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切入 以人为本 故事化叙事
——浅议宏大主题报道策略

2016-04-16■彭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6期
关键词:凤山高铁受众

■彭 冰

微观切入 以人为本 故事化叙事
——浅议宏大主题报道策略

■彭 冰

策划重大主题报道,强势传递主流声音,恢宏展现时代风云,乃媒体重要使命。如何驾驭此类严肃厚重的题材,使其达到预期传播效果,是新闻从业者经常要面对的课题。

近日,笔者重翻 《三国演义》与 《红楼梦》,每每慨叹于其主旨如此博大深邃却又叫人百看不厌,皆因从特定历史时期具体而微的生活入手,将宏大叙事转化成了一位位个性鲜明的血肉人物、一段段充满张力的跌宕故事。

微观切入,以人为本,故事化叙事——史诗性文学巨著这一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为新闻界把握重大主题报道提供了很好借鉴,正所谓 “一花一世界” “四两拨千斤”。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从业经历,谈谈这几项策略的具体运用。

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

重大新闻主题的议程设置,通常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当前国家政治生活大事、特定历史纪念日等展开,旨在以浩大声势宣扬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社会沧海变迁、为政府决策献计建言等。这决定了重大主题报道多为立意高远、主题先行的宏大叙事,且具有明显的教化功能、政治属性。这些特点,易使主题报道出现枯燥、生硬问题,坠入大而空的赞歌式、说教式、政论式窠臼,引起受众反感,甚至拒斥。

欲克服此类弊病,在 “高大上”的宏观主题设置完成后,首先就要选好 “接地气”的微观切入点,悉心寻找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报道切口。

建国66周年时,笔者所在的工人日报策划了一组旨在展现新中国辉煌发展成就的主题报道。为拉近受众距离,编辑部决定从企业的最小细胞——班组入手,挑选不同企业班组员工生产生活中的细微变化,用一个个微观镜头的多棱组合,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地立体呈现社会巨变。立足这一思路,编辑部与一线记者反复沟通,将采写切入点落在了 “矿山报时的汽笛声” “工人带饭的铝饭盒” “厂区小喇叭” “过时老设备” “车间大烟囱”等具体 “物件”上,通过真实记录它们的消失、更迭、演变,述说伟大祖国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科技进步、绿色发展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由于切入点个个可触可感,且能瞬间勾起人们诸多回忆,这组报道有效激起了读者情感共鸣,摆脱了同类报道 “可敬而不可亲,可望而不可即”的常见弊病,含而不露地实现了 “政治宣传”与 “舆论引导”目标。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为配合中央 “改善民生”这一中心工作,工人日报拟通过一组重大主题报道呼吁 “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何入情入理又不失分量地引出话题,使报道避免流于清谈空论?报社从3000位与会人大代表中选取了5位不同行业的一线工人代表,请他们自曝 “生活压力账本”。他们有的 “攒了31年钱,因儿子上大学就接近归零”,有的 “家人生一次病就能花光自己一年收入”,有的 “工作十几年,买不起一套二手房”,有的甚至在出席两会时 “无意中露出了袜子上的破洞”。当这些具体个案、微观细节,被以朴素的语言、平实的镜头推送至报端后,报道主题“怎样把社会财富大蛋糕分得更公平合理”立即成为受众热议焦点,紧接着,报社本着 “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思路,又派记者追踪采写了6篇报道。因立足微观视角,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将落点打在民生上,这组主题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并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好的重大主题报道,就像 “钻石体写作”①,载体要小,放射要大,即:找到鲜活、具体的叙事由头,小角度微观切入,尽量弱化宏观的、官方的语态,以真情景、真人物、真细节,立体折射大时代、大环境、大主题,让受众自然而然地品味出作者所投射的意义与情感。

