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2016-04-16胡玉菡
■胡玉菡
三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
■胡玉菡
胡兮兮:
你好,听说你收到这封信的时间,应该是2013年10月10日,这是你到中检报业正义网新媒体编辑部工作的第一天。
我猜,刚从法学本科毕业的你,其实对检察院只有粗浅的认识,而对媒体行业则更加茫然了。爸妈问你,以后想干什么,你是不是一直回复他们: “走一步看一步吧”?所以,作为过来人,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年轻人的焦虑,往往是因为功利与浮躁”
嘿,我想对你说,焦虑毫无意义。
刚毕业的小朋友,是不是常常会莫名地茫然?不知道自己大学里学过的东西该怎么用,不知道如何与同事、领导相处,不知道怎么和工作中遇见的人打交道。如果你还有一些上进心,那么可能很想证明自己,却无从下手。
你一个人来到北京,不想浪费任何时间,也不想浪费触手可及的大量文化资源。所以,当别人休息的时候,你也许奔波在国图,往返于单位,琢磨如何写新闻稿,研究检察院都在干什么,专心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但是,很多事情可能并不如你所愿,往往越是在意结果,反而会因为执念太深而变得浮躁。你的学习变得很功利,只愿意花心思去研究对工作有帮助的东西。投出了一枚硬币,就期望立即获得回报,否则就怀疑自己下错了注,这样会不会太急功近利了呢?
对于未来的想法,如果没有目标,也不必焦虑。先从了解一个行业开始,你会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再实现它。受阅历的限制,不同时期的眼界是不同的。凡事不可一蹴而就,按部就班地挖坑填坑,才能达到与憧憬的老师们交流的level。所以,认真享受每个阶段的烦恼,也是有趣的事情。
“你打过的小怪兽,都会让你升级变身”
嘿,我想对你说,不要害怕困难。
你可能还不知道吧,虽然法治媒体已经是一个将法学与媒体行业融合得非常好的职业,但是法律人与媒体人还是有不少差别。
法律人的最大特点是——凡事惯用法律逻辑思维思考,遇到案例该如何从法理等方面分析,头头是道,且专业性较强,让民众听得如坠雾中。而媒体人往往文采斐然,擅长将一个复杂的概念诠释得通俗易懂,普通百姓一看便豁然开朗。而作为法治媒体人,更是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将专业的法律术语解释得吃瓜群众也看着引人入胜。
虽然你是法科生,但也许你一开始还是会分不清楚 “决定逮捕”和 “批准逮捕”,也不知道检察院各个部门职能的区别,写不出一个专业的案例分析。同时,因为你所学的与新闻行业毫无关系,所以连基本的新闻格式——消息、通讯、侧记、特稿都分不清楚。领导说,来,写个侧记。你一脸懵懂,侧记是什么东东,能吃吗。
依我看,你这样的水平,初期挨骂胖揍都是免不了的。不过我猜,天蝎座的性格都有点 “找虐”,只要你接受批评后立刻记录并反复提醒自己,绝不再犯就好。你要知道,每一个错误都有它的价值。犯错本身不可怕,错后不改才是无药可救。改正错误也是一个完美的试炼过程。不信你看,以后的你,会不会因为不再犯错而感到颇为寂寞?
