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4-16张丽哲李学佳
张丽哲,李学佳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针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丽哲,李学佳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针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就业问题。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探讨“针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针织学”课程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授课方式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针织学;教学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针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平台课程,不仅能为后续开设的“针织物组织设计”“针织工艺与设备”“羊毛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未来继续深造或从事针织生产相关工作储备知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教师授课,使学生了解针织工艺,掌握针织物的形成和针织机工作原理,具备针织物分析与工艺计算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针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对“针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针织专业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1.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
目前,大多数高校均拥有多媒体教学条件,深受授课教师的欢迎。就“针织学”课程而言,多媒体教学确实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例如,在讲解针织机件的运动过程及工作原理时,仅依靠教材上的图片与板书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借助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图像等工具,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织针、三角、沉降片等成圈机件的运动与配合情况,对针织机成圈过程形成直观的视觉认识,并能加深理解,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简化教材教案的制作准备工作,可最大程度地增加课堂授课信息量,为学生提供充实、丰富的课堂学习内容[1]。
然而,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虽然方便、快捷,信息容量大,但对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针织学”课程来说,在讲解一些注重实践操作的内容时,如针织物组织及产品设计等,仅通过多媒体展示无法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只有通过教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以板书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类针织物组织结构,并通过学生的自身练习掌握针织物组织绘制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授课教师应把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其快捷、直观的优势,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使两者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
对于纺织工程专业而言,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理论教学只能从基础理论上奠定学生对纺织专业的认识,而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及运用专业知识并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必须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创造与创新作用。因此,在“针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重视实践教学的探索。
实践教学包括多种形式,既有穿插于理论教学中的课堂实验,又有课程开设前与结束后的各种实习。因此,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使之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在“针织学”开课前的认识实习阶段,通过让学生观察针织机械,了解机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增强学生对针织设备与生产工艺的感性认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视频、图片以及针织机构的零部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针织生产过程的理解与认知程度;通过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观察、分析针织面料样品,动手绘制织物结构图,消化、吸收基础知识,为后续的产品创新设计奠定基础;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让学生上机操作打样,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充分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针织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1. 启发式教学与研讨式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能够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有些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针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课程开始引入“针织”这个概念时可以结合身边的实物,如服装、鞋、帽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常用的服饰面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不同面料之间的主要区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就面料存在区别的原因展开讨论,最终归纳出针织工艺与机织、非织造等成形工艺的不同之处,进而得出针织工艺的概念。
2. 角色互换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相结合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代教学体系中已不再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需要师生双方进行紧密互动,甚至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学会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进行角色互换前一定要留给学生做好充足准备的时间,以免学生由于时间仓促而不能发挥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提前1~2周就某一方面的内容布置任务,如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实样,让学生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分析此种结构还可形成的织物类型,并自行设计一款类似结构的面料。学生接到任务后,可通过市场调研、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准备工作。课堂讲授时,由教师稍加引导,学生作为主讲人向大家介绍事先准备的内容;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内容加以引申,适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能深入思考并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能集中精力投入到课程学习中,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思考能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三、 结语
“针织学”是纺织工程专业一门侧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因此,为满足当前针织企业的需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高校教师不仅要从授课内容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严谨而不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对于“针织学”课程的教学不应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或手段,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1] 何文元. 多媒体在针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价值工程,2010 (28):205.
南通大学2015年精品课程培育项目(JP15014)
张丽哲(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纺织新产品和新工艺。E-mail:zhanglz1005@ntu.edu.cn
G642.0
A
2095-3860(2016)06-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