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联队伍里忠诚顽强的送信人

2016-04-16马彦超

奋斗 2016年9期
关键词:老梁梁家抗联

马彦超

抗联队伍里忠诚顽强的送信人

马彦超

畅销全球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讲述了美西战争中,罗文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决定战争胜负的信送给不知具体在何方的加西亚将军。故事歌颂了主人公勇敢、忠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可贵品质。而在东北抗联队伍里,有两位更加悲壮的送信人,他们的事迹却鲜为人知。

1939年10月下旬,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十二团党委接到一封转自第六军军部的信,并要求将这封信尽快转到梁家窑交通站。团党委经过慎重考虑,挑选了朱连长和马班长两个党员去送信。二人得知信的重要性后,表示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信安全送到。

朱连长用桦树皮把信包好放在贴身处,天刚蒙蒙亮就出发了。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他们避开大路,专走人迹罕至的山路。黑龙江的10月已经是秋末冬初的季节,天又淅淅沥沥地下起连阴雨,他们浑身湿透,顶着刺骨的冷风跋涉了一昼夜。短暂休息后,又迈开有些僵硬的双腿继续前进。由于雨大,路上的一条沟壑水流变大,挡住了去路。他们把一棵枯木推到河里,然后跳进冰冷的河里,寒气立刻向他们聚拢,不断地向他们的身体里钻,二人扶着枯木脚蹬手划到河对岸,上岸后,牙齿像缝纫机般不由自主地一直抽动,发出咯咯咯的响声,麻木的四肢也失去了知觉。他们踉跄着找到个遮雨背风的地方,捡了一些干树枝拢起了火堆。烤干了衣服,吃了一些烤饭团,休息了一会儿,身体有了些力气,又冒着大雨踏上送信的征程。穿过敌人的封锁线,越过北黑铁路,翻过朝阳山,趟过山下的小边河,翻过五大连池边的尾山、格拉球山、三道林子,直奔查拉巴岐山。渐渐地,天黑下来,雨点开始掺杂起了小雪粒,随后又变成了飘飘洒洒的雪花。两名送信人的头发,冻成一绺一绺的,湿透的衣服,也结成了冰,变得硬邦邦的,走起路来哗啦哗啦地响。

两天一夜的跋涉,他们脚上的血泡已经磨破,步履蹒跚小腿像灌了铅。然而为了尽快送信,他们继续在结了冰的山路上前行。夜深雪停,二人发现一座废弃的炭窑。他们进去,把随处丢弃的炭头拢到一起,用干草引着,烤干了衣服,烤热了饭团。没有充分燃烧的炭火释放了大量的一氧化碳,本想休息片刻后马上出发的他们,不一会儿就被熏晕了。炭火越烧越旺,身边陈炭多的马班长被熏死了。靠近洞口的朱连长,一氧化碳中毒较轻,在冷风的吹袭下,慢慢苏醒过来。昏昏沉沉中,觉得双脚钻心地疼。他点着火一看,吃惊地发现双脚掌已经被烧掉,而马班长也不应答自己的呼唤。他忍着剧痛,撕下自己的衣服,包上双脚,用炭灰把战友掩埋。愤懑地看着自己的残脚,他有些绝望——没有脚了,以后如何行军!怎么打仗!他摸了摸手枪,想到了自杀。但随即意识到,自己是为送这封紧急的指示信而来,想起了出发前所表的决心: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把信送到!他用手摸了摸贴身放的信,翻过身,背着马班长的枪,双手拄着地,拖着双腿向前爬。雪水浸着伤口,他疼得直冒冷汗,几次昏了过去。手掌和膝盖磨破了,开始流血,而心里却坚定地想着,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把信送到、胜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伤口感染,不到半天,就开始发高烧。身体太虚弱了,实在没有力气,遇到下坡,就向下打滚。全身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地方,每爬一下,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就这样,他以惊人的毅力,爬过山丘、爬过水洼……从废炭窑到梁家窑不过20里路,但朱连长就爬了两个昼夜。当他爬到距离梁家窑附近的树林时,听到有砍树的声音,发现是地下交通站的老梁同志,他停了下来,积攒全身的力气喊出“老梁”两个字。把信交给老梁,简单讲述送信经历后不久,朱连长就牺牲了。

东北抗联指战员在东北抗日战场上坚持了14年的对敌斗争,所依靠的就是这种以信念坚定、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视死如归、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抗联精神。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功绩,谱写了英勇而悲壮的战歌,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这种伟大的精神。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

责任编辑/张博zhangb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老梁梁家抗联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梁家河岁月
完美无缺
梁家河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亲亲的梁家河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长梦如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