日常工作日渐繁多,所以你必须学会多线程处理很多事情。繁忙的时候,也许你只能尝试在飞机、火车、汽车、地铁、安检口工作。比如说类似这封信一样的文章,或许你也可以在地铁里用手机写完。
对于现在的你来说,这些技能听起来或许并不容易,读书的时候是不是想都没想过?不过,这就像打怪一样,你打过的小怪兽,都会掉下金币和经验值,让你升级。在你尝试并克服困难之后一定能get新技能,相信我。
“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轮不到拼天赋”
嘿,我想对你说,努力是一切的前提。
新手的通病是眼高手低,我希望你多加注意。刚来到检察媒体行业,你应该在编辑部学习选稿、基本的采编,然后在微博上练习改标题、搜索选题,再尝试着做策划。妄想一步登天出个大稿,不如踏踏实实打好基本功。
你一直都是个好奇心旺盛的女汉子,而且喜欢 “不走寻常路”。这也归功于你的“胡萝卜家族”信奉的 “开心就好”原则。我想你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喜欢自己做的事情。
你看见别人家的图解漂亮,对领导说,要不做一个吧。领导说,谁做?你说,我做。领导问,你会吗?你说,我不会,但是可以学。于是,你就去向编辑部的小马哥拜师学艺。后来,看见有人开始做Html5作品,你也去学了。再后来,你认识了最会画漫画的检察官陈小轴,每天追着人家屁颠屁颠地问图层和线稿,也跟着买了个手绘板。
设定一个高目标,即使缓慢,也会得到一些收获。最初你在学习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与工作能产生多大的联系,只是为了丰富业余爱好。努力总是会得到一些东西,不用看当下有没有用,如果有兴趣就去尝试,毕竟如果没成功,还是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永远不会晚,而且总有一天会改变你。
“你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张名片”
嘿,我想对你说,爱惜自己的羽毛。
因为你不知道,挂着你的名字的作品,会被谁看见。作为媒体人,你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张名片。也许你每一天都非常认真,就因为时间仓促或其他原因就敷衍了那么一次,而别人也仅仅看见了你的那一次作品,那么在别人心目中,你的能力永远是打了折的敷衍水平。
你也许不知道后来的事吧。我可以透露一点,因为学会了图解,常常给高检新媒体制图,你认真对待每一张图,从来不套用模板,利用工作的时机尝试不同的设计风格。后来你会在2014年底参与制作 《图解检察·2014》一书。
也正因为参与制作这本书,你才有幸去机关制作了曹检两会报告的附件。再后来,因此与检察官里的技术达人蔡欣等四个检察官大叔组队参加百度轻应用大赛,你们一起斩获最佳创意奖。2016年,又参加奔驰黑客马拉松大赛,再次获奖……
再之后,承蒙领导的厚爱,你在全国检察新媒体培训班上多次授课。输出是逼迫自己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且比deadline还有效。你应该不断学习进步,然后倾囊而授,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也在跟随时代而进步。就算只间隔半个月,就算只有一个重复听课的学生,你也要重做课件,加入最新的内容。因为,这才是对每个真正想学的学员应有的尊重。
“弯路也是必经之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走”
嘿,我想对你说,找准自己的路。
我知道你一直以来就非常热衷技术,从小热爱玩电脑玩各种软件,现在业余的时候也给应用推荐第一媒体AppSo写应用测评。
新媒体日渐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更高。做图做视频都学过了以后,在制作Html5的过程中,因为第三方工具实现不了你的部分想法,你曾经一度想去学代码,尝试自己来开发。除了代码,你又折腾了一段时间的数据抓取,爬虫应用,想做大数据。
为了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你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无暇在内容上有所精进。这时候,领导对你说,还是好好做内容吧,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你并不理解,也听不进去,只凭着自己的热爱,默默地走了一大圈弯路。
其实世界上并不缺一个会写代码的胡兮兮,但是缺很多好内容。内容为王,而形式都是次要的,术业有专攻,与专业人士合作,不如好好学内容吧?其实,我现在说的这些你不一定会相信,有些弯路必须你自己去亲身体会,走回原地了才能切身明白。
“坦诚相待,世界上最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嘿,我想对你说,志同道合最难得。
你有一点 “工作狂”的倾向,工作与生活界限不明,这也算是一个热爱的表现吧。有利有弊,好处是——你对工作中遇见的那些朋友,能够真心相待。
你会在检察系统里遇见六个意气相投的小伙伴,有每天炖法律读品的傲娇胖锦,最会画漫画的暖男陈小轴,深受隔壁公司喜爱的毒鸡汤CU检,喜欢讲历史的御史书童,口罗口罗嗦嗦包打听的小明哥哥,以及最没节操爱卡格律写诗的伯晋……他们遍布各地,各有所长,你们玩闹之间成立了一个“七武海”的微信群,每天互相交流吐槽各自的想法。
谁要出书了,大家一起琢磨用什么封面。谁有新想法了,就会丢出来,一起讨论讨论。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一起分享。遇到想吐槽的人和事,一起内部谴责之。
因为有他们,你走过的路就像有六盏守护灯一样明亮,就算遇到了波折与坎坷,总会有人为你担心,会有人值得去惦记,会有人彼此珍惜。这也是世界上最稀罕的事情,遇到了解。
最后的话
昨天去听程璧的音乐会,我很喜欢这位温柔而坚毅的唱诗姑娘。她说有一段时间非常迷茫,给自己写了一首歌打气,歌词里这样唱:有一个姑娘她走在路上/有她一直要去的地方/烦恼的事情都不会在意/走过了一段一段的成长/这个姑娘她就是你呀/她不在意昨天也不害怕明天/她知道今天就是最好的。
《姑娘在路上》送给你,继续前行吧。
来自三年后的胡诌诌
2016.11.13
(作者系正义网新媒体编辑部主任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