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制微信体法治新闻
——以微信公众号“法治浙江”为例

2016-04-16■王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4期
关键词:浙江公众法治

■王 春



如何创制微信体法治新闻
——以微信公众号“法治浙江”为例

■王春

在政法机关和法治媒体都在积极投身运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工具的背景下,如何占领话语权和主动权,打造自己的舆论场,提升法治新闻的传播力,成了双方共同的目标追求。

由法制日报社浙江记者站主办的微信公众号“法治浙江”正是在此背景下于今年元旦诞生,半年多的运营之下,发文300余篇,虽然与很多政法机关的官方微信相比,缺乏完成批量涨粉的组织优势,但依托一批鲜活的微信体法治新闻作品,在法制日报报社内部与浙江政法系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一是,引领和带动了法制日报社微信家族矩阵的形成,目前,法制日报社已从独有的官方微信“法制日报”,拓展到旗下部门与各省微信公众号分布全面开花的格局;其二是,浙江政法系统一把手领导和政法部门宣传负责人成为微信订阅粉丝,频繁互动,力求对浙江重大法治新闻事件不缺席;基层政法机关不定期投送稿源线索,希望基层法治故事在此被转发传播,不断传递正能量。

紧扣时效创制时政热点新闻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法治领域的报道往往备受关注。时效性是衡量新闻的一个决定性标尺,法治新闻亦不例外,在新媒体的“秒”传播作用力下,人们对法治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为苛刻。

紧扣时效、追求独家成为公众号创办之初的立足点。今年1月,时值浙江政法系统人事大变动,公检法司一把手人事调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热点。

如何区别于传统的人事任免通报,满足公众对信息多元化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快速传播的优势,将人事任免消息变成具有深度的延伸阅读,于是,首篇出炉的作品《陈国猛新任浙江高院掌门人,法治君细说其人其事》,不仅第一时间披露了浙江高院院长陈国猛履新消息及个人简历,同时对他的履历与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提炼归纳,“中国大陆法槌第一人”、设立“全国第一个涉台法庭”“全省第一个减刑假释巡回法庭”,让读者在图文并茂的微信体展示中获得一个全面的认知,同时,作为微信的时髦语“我是分割线”,也简要回顾前浙江高院院长齐奇的工作业绩。

作为一个刚创办不到半个月的公众号小试牛刀,这条微信阅读量达6.2万,实属不易,这正是把握公众关心热点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的结果。从陈国猛到省检察长汪瀚、省公安厅长徐加爱、省司法厅厅长马柏伟到代省长车俊,均第一时间发布了履新消息及独家解读,获得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关注人事变动的意义,并不是单纯为了抢发独家新闻,而是为后续推行的施政理念、创新举措、典型经验报道做好铺垫。

从短花针茅、阿氏旋花根系及根际土中分离出32株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8个对菌核病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

与传统报道相比,微信传播的互动性功能更为鲜明,以检察系统为例,通过对省检察长汪瀚在全省检察工作会议、媒体记者座谈会等场合发言的追踪报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他公开透露,“你们法治浙江公众号,我每天关注,每期必看!”这种互动也是对微信采编的一种鼓励和鞭策。今年两会期间,汪瀚首次提出绿色司法的理念,通过进一步的采访,在公众号推出 《浙江省检察长汪瀚京城首谈绿色司法:案多人少是实情“犯罪大省”是误读》,对绿色司法理念进行独家的全面深入解读,如今这一理念成为全省检察机关的行动指南。

不管是领导干部的调研新闻,还是重要的会议新闻,抑或是法律政策的解读,对时政热点新闻的关注,构成公众号报道的主体内容,也是与政法机关自有的新媒体赛跑的主阵地,创制第一手具有独特性内容与灵活展现形式的作品,是获得阅读量和点赞数的根源。

紧扣基层创制现场体验报道

记者只有到了现场,才能发现捕捉故事细节,采写生动报道,才能打动读者。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要提供更多的“活鱼”,就必须紧扣基层,依托记者站日常新闻的采编,创制更多鲜活的现场体验报道。

“小黄啊,在哪里工作啊?”

“在前所边防。”

“边防啊,那是不是在荒岛上?不会就你一个人吧?不打仗你们有事做吗?”

……

这是一段“七姑八姨”与黄姓小兵的对话。

“边防部队都在沙漠荒岛?边防官兵都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人?”于是,小编带你前去逛一下台州公安边防支队椒江前所边防派出所,看了你便有答案。

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现场体验报道 《模范边防派出所原来长这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导语,除了吻合微信体的传播形式,文章还详细罗列了“这些大事,都是他们干的”“只要你们需要,他们都在”“警营中,有这么几位兵哥哥”“没有任务,他们也不放松”“青春里,有兄弟一起战斗”等分章节内容提要,将派出所的故事与记者所见所感融合其中,让读者看完会有这样的顿悟感慨,“哦,原来是这样!”

只要深入基层,就不缺乏源头活水,而体验式报道不仅能赢得读者的感悟和共鸣,还能获得对基层政法工作的一种理解和支持,如海宁刑警胡飞9岁女儿的日记“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金华市委政法委“才子老爸”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这些网红的报道,皆因情而动人,实现了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紧扣策划创制法治人物专栏

每个公众号运营,需要吸引固定的受众,就需要具有品牌效应的专栏策划。择取政法系统有影响力有故事的人物,在内容呈现上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公众号适时推出“每周法治人物”专栏,将视角聚焦于这些法治路上的前行者,去倾听、去解读,这里不仅有故事,更有每个人对法治的慎思和笃行。

开篇人物是 《浙江高院高级法官为何一夜成网红》,讲述的是一个业务能力强而学术作品又高产的才子法官,而他因罗胖曾在 《逻辑思维》极力推荐其著作已然是网络上的小红人,他就是浙江高院高级法官、审判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陆永棣。从他的著作 《1877年帝国司法的回光返照》说起,到他在 《中国法学》以及收录于中国诉讼法学精粹的论文,看似枯燥、学术味浓郁的介绍,经过精妙的加工组合,最终获得了1.1万的阅读量,可谓旗开得胜。与阅读量相比,更可贵的是朋友圈的口口相传,“哦,这个法官这么厉害!”

紧扣专题策划,公众号又相继推出了 《从李庄到雷洋案,陈有西,你为何总在风口浪尖上?》《曹建明检察长来浙江为何指名要见这名80后暖男》《浙江籍著名法学家陈兴良读中学的那些事儿》等人物,均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这除了对人物个性特点的精准定位,对受众兴趣点的总体把握外,还离不开对法治新闻微信体的“标题党”制作,尽力抓人眼球!

(作者系法制日报社驻浙江记者站记者)

观点速递

题好一半文,微信稿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是首要因素。所以要高度重视标题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号平台80%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而朋友圈能让大家往下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标题。现在微信圈有一句流行语:精彩的标题吸引人阅读,走心的内容吸引人转发。一般来说,能让人情不自禁点开的稿件标题都相当抓人,而能让人心甘情愿转发的稿件,内容一定要打动人,没有心灵共鸣,想让人转发比登天还难。

——陆雄飞,《军事记者》2016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浙江公众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公众号5月热榜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