以小人物管窥大时代

新闻传播的最终落点是人,再宏大的报道主题,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影响人。而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权威宣教,不是空洞铺陈,恰恰是人本身——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新闻报道只有以人为本,观照个体人的生命、尊严、情感、价值、权利等,才能最大程度引起受众关注,进而影响受众的心理与行为。

近年来,高铁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一张流光溢彩的金名片。2013年底,笔者受有关方面委托,采写一组展现中国高铁迅猛崛起的主题报道。内容上的宏阔铺陈、形式上的浓烈渲染,必须有合适的生发基点,思来想去,笔者决定 “以人证史”,通过揭示我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精神世界、揭秘他们不为人知的艰辛奋斗历程,来表现预设主题——毋庸置疑,自中国决定制造高铁那天起,每一个高铁工人的命运便已紧紧与这项瑰丽事业捆绑在了一起,他们是中国高铁历史的创造者,写他们,就是在写中国高铁激动人心的历史进程。

事实上,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于特定的历史坐标上,其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均源自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承载着集体精神与国家意识形态,是特定历史时空对个体的人注入社会属性的结果。故此,个体的行为命运,思想情感等,必然成为反观历史的巧妙途径。

那么,选择哪些人物作为展现历史的最佳载体呢?在采写 《第一代高铁工人优秀精神探密》过程中,笔者选取的多是平凡岗位上鲜为人知的普通职工,比如 “坐火车上大学时因买不到座票,只能在列车洗手池边整整依偎20多个小时,因而一心想要造出中国高铁”的调试工人王铁柱; “为尽快学到先进技术,天天跟在外国专家身后,把人家问得不耐其烦,甚至对方上厕所都会立马跟过去”的女设计师李雪飞; “接连6年没回家过春节,每天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连找对象、谈恋爱都没时间,只为保障高速动车安全正点运行”的80后检修维护人员李洋等。这些身着蓝色工装的身影,朴实、本真、原色,但就是这一张张坚毅、认真、执著的面孔,共同铿锵奏响了中国高铁华美壮丽的凯歌,也深深拨动了广大读者的心弦。此文刊发后,不仅引来大量网络跟帖与媒体评论,而且引起国资委、全总等部门的高度关注。2016年4月,国资委正式发布 “高铁工人精神”,使之像 “铁人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一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宝库中又一颗璀璨明珠。

过去,行业精英、先进典型,通常是媒体优先考虑的报道对象。但有关调查却显示,约80%的受众感兴趣的人物类型是普通老百姓,因为他们的思想轨迹更贴近广大群众,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大多数受众更相吻合,特别是,媒体曾一度习惯于塑造“高大全”的典型,笔下人物常常显得不食人间烟火,被符号化、概念化,让受众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因此,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讲述平凡人的命运起伏,管中窥豹地折射大时代、反映大变迁,展现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更易于引起受众共鸣。

《校园分裂》是笔者 “以小人物管窥大时代”的另一作品。这篇近万字的重大主题报道,将主要笔墨落在了一所高校内5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身上,他们或生于大富之家,或来自工薪阶层,或是困难生、特困生。笔者只是采用 “相机式叙述”方式,客观记录、原声再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性格特征和心理世界,通过对这些 “小人物”不动声色地真实记叙,让受众痛彻心扉地感受到了报道主旨——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加大对青年成长已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必须尽快多方面寻找对策,合力破解这一社会新问题。

没有个体的生命,就没有浩瀚历史长河,正是无数微不足道的个体,组成了人类社会宏大的历史文化肌体,而每一个个体的人,又都是历史的人质,因为,历史由人创造,又总是左右着人②。故此,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心理世界,特别是普通小人物的命运,既是展现历史、把脉时代、反观当下的最好途径,也能赋予报道浓浓的人文情怀,有效消除受众的 “疏离感”。

