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美:创新驱动打造跨岛发展新样本

2016-04-16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集美新城建设

集美:创新驱动打造跨岛发展新样本

集美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集美应对挑战、爬坡过坎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五年里,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集美区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发展关键点、群众关注点,抓主抓重,务实担当,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主要任务,为加快创新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宜居宜业跨岛发展新样本

作为在一片空白土地上崛起的新城,集美新城打响厦门“提升岛内、跨岛发展”的第一炮。

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文教区百年学村的人文底蕴,加上按“四高”标准打造的集美新城,成为当之无愧的厦门跨岛发展样本。

这一切,得益于集美区注重规划先行,完成“多规合一”整合和主体功能区划分。在新城建设的五年多时间里,集美区以高标准的建设水平、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完美融合,造就了新城的集商务营运、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生态旅游和生活居住为一体,逐渐成为了一座“具有滨水特色的环湾生态型新城”。

截至目前,集美新城已累计完成投资1000多亿元,绿化提升、道路联网、商气集聚等“亮点工程”和创新城区建设扎实推进,从“骨架”(基础设施配套)、“血肉”(新兴产业发展)到“灵魂”(“一精神三文化”)的完整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为了让入驻企业和市民们都能享受到新城宜居宜业的福利,集美区加快了城市建设进程。仅去年,集美新城共完成5条主干道立体绿化,夜景工程竣工投用,主要门户和主干道形象焕然一新;规划建设新城慢道系统工程,建成三影堂艺术中心、爱特咖啡等2万多平方米配套项目;轨道1号线诚毅广场站至集美中心站区间完成施工,软件园站、诚毅广场站主体结构基本完成……此外,还在推进公共交通方面加大力度方便市民出行。2015年,集美新城GDP、财税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区总量的20%、30%、50%,成为了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样板。

合理规划,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集美区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规划,不仅全省首创基层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还通过国家级生态区验收。2015年6月起,集美启动杏林湾水域截污治理的“百日行动”,环湾污水截流系统建成试运行,水质大幅改善,基本达到四类标准。除杏林湾流域外,集美区还在全区全面开展流域截污整治,并启动农村污水治理,天马山生态红线示范段等一批生态工程建成投用,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随着“大城管”机制的完善、“两违”整治持续深入、数字城管平台成为全市样板,集美区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创新开放产业转型新突破

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4亿元、财政总收入95.61亿元、区级财政收入28.4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73倍、2.35倍和3.37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63亿元,超出规划目标213亿元……这样一份喜人的成绩单,正是集美长久以来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高度重视的有力说明。

作为远近闻名的文教强区,集美有10多万名高校师生。近年来,集美区充分发挥文教区高校云集和台商投资区企业众多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去年7月28日,通过集美区的牵线,厦门路达工业有限公司牵手ABB公司,与厦门思尔特公司合作,共建了全市首个“机器人及数控技术应用研发平台”。

如今,集美区已完成了4+X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并建成软件园三期起步区、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一批产业载体,产业生态体系更加完善。随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辖区内的创客空间也渐成规模,安妮股份等5家企业成为工信部“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集美区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比位列全市第一。

在软件信息服务业势头良好的基础上,辖区总部经济快速突破,现代农业也开始展现出新的活力……集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呈现出全新形式。而将人文要素融入建设发展,也成为了集美区一大亮点。

致力于打造城市演艺中心,集美区深刻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并引入了大批雅俗共赏的文化项目,在丰富集美区文化领域的同时,更为城市发展带来了高人气:软件信息、文化演艺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实现新突破;灵玲国际马戏城、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景区等高端项目投用,城市文化演艺中心跃然成型;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厦门(集美)草莓音乐节、全国青运会赛艇比赛等高规格活动接连不断,人文集美魅力日益彰显。

富民惠民党风建设新成效

前不久,集美区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方面成效,开展满意度调查,综合满意率为99%,广受党政机关和镇街干部、企业负责人及村居居民的好评。

以嘉庚精神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主线,集美区委将嘉庚精神融入到对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全过程。五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嘉庚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集美区委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打造领导干部理论学习高端平台“集美讲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党建优秀品牌和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取得示范性成果,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同时,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合省委巡视组做好巡视工作,“四风”积弊得到有效整治,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集美区通过加大民生投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全力推动创业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区财政一般预算75%以上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

全面实施“乐业富民”工程,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6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3万人次,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0146元、14586元增至37823元、21340元,高于GDP年均增速;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34所,新增学位35300个,新增省一级达标高中2所,首批通过省教育强区初评;依托“聚贤集美”人才计划,引进各类专家人才89名;支持辖区高校院所发展,与37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集美区还为老百姓呈上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辖区内全面开展的“心灵绿洲”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普及,被人们称作最为贴心的人文关怀。

集美区委用行动证实,只有切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高度重视并积极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以实实在在的富民惠民成效赢得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全过程。

(福建日报)

猜你喜欢

集美新城建设
珠江新城夜璀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长江新城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