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面来信

2016-04-15贾思玉

看天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移民部居留权入籍

贾思玉

说到移民问题,很多人会想到香港。进进出出,香港移民就没停过。

二战后,香港出现多次移民潮,包括八十年代中英谈判触发大批港人移民。1997年香港回归前,据说有数十万港人出走他乡,其中又以前往加拿大的最多。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当时加拿大审批比英国、美国宽松,更易拿到“枫叶卡”(永久居民身份);其次在经济、教育和城市配套等方面,加拿大被认为优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移民监”有空子可钻(广东话叫“有位走盏”)。

正如当下大陆的情况一样,八九十年代,“移民监”在香港是流行词汇,与其热度差不多的、几乎相伴而生的还有一个词——“太空人”,意思近似“空中飞人”。很多港人在加拿大安定之后,就悄悄飞回香港工作,继续享受香港高薪厚职,而妻子和子女会留在加国坐“移民监”。

那时加拿大入籍申请由入籍法庭和联邦移民部两个部门负责,对居住期限可能出现两套理解。依照当时法规,移民法官通常认可“两地居住”方式,因为他们的家人在加拿大,证明与加国有足够联系,于是会给“太空人”放绿灯,在加拿大居住不足一年的人都能入籍。对此,移民部的官员经常感到不满,会对入籍法官的决定提出上诉。后来这个“灰色地带”不存在了,加拿大入籍申请的审理权已集中到移民部官员手上。

还有一个港人躲避“移民监”的“技巧”,当时可谓约定俗成——这也是贵刊封面中所提到的“美国通道”。回归后一些寻求移民的港人仍循旧法,用特区护照申请美国签证,再用加拿大证件出入加美,据说屡试不爽,一边在港工作,一边等待时间到,将加籍拿到手。不过,这个“暗渡陈仓”的方法也已被堵上。

有意思的是,很多港人坐满三年“移民监”,拿到加拿大等国的居留权后,就立即回港工作生活,这批人被称作“回流港人”。2011年一项统计显示,香港有至少30万加拿大人,当中67%在港出生,另外,83%同时是加拿大和香港公民(香港默许双重国籍)。不少回流港人都是为了工作赚钱,还有些因为家庭因素。加国居留权则像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保险。

不过,现在回流风已吹向中国内地 ,毕竟,继续做“中国梦”比开荒“加国梦”容易多了。

猜你喜欢

移民部居留权入籍
沙特出售永久居留权
中国降低移民门槛吸引外籍人才
瑞士入籍面试问题很奇葩
高级人才
俄前首富获瑞士居留权
西班牙收紧入籍申请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