以小故事连缀大文章

新闻报道,无论主题多么宏大、意义多么重要,首先得能够调动起受众的 “接收”兴趣,没人看的新闻,便没有任何价值,发挥不了任何宣传导向作用。而最能吊起受众阅读胃口的,往往是精彩故事。美国旧金山第四频道新闻与专题节目监制Craig Franklin,就曾这样表述其对于新闻的要求——“请给我讲一个故事,能使我关心、发笑、流泪、思考;给我信息,使我惊奇,给我悬念、矛盾或困惑”。

2016年10月,为配合中央国企党建工作会议,提升国企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笔者采访了吉林石化相关经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许多人听起来却 “索然无味”,如何把这一主题报道写得生动有趣,让人喜读爱看?笔者穿越30年历史跨度,娓娓讲述了该公司党委围绕一名司机先后组织两场大讨论的故事。

这篇题为 《一名普通司机,引发跨越30年两场大讨论》的报道,实际由3个主体故事构成。第一个故事发生在30年前,当时,吉化司机王凤山,勇救3名落水儿童,吉化党委欲予表彰,却一石激起千层浪,只因职工们看不惯王凤山 “一头羊毛卷,蓄着小胡子,敢在厂里最早穿西服和喇叭裤,还爱唱歌跳舞”。那么,到底该怎样设定对员工的评判标准?能仅凭衣着喜好取人吗?在那个改革开放刚起步的年代,吉化党委因势利导发动了一场 “怎样认识王凤山”的百日大讨论,因话题主人翁颇有争议,吸引了10万职工及家属踊跃参加。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王凤山此后30年间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不忘劳模本色,处处严于自律”的人生轨迹。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30年后的今天,王凤山再次当选劳模、再度引起职工争议、公司党委再一次通过组织全员大讨论,使职工们认识到了 “只要坚守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立足平凡岗位踏踏实实做事,总会创造出伟大、得到企业认可……”

三个故事环环相扣,充满矛盾冲突,其间又镶嵌着若干个精练的小故事,比如,第二个主体故事就至少是由5个小故事连缀而成——“为给企业节约成本,王凤山主动跨班组参与重体力劳动,汗流浃背地自制了80多根垫木,他说:单位这点事儿,没界限!” “汶川大地震,王凤山两次捐款。他说:我生活不富裕,但捐款时,我必须向支部书记、科长看齐,跟他们一个标准。因为我当过劳模,不能装傻!” “在家里大事上,王凤山却经常 ‘发傻’。独生儿子大学毕业,一心想进吉化,老伴逼着王凤山以老劳模身份找找领导,他却急了……2009年7月,远赴珠海工作的儿子结婚,正值吉化承办一大型会议,关键时刻,王凤山选择了岗位职责,缺席了儿子的婚礼”等等。

充满张力的故事化叙事,使这篇主题报道读来引人入胜,不少读者阅后纷纷评论。网友@沉默的云层,称赞王凤山体现出了 “一颗螺丝钉的精神”,@万里箐空感慨“这些年给我们带来大感动的先进典型,确确实实是身边小人物。他们既无慷慨激昂的豪言,也无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只是以做人的基本良知和勇于担当的执著信念,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韵中之雾,更是直接肯定了吉化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称 “此举有利于激励更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争相努力工作”。

故事化写作,在很多西方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向来占据着重要地位。 《华尔街日报》记者的口头禅就是: “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上帝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③新西兰著名学者艾伦·贝尔,甚至对记者如此定义: “记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职业讲故事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报道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故事讲得如何,特别是,今天的受众,对那些冰冷严肃、刻板生硬、承载着明显意识形态功能的 “重大意义”报道,已不屑一顾,只有符合老百姓审美趣味的精彩故事,才能最大程度吸引受众,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巧妙传递给受众,继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

(作者系工人日报社驻吉林记者站站长)

注释:

①于丹: 《纪录片创作多元化趋势及应对策略》讲座。

③威廉·布隆代尔: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凤山高铁受众
梁瀚嵩与起凤山
高铁会飞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Ho Feng—Shan何凤山
人地百米建高铁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