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是最亮的Logo 河南昊昌精梳机研发大揭秘

2016-04-16梁昕诺

纺织机械 2016年3期
关键词:设备

本刊记者 梁昕诺 文/摄



技术是最亮的Logo 河南昊昌精梳机研发大揭秘

本刊记者 梁昕诺 文/摄

河南省昊昌科技有限公司

纺织成套精梳设备技术产品研发中心

2015年对于河南省昊昌科技有限公司而言,是备受肯定的一年。多年辛勤研发的成果获得了业内专家的好评,从行业协会领导到下游企业负责人再到学院专家,都曾走访昊昌,查看其“王牌产品”—— HC500系列精梳机和HC181系列条并卷机,认为两款设备的确具有独特的技术亮点。在前段时间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公布的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的名单中,河南昊昌作为“纺织成套精梳设备产品研发中心”名列其中。

99%的痛苦孕育出成绩

对于“研发中心”这一称号,昊昌董事长马驰感到自豪,同时也很理智。他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业内权威对昊昌全体员工多年来辛勤劳动成果的肯定,巩固了他们在精梳技术高地的位置。但是,要配得上这个称号,一定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昊昌公司,“实实在在的东西”便是有独特技术亮点以及前瞻性技术特色的精梳设备。以条并卷联合机为例,昊昌开创了不停车落卷的独有技术。在同类设备换卷还需停车的情况下,昊昌通过独创性技术,使其做到在换卷的同时能够缓慢运行。马驰采用一个通俗的比喻说明了这一技术的优势:“就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人工,一种是自动(ETC),ETC就类似于昊昌的‘不停车落卷’,这种技术带来的是高效率、低消耗,对设备的冲击小,产量高。”

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是昊昌人骨子里的作风,也是他们创新法则之一“锁定需求”的重要内容。就像在传统的条并卷联合机的构成中,固定的做法是1台条并卷机供应6台精梳机。昊昌发现一些纺织厂为了将产能最大化,倾向于更加灵活的生产和配台方式,于是便根据纺织厂的锭数,推出了1配8甚至是更多的组合。据悉,在山东滕州的一家纺织厂,昊昌公司的条并卷联合机做到了1台条并卷机供应13台精梳机,这在行业内可谓是绝无仅有,也为精梳行业打破固定思维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马驰说这只是昊昌取得的一点成绩,人们没有看到的是昊昌人所承受的研发过程中“99%的痛苦”。尽管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马驰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研发是一个有苦有乐的过程,当科研成果变为现实,那种心情是无法用喜悦来形容的。”他说,“研发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投入,技术储备对于企业抓住机遇、实现未来更好的发展一定是有利的。”

昊昌确实也针对性的做了一些技术储备,并计划于今年10月份推出更多具有革命性和开拓性的机型,比如突破棉纤维精梳机的传统,研发了适用于人造纤维、化纤、粘胶,汉麻、色纺以及低落棉使用的精梳机。

积硅步方可行千里

在马驰看来,创新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曾经的精梳设备技术不能和今天同日而语,也得益于许多年来行业人士在这一领域所做的点点滴滴的改变。自2007年以来,昊昌员工身体力行地将创新法则第二条“持续改善”落实到研发的每一个细节,在精梳设备技术上所做的大大小小的提升不计其数。

在昊昌的创新法则中有一条叫做“内靠机制”,即通过内部管理调动起全员的创新积极性。昊昌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技术部门,而是从装配、质检、加工到销售、售后服务,所有环节的参与者都担负着创新工作内容的责任。装配人员要考虑怎样使设备的装配既好又快;质检人员要在排除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技术和服务人员定期将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整理上报……

公司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促成了昊昌的许多“微创新”,例如精梳机上调节风力原本是通过一块条板在通风管道处上下移动,为了使进风更加均匀,昊昌公司将其改为两块条板的交叉式上下移动,风力均匀的同时棉网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再例如条并卷联合机的机架在过去是由11块铸铁板拼接起来,制造和装配的过程中会出现误差的累加,昊昌改用一次成型的整体机架,提高了精度,减少了装配时间;甚至连小小的齿轮都是同相关研究机构合作,不断改善而来。

