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让黑土地成为脑瘫患儿康复的沃土
——记全国儿童康复业学术带头人、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李晓捷

2016-04-16徐朝

奋斗 2016年6期
关键词:佳木斯大学黑土地脑瘫

徐朝

她让黑土地成为脑瘫患儿康复的沃土
——记全国儿童康复业学术带头人、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李晓捷

徐朝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但是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从出生那天起脑的发育就存在缺陷——脑瘫。据2013年我国12省32万1-6岁儿童脑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脑瘫的发病率为2.48‰,意味着我国如果按每年1600万新生儿计算,将新增脑瘫儿童4万;流调结果还显示脑瘫的患病率为2.45‰,据此估算我国7岁以下脑瘫儿童大约250万,14岁以下脑瘫儿童大约500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让脑瘫患儿康复,让他们能和普通孩子一样享受阳光是每个人的梦想,更是脑瘫儿童家庭最迫切地企盼。

李晓捷,一个黑土地成长起来的医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创了中国小儿脑瘫防育治疗事业的先河,她在北大荒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小儿脑瘫防育治疗中心,建立了我国首家康复医学院,为脑瘫患儿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这样一个在国际脑瘫康复医疗界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默默在东北边陲奉献,立足黑土地,为家乡、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小儿脑瘫防治及康复人才,让佳木斯成为全国小儿脑瘫防治的“圣地”,让黑土地的儿童康复事业领军全国。

我愿披荆斩棘只为那最无助的群体

如今,提起脑瘫防治事业、脑瘫患儿,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许多人还在以各种形式关注着这一群体。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个专业基本是空白,脑瘫患者被形容为“被遗忘的角落”。叫天天不响,叫地地不应,脑瘫患儿求助无门。“最无助”,是那时的脑瘫患儿和家长留给李晓捷最深的印象。“我选择这个职业,就是要帮帮那些最无助的孩子和家长,许多人都劝我好好的当儿科医生,别冒险。但你不做,我不做,大家都不做,这些无辜的孩子怎么办?决定走这条路,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希望,我无怨无悔!”怀着强烈的慈爱之心,在导师李树春的带领下,李晓捷开始了艰难的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开创之路。那时候人们的观念和现在是有一定差别的。包括一些比较权威的医学人士尚且对小儿脑瘫康复事业认识不足,更何况李晓捷身边的一些普通医务人员。“中国那些正常孩子都管不过来,还弄什么脑瘫?我看他们纯粹是脑瘫!”

面对人们的种种不理解,李晓捷毫不动摇。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一群体,她随导师从中国的东北角出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县、市、省到国家民政部门,从残联、妇联到相关单位。一个部门,他们有时就要奔波数十次,从最基础的科普做起,反复解释这一工作的必要。就算不了解小儿脑瘫康复的机理和重要性,也有感于他们的真诚,于是,管理部门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座占地2600平方米的小楼在佳木斯市落成——黑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成立。这一年是1987年,中国的脑瘫康复事业在黑龙江开始起步。

用我不断的求索换你一个康复的希望

当患儿满怀希望地看着你,当父母将弱小的生命交到医生的手里,让他们康复是落在每个医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医者,治病救人。要想不愧于这两个字,就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为了肩上的这份责任,李晓捷学习学习再学习,她永不知足、永不疲倦地在医学的道路上前进。

她永远忘不了刚上班时得知一名患儿逝去时那锥心之痛。那天她值夜班,得知外科有个患儿诊断为肠梗阻。那是一个白胖胖的小男孩儿,笑呵呵地玩着自己的小手指。夜里11点多钟,患儿状态不好,她怀疑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中毒性肠麻痹,但是,她拿不准自己的诊断,犹豫再三。及至凌晨2点多钟,那边就来电话说患儿没了。她疯一般跑到外科病房,又疯一般抱着患儿跑回儿科。她恨自己当时为什么那样犹豫,总想着如果她果断采取有力的措施,是不是那幼小的生命就不会逝去……

这责任并不在她,但她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孩子稚嫩的笑容。这个孩子就是个警钟,让她永远无法对自己放松。她发誓,一定不能再错失任何一个孩子。

