41万元;为309名贫困人口办理了医疗兜底救助。坚持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4年的2700元/年提高到现在的3500元/年。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脱贫。谋划实施了24个生态高产标准农田项目,推进了引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汤旺河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解决了2.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15年以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16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内路80公里,边沟210公里,广场2300平方米,路灯616基,视频监控16台套。加强贫困户危房改造,全年改造贫困户危房1000户,上半年已开工979户,竣工674户。加快贫困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43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配备了诊疗设备。加强贫困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全县累计建设场所51个。

四、广泛动员,凝聚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坚持聚焦发力,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全县有3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81个单位、2256名干部职工参与贫困户包扶工作。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在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67人,与乡村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在群众创业、就业、帮扶等方面,给予困难群众最大支持。团县委组织了青年创业活动,带动贫困村青年创业。县妇联开展了“巾帼创业”活动,带动贫困村妇女创业。县工信局引导民营企业加入“百企帮百村”帮扶队伍,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由省人社厅牵头,省医保局等6家单位,分别包扶我县6个贫困村屯。各包扶单位真帮实扶,倾力支持,先后为贫困户送去慰问金、专家技术支持基金、减免医药费等共计3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燃眉之急。省直机关下派了3名干部到我县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帮助协调解决教育设施落后、土地征占等方面问题,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好事、做实事,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和信赖。

(作者系中共汤原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甄真zhenzhe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贫困户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