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发展图振兴 开创文化强省新局面

2016-04-16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奋斗 2016年10期
关键词:龙江建设文化

■ 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创新发展图振兴开创文化强省新局面

■黑龙江省文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按照省委开展“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专题学习要求,省文化厅党组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我省振兴发展的讲话精神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对照讲话谋思路、围绕问题定措施,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助力龙江振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一、确定文化发展方向。充分领会“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衡量工作、指挥行动、训练干部”的讲话精神,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中抢抓文化发展机遇、打造文化发展亮点。一是在创新发展中激发文化创新活力。着力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动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发展模式、服务产品和供给模式创新,把创新思维融入文化强省的全过程。二是在协调发展中推动文化均衡发展。坚持把文化建设置于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布局中,在统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准文化发展定位,补齐文化发展“短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三是在绿色发展中营造文化生态氛围。紧紧抓住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转变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质量和效益,实现社会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推进龙江文化产业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四是在开放发展中扩大龙江文化影响力。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依托“龙江丝路带”建设,抓紧对俄全方位交流合作机遇,以文化交流促进民心沟通、经贸往来,提升龙江文化竞争力,塑造龙江对外文化新形象。五是在共享发展中普惠大众文化。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心,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扩大文化消费规模,切实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由人民共享。

二、推动文化产业振兴。充分领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的战略部署,抓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结构升级的机遇,从龙江多元和独特的黑土、冰雪、旅游等文化资源优势出发,向文化产业聚焦发力,创新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文化经济。一是做好文化项目储备。改造提升演艺、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谋划生成一批创意水平领先、文化内容突出、市场前景广阔、营造文化氛围的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提高项目质量,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优化结构布局,壮大骨干企业,构建完备产业体系,力争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龙江经济另一支柱产业。二是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主动讲好龙江振兴故事,鼓励原创和现实题材创作,倾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增强“高峰”产品供给。精心培育具有龙江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品牌团体、品牌机构和品牌文化人,打造龙江文化靓丽名片,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价值链。三是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实施“N+文化”行动计划,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科技、金融、时尚、互联网、健康养老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注入文化力量,提升龙江经济软实力。重点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助力。继续整合利用俄罗斯文化元素,全方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落实国家文化金融扶持计划,支持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一是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加快文艺院团市场化步伐,提高闯市场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坚持主办主管制度,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双轮驱动,创新资金投入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品创造生产,壮大民间文艺力量,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着力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围绕文化部立法思路和立法重点,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地方法律法规,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改善文化发展环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深化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行“两随机”“一公开”执法机制,提高文化市场法制化、规范化水平,营造安全健康的文化市场秩序。三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创造有利制度环境。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深刻领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示精神,树牢文化民生理念,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更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广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拓展投资渠道,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探索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二是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三是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发展体系。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提高标准、改进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深入开展各类文化下基层等服务活动,促进“送文化”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加大对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公共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互联互通,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推动“互联网+文化”发展,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龙江文化产业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 “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五、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深刻领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的殷切期望,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努力培养一支作风正派、锐意创新、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文化干部队伍。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省文化厅党组成员要在今后工作中克服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不断强化市场意识,提高专业思维和专业素质,掌握运用专业方法,切实提升领导文化改革发展的创新能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法制能力。二是发挥选人用人导向作用。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下,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问题,真正把那些品行端正、有艺术才华、懂市场会经营、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好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切实让文化系统干部在努力干事中有新作为,在敢于担当中有新成就。三是发挥监督制度的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厅党组党内监督制度,用好监督这个“法宝”,不断创新管理制度,探索强化党内监督有效途径,把党内监督的威力更好地发挥出来。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完善党组会议和支部会议议事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监督“一把手”按照党内规则和程序办事。强化纪检监察室监督职能,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理念,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徐朝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龙江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龙江少年爱冰
年味里的“虎文化”
龙江剧《弘治私勘》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