于是,李晓捷在刚刚生下儿子10个月时,就开始了又一次读书深造。作为学生共产党员,上学期间李晓捷的成绩非常优异,但毕业多年的工农兵学员想和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起竞考研究生,那是多么艰难的任务,不说外语,就是生物、化学、政治都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当军人的丈夫远在外地,又有孩子需要她来兼顾,时间如何够用?她恨不得能把自己劈成三份。李晓捷硬是以别人难以想象的意志爬过了一座座大山,考取了李树春教授的研究生。

有了学习的机会,更要抓紧一切时间,她不放过任何一次在科学道路上攀登的机会。记不清多少次,在实验室里全身心地做着实验,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幼小的儿子顶着凛冽的寒风瑟缩在自家楼前的小树下,盼着她的归来;记不清多少次,风雪弥漫的回家路上,她依旧沉浸在课题实验室里,一个跟头把她和自行车摔出了老远,她吃力地扶起自行车,而刚才那个数据却没有摔丢;记不清多少次,掐着小白鼠在x光下测查,小白鼠身上的数据找到了,她却因放射线照射过量,躺倒在病床上……

医术,需要不断精益求精。李晓捷须臾都没离开学习,即使在担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康复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后,为了得到国际先进医学经验,她仍毅然决然地到英国伦敦大学读研究生。那时在国内脑瘫疗育界已经赫赫有名的她,在异国他乡和另一个非洲学生,每天早早起来,负责80多人的早餐。端盘子、洗碗、收拾餐厅,然后跑到宿舍取书包,再跑步赶往学校。没有时间学习不够,她就从睡觉的时间里挤,每天学习到深夜……

天道酬勤,付出总有收获。毕业时,在那个连博士都很不容易找到适合工作的国度,李晓捷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学成文武艺,报效与国家”,始终牢记最初求学目的,怀着把满身本领回报祖国之心,李晓捷毅然回到黑土地,重新踏上中国小儿脑瘫康复事业征程中。

用我永远的微笑呵护你脆弱的心灵

癫痫发作、行动迟缓、目不能视……脑瘫患儿有着许多在常人眼里的缺陷,但在李晓捷眼里,“这些孩子都是最漂亮的”“身有残疾,怨他们吗?他们完全由不得自己,正常孩子能享受的许多东西他们都享受不到,这对他们来讲是多么的不公平,他们应该得到更多的爱、耐心和帮助。”对于患儿的痛,李晓捷感同身受,她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来抚慰这些孩子。20多年,每天天一亮就来到单位,晚上七八点钟还没走。为了让孩子看到她的表情,腰不好的她总是蹲着甚至跪着和孩子说话;为了让孩子配合治疗,她总是将孩子抱在怀里,轻声安抚;每一个患儿都是她的孩子,出院了她还不断询问孩子的状况,关心孩子的每一个进步。

许多人对脑瘫不了解,尤其是早些年,一些患者家长对患儿康复并没有抱多少希望,常常想要放弃。李晓捷一遍遍做着患儿家长的工作,告诉他们孩子的病情能够好转,不断地鼓励他们要对孩子有信心,要对未来有信心。告诉他们要如何护理孩子,平时应该注意哪些。为了能多帮助一些孩子,就连到外地作学术讲座或指导工作,李晓捷都要将全部的业余时间用于义务为当地脑瘫患儿诊治中。她的医德及医技受到全国同道的高度赞许,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深切爱戴。

“脑瘫患儿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更敏感、更脆弱,而患者家长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焦虑。他们相信我,我就要时刻注意,不能因为我的言行让他们不安,要时刻用笑容带给他们温暖、希望和力量。”无论在忙什么,每当有患者家属来,李晓捷都会放下手边的工作耐心地给家属讲解;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一看到患儿和家属,李晓捷脸上马上会露出最真诚的笑容。从医30多年,一年又有365天,除了给患者治疗,李晓捷又身负着众多行政职务和科研任务,但每一刻面对患儿和家属,她都是笑容满面,这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