马驰从不将眼光局限在自己研究的这个领域,纺织机电专业出身的他清楚地知道做一台纺织设备牵涉到的门类众多,比如说电气、机械工程、运输等等。企业要有大踏步的跨越,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走专业化的协作道路才是正确的企业“晋升”之道。昊昌公司借助最有效的资源,以各种课题的形式同外界机构合作,例如行业中顶尖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同时,昊昌公司不拘一格,即便是个人,只要在某一领域有研究心得,也能收到昊昌公司充满诚意的橄榄枝。这也体现了昊昌的创新法则之“外靠合作”。

锁定需求、持续改善、内靠机制、外靠合作、创新为本、管理为魂。

——昊昌创新的六条法则

技术强才立得住脚

严格意义上来讲,昊昌公司没有销售部门,负责销售的人员只有三五人,而且在销售之外各自肩负着技术、售后服务等职责。跟动辙有二三十个销售人员的同类企业相比,昊昌的这一做法不能不说太大胆,不过,这也正是昊昌因实力而自信的表现。“好的设备就是无声的销售人员。”马驰说,“客户尝到了设备稳定和服务及时的甜头,忠诚度自然就高,在我们销售中,老客户的比例占到了90%以上,很多新客户也是通过老客户的介绍,主动找到了我们。所以说在装备制造业,客户口碑比什么都强。”

随着昊昌在业内知名度的日渐增高,被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对此,昊昌采取正面应对的做法。2015年6月份的上海纺机展上,昊昌公然将条并卷联合机的机架进行“裸展”,把最核心的东西展示给业内同行和观众。机架上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道:“抄袭不了的是昊昌的创新精神”。

这是昊昌人对行业不良风气做出的正面回应,也是马驰用自己的态度伸张行业发展正义的一次尝试。“抄袭固然节省了研发时间和经费,但是弱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他说,“创新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如果一个企业不抄袭别人就做不成事,那么他们永远只能跟在别人身后走。”马驰经常告诫昊昌的员工,看到好的技术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分析,动脑筋去研究这个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多问一些为什么,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超越,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

马驰认为将来的市场会是多元化需求的市场,只有开发拥有前瞻性技术的设备,才能摆脱行业内的恶性竞争。他说作为设备企业,要常问问自己,客户为什么要买你的设备?如果仅仅是在价格上有优势,设想随着人工成本水涨船高、国外制造商寻求成本低洼区,中国设备制造商的生存空间何在?技术创新是可以凭借的唯一出路。

同时,马驰倡导客观、科学地看待国内外设备的差异。国外设备固然有其优势所在,如精度高、开车速度快等。我们应该承认这种差距,但是更要分析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坚持优势,改进不足”,这也是昊昌所坚持的研发理念。马驰反对盲目崇拜国外设备的现象。他认为在生产的温湿度、生产工艺和产品有所区别的情况下,简单的对比国内外设备的好坏缺少科学性。昊昌条并卷联合机曾在一场和国外某知名品牌设备的对比中胜出,同样的速度和时间,昊昌条并卷联合机多打了8个棉卷。

“如果你站的方位偏了,看到的国外月亮也不一定圆。”马驰说,“好多企业的高档纱都是在我们的设备上做的,所以说要科学客观的看待国内外设备,不要片面的下定论。盲目崇拜国外设备对我们国家整个纺织机械工业都是不公平的。”

猜你喜欢

设备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夹送辊抛光机在热轧设备上的应用
机载ADS-B OUT设备适航验证方法研究
调试新设备
长庆油田设备再制造又创三个国内第一
海外大型铁路工程项目设备采购实践
Thync穿戴设备:可以换心情
Automechanika Shanghai 2014 之“看” 汽保设备篇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