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阔

2016-04-16赵前程

奋斗 2016年5期
关键词:驻村百姓贫困户

赵前程



让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阔

赵前程

如同当年投笔从戎一样,带着梦想和嘱托,我回到了阔别很久的家乡,与以往不同的是,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让我有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故乡山水依旧,尽管事先对驻村工作有心理准备,但是驻村现实状况还是让我惊诧不已。村里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两委”办公在百姓家,村集体债务有近500万元,全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生活在贫困线下,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村里的路更是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次去村里,因通乡公路正在养护,到村里几公里的路不得不绕出去几十公里;第一次去乡镇,挑近路走,尺把深的车辙路硬是把车排气管刮了下来,不得不停下来修车;第一次入户走访,泥泞的路使车深陷其中动弹不得,不得不请人拉车。

在驻村工作5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与党员干部座谈交流,到炕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对百姓越来越熟悉,对村情村貌也越来越了解,摸清了百姓心里最关心的事儿。百姓期盼和信任的目光,坚定了我为百姓做点儿实事的想法,我决定从解决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努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针对全村近三分之二的路没有硬化,村集体欠债没钱建设的实际,我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信息收集上,到其他村参观、去乡镇参加工作会议、到县直部门沟通协调时,注意了解有关村屯道路的修建信息,努力争取政策倾斜支持。几个月来,我多次跑省直、县直有关部门要政策、筹资金,找同事、同学、战友帮着出主意、想办法,上下齐手,尽力协调。经过不懈努力,村屯道路修建被列入全县工作计划。此外,村中的危桥改造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修建都有了眉目,项目修建资金已筹措到位,桥梁选址已完成勘察,目前都在有序推进,村里百姓知道后都喜笑颜开,人人对未来充满憧憬。

百姓对我的努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和我没了距离感,有空没空都愿意坐下来和我说说心里话,这也加深了我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认识。我深切体会到,扶贫要带着真情,百姓对扶贫寄满了厚望,对真心实意帮助解决困难的干部格外看重。在一次走访中,“车陷入泥沼,百姓自愿前来推车”的情景,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受到了“你若捧来一碗水,百姓愿意献出一颗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就能赢得百姓无怨无悔的支持。扶贫还要抓住根本,要认真了解百姓需求,把百姓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实打实地帮助解决影响百姓生产生活的修路、修桥等难题,帮助研究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使百姓真正地受益得实惠。扶贫更要接力落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脱贫致富也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年复一年的努力,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使制定好的规划和发展目标成为空中楼阁。

出行的路,容易改变也容易实现,更重要更艰巨的是唤起百姓的致富动力,让百姓获得发展技能,为百姓趟出生活的出路,这关系到百姓能否长久脱贫、永不返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打好发展组合拳。对团结村来说,首要的就是突出发展经济,结合村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绿色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以乡村交通环境的改善,调整产业结构,带动特色养殖、休闲旅游、绿色产品开发为依托;要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对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帮筹钱,对没技能的贫困户帮培训,真正把各级组织的帮扶政策用好用足,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建立村办企业,壮大合作社,有步骤地引导贫困户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获得收益,使村集体和百姓携手走上幸福康庄大道;要抢抓扶贫机遇,扩大和凝聚党员群众的共识,振作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加快速度,加紧进度,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去做,让百姓通往脱贫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副调研员、拜泉县上升乡团结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驻村百姓贫困户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百姓看家“风”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