康复中心的孩子走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对李晓捷的称呼也由“李妈妈”变为“李奶奶”。原先健康的李妈妈如今也疾病缠身,但不变的是李晓捷脸上的笑容,不变的是孩子们对李晓捷的眷恋。

20多年前偏瘫的明明,如今行走虽还有些不便,但却不妨碍他成为一个自信开朗的大男孩,去英国留学,回哈医大读博士,明明说这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李妈妈”,他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和李妈妈一样的人。

以患儿妈妈自居的李晓捷最感欣慰的就是,当年的患者如今许多已经长大成人,他们通过康复治疗成为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用我一双慧眼撑起一个行业的明天

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来做。一心为儿童康复事业考虑的李晓捷,她的胸怀是那样的宽广,她的眼睛总是看得那样远。永远不满足自身为那些无助儿童做的工作,在做好自身,管好整个单位的同时,她考虑的是祖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1994年,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被卫生部确定为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1999年,全国最早的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诞生;2000年,佳木斯大学护理本科专业诞生;2001年,康复治疗学专业诞生;2004年,我国儿童康复学术团体成立;2005年,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立;2009年,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同年她又参与组建了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医教研三位一体,中国的儿童康复人才培养迈向了康庄大道。

李晓捷总结的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将中西医相结合的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理论与技术,不仅国内处于领军地位,并且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她主编的《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实用儿童康复医学》《人体发育学》等著作,成为我国儿童康复专业工作者的工具书。收治的脑瘫患儿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各大康复机构纷纷派人来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进修,每年接收十余个省市的高访学者及研修人员。全国的同行已把这里当成宝贵的资源中心。从这走出去的康复人才,活跃在全国各地,已成为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中坚力量。北大荒土地上诞生的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被称为“中国儿童康复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如今,提起中国的儿童康复治疗,国内外行内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晓捷,是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是佳木斯市。李晓捷带给黑土地的是多么令人难以想象的荣誉。在佳木斯这样的边疆城市,李晓捷以她瘦弱的臂膀,和同事们共同执起了中国儿童康复医学的旗帜,成为我国儿童康复事业当之无愧的领头雁。

作为领军人物,李晓捷身上肩着众多职务: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名誉院长、佳木斯大学小儿神经疾病研究所所长、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主任、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负责人、卫计委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带头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兼任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卫生部专科医师准入试点工作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十二五”康复治疗学专业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中国康复医学》《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中国康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不仅北京、上海、深圳等众多大城市的高等学府和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高薪聘请她前往工作,就连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医学机构也对她抛出橄榄枝,这些都被她婉言谢绝了。面对众多人的不解,李晓捷却觉得理所当然:“我的钱够花呀,要那么高的薪水干什么?对我来讲,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全国的脑瘫患儿能够有个好的康复治疗环境,我能够更好地为全国儿童康复事业服务!更好地为孩子服务!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完全能够给我提供这样的平台。我创业之初就在黑土地,我永远心存感恩!当初,我的导师李树春教授就说:人要学会感恩,是北大荒这片土地培养了他,那么学有所成的他就更应该留在这片土地,努力回报这片土地。同样,我愿用我的努力让黑土地更加美好!这片事业离不开我,我同样离不开这片事业。”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一切为了孩子”“心怀感恩”,短短几个字道出了李晓捷这30多年的坚守。虽然身患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年,作为医生的她十分清楚此病的必然发展趋势,休养是最重要的延长生命的途径,但她不听任何规劝,仍执着地、没有任何节假日地、全身心地投入医教研第一线。“生命有长短,但生命的最大价值就是在祖国、民族、事业最需要时候的无私奉献。”脑瘫儿童需要她,中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需要她,黑土地需要她,那么她就要坚守,就要奉献!无论历经多少坎坷,无论取得多大成就,永远怀着医者仁爱世人、救死扶伤之心!永远怀着一颗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之心!一切从脑瘫患儿的利益出发,一切从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出发,一切从更好地服务人民出发!

责任编辑/彭大林
pengdali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佳木斯大学黑土地脑瘫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
A Case Study of an English Teacher’s Classroom Speech Errors
黑土地上稻花香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运用地方医院教学探索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