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篇中国新闻奖作品出炉记
2016-04-16谢文英
■谢文英
两篇中国新闻奖作品出炉记
■谢文英
我采写的《1.3亿流动人口中谁当代表》和《一个民间组织参与立法的路线图》两篇作品,分别获得第17届中国新闻奖和第22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类三等奖。回顾采写这两篇作品的过程,我感受到,记者要采写出一篇人无我有的优秀作品,不仅需要平日的积累,也需要紧扣时代脉搏;在写作过程中,不仅需要扎实的采访,一个出彩的标题也是十分重要。
敏锐捕捉生活中的新动向
一位广州市民在羊城论坛上发出的疑问激发了我的联想,2006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将进行区、县、乡、镇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要不要为1.3亿流动人口分配代表名额?如何分配?已成为各地人大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于是我采写了《1.3亿流动人口中谁当代表》一文(2006年1月2日《检察日报》第5版),探讨如何做好这一工作,体现了很强的时代感和大局意识。
这篇稿件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标题抓人。“1.3亿”不是个小数目,“流动人口”表明这一群体的特点,“谁当代表”提出悬念。以《1.3亿流动人口谁当代表》做题,不仅简明、醒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引起读者的兴趣,关注流动人口问题的人们看到这样的标题,都会情不自禁地想阅读下文,以进一步了解其中原委。
其次,导语精彩。稿件一开头,就借一位广州市民之口提出:“广州现有流动人口390万,约占广州市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为什么没有一人当选人大代表呢?”写了“点”,马上又写“面”:“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全国已有逾1.3亿外来人口流入大中城市。”摆出这些事实之后,进而点明:“如何保障这一群体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且决定着城市能否和谐发展。”接着,站在全国大背景下指出:“2006年,全国大部分城市将进行区、县、乡、镇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要不要为1.3亿流动人口分配代表名额?如何分配?已成为各地人大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因为材料有“点”上的也有“面”上的,就使新闻的立足点更为客观。读了新闻导语,既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又使人产生认同感。
第三,内容扎实。在采访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浙江省义乌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等这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后,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第一部分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参选人大代表的原因及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义乌市对流动人口参选人大代表的做法;第三部分阐明应从何处着手开展流动人口参选人大代表的工作。由于是以客观事实和专家、代表的见解阐发主题和内容,实实在在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最想了解的问题,就使稿件更有权威性和新闻性。读者看完此稿后,不但不感到沉闷,反而比较“解渴”和信服。
通过这篇新闻,我自己的体会是: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记者要采写出人无我有的稿件,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审时度势。要达到这种境界,平时就要关注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注意积累材料和思想,并及时作出反映。例如,义乌市给流动人口分配12个人大代表名额,是2002年12月的事情,离此稿写出时间已有3年之久,如果不是平时的积累,就很难掌握这份重要资料。又例如,采写此稿的时间赶在全国城市区、县、乡、镇人大代表换届之前,稿中最后传递出的信息——“北京、浙江、广州等地人大,都已将流动人口如何参选人大代表工作提上了日程”,这些信息,都是敏锐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新动向的体现。而上述因素具备之后,起到点睛作用的标题,为文章增色不少。
换位思考让文章呈现不同视角
与上文相比,《一个民间组织参与立法的路线图》这篇作品的标题有两个抓人眼球的点:一是民间组织,二是参与立法的路线图。
我国目前有很多法律还属于部门立法,不能真正代表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对于熟悉某一领域的民间组织而言,又迫切希望为立法者提供真实的实践参考,以及可行性方案。如何把利益相关人的利益传递到最高立法机构,标题本身就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具有标本意义的经验,引人阅读。
发现一个好选题,多少是靠些运气的。这篇文章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时发现的线索。从发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口中得知,一家民间组织为参会的每位常委会委员都寄送了《职业病调研报告》和修改建议。当时只是好奇这个民间组织是如何把他们的声音传递到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的权利。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公民参与政治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参与立法,表达或者体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在我国,法律是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所以,在制定法律时,如何充分发扬民主,如何实现立法的民主化,怎样扩大公民广泛的、积极的、有序的参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所制定的法律充分集中民智和反映民情民意,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切实发挥好法律在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几经辗转,终于打听到这家民间组织,并找到了该中心的负责人黄乐平。在与黄乐平近两个小时面对面的采访中,从策划、调研、参与立法研讨等等,处处都是费尽心力,精心策划,哪怕一个很小的机会,都要付出十倍的努力去准备。终于,他们的专业性和实践经验,赢得最高立法机关的信任和注意。采访中,我脑海中展现出一幅民间组织参与立法的路线图,有种冲动促使我要把他们的这段曲折经历写出来。
这篇文章的特点与上一篇获奖作品不同,个人理解,其成功之处在于换位思考使文章获得了全新的视角。通过每一次参与立法的细节,以及他们两次连夜打包修改建议,发送快递的情节,展现了一个民间组织希望能够把立法建议的声音传递到最高立法机关的迫切心情。而“一个民间组织参与立法的路线图”,很好地概括了这种心境。
(作者系检察日报社《声音周刊》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