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俄农业合作新平台
2016-04-16李德民
李德民
搭建中俄农业合作新平台
李德民
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我省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级华信中俄(滨海边疆区)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对俄农业合作的示范作用,以搭建中俄农业合作平台为重点,推动我省对俄农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一、建好国家级园区 搭建中俄农业合作平台
2015年3月,国家级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优先推进项目清单。合作区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由东宁华信集团历经10年开发建设,是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中俄大型农业合作项目。合作区拥有耕地面积6.8万公顷(102万亩),建有7个粮食处理、仓储、加工园区,入驻10余家种植、养殖、加工企业。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合作区已在建设油脂厂、饲料厂和现代化养猪场的基础上,计划继续投资5.5亿美元,建设玉米深加工厂、复合肥厂、大豆蛋白加工、肉制品加工、农业机械制造等项目。
构建“龙江丝路带”将推动华信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步完善园区供排水、供电、供热、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粮食烘干和仓储、农机具库、机械维修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办公与生活设施等配套设施;二是在延伸产业链方面,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础,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合力建设有机食品和非转基因粮食生产供应加工基地;三是在跨境产业链衔接上,在国内边境地区和腹地建设粮食仓储、粮食精(深)加工园区,使境内外园区互动发展、配套发展;四是在打造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经济集聚区方面,促进中俄农业资源、资本、市场、人才、技术诸多要素优化整合,实现国内国外农业产业横向和纵向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政策配套 提升中俄农业合作水平
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区除发挥好华信国家级产业园区的示范作用,带动在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还面临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建议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一是利用中俄国家和省州际会谈机制。对接中俄粮食进出口检验检疫、投资建厂、种植标准、设备安装等操作规程及法律政策文件,协调一致,保障中俄农业合作协同发展。
二是加大对中国在俄企业的保护力度。认真落实两国投资保护协议,建议两国中央或地方政府商签开展农业种植合作的专项协定,规范企业行为、保护其合法权益。
三是增设物流中转设施补助内容。农业产业型园区的农业物资输出和粮食的回运,需要在口岸、港口建设必要的物流中转设施,建议将中俄边境口岸、港口建设的物流设施纳入《境外经贸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办法》。
四是改善关税配额管理和减免粮食回运关税。对国家境外农业园区粮食回运给予玉米、水稻、小麦配额保证,赋予合作区种子进出口经营权和粮食进口经营权。建议国家对境外国家园区回运的粮食减免进口增值税、关税及销售环节税。
五是加大境外农业开发资金支持和补贴支持力度。建议省级财政设立对俄农业开发扶持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境外农业投资企业实施以奖代投,解决境外农业开发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将境外农业开发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扶持范围,帮助境外农业经营者化解自然和市场风险。
六是加大境外农业开发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制定对境外从事境外农业开发的合作社享受省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尽快扶强扶壮一批境外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境外农业开发的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建议省级财政每年从新增农业补贴中单列指标,使国内农户或农场在境外种植耕地享受粮食直接补贴、农机补贴等补贴政策。
(作者系黑龙江省对俄农业产业协会会长、东宁华信集团董事长)
责任编辑/甄真zhenzhe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