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聊的时代

2016-04-15文森·费尔南德斯·波迪亚

海外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娱乐状态生活

文森·费尔南德斯·波迪亚

别再一模一样了!

你有没有觉得,很多电影都在演着类似的桥段,很多的歌听上去旋律都差不多?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娱乐产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复制品,这样缺乏新意的电影和歌曲还怎么让人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呢?

特别讽刺的是,在当今这个娱乐产业空前发达的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无聊和空虚。但这也不完全是件坏事,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就可以把“无聊”也变得有意义。

那是1967年一个周六的晚上,美国乡村歌手兰迪·斯巴克和他的乐队成员们准备去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小镇上喝酒放松一下。晚上10点当他们到了那里,才发现小镇上所有的店都已经关门了。无奈之下,兰迪和他的乐队成员们只得乘大巴原路返回,就在回去的路上兰迪突然有了灵感,依照此情此景创作了一首名为《在托莱多的星期六晚上》的歌,歌词里写道:“这里的晚上没有姑娘们微醺的笑颜,只有在关蛋糕店门的老奶奶,啊,生活啊生活,还真是百无聊赖。”

这首歌后来被美国乡村民谣歌手约翰·丹佛一唱而红,引起了一股美国音乐界的颓废曲风热潮,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种既颓废又无聊的感觉也很酷。但随之也引发了托莱多镇上居民们的集体抗议,他们认为这首歌诋毁了他们生活的小镇,它远没有歌中描述的那样无趣。这段半个世纪前的轶事,不仅让我们知道了最早一批抒发无聊状态的歌,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在极端无聊的状态下也可以迸发出强烈的灵感,就像那晚百无聊赖地坐在回城大巴上的兰迪·斯巴克一样。

无聊激发创造力

已有科学研究表明,灵感和创意通常是无聊的副产品。美国得克萨斯工农大学的进化心理学家海瑟·林奇认为,无聊这种看似消极的日常情绪其实有它相当积极的一面,无聊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寻找的状态,它可以促使人们从当前的环境中抽身,去追求新的目标体验和新的改变。

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桑迪·曼恩教授,则用实验证明了:无聊真的能提高创造力。他让一组实验者在15分钟内抄写冗长的电话号码簿,或者朗读枯燥无聊的数字,最后让实验者们进行创造力测试,这个测试的内容包括:设想一件东西的不同用途,为虚构的故事续写结尾,以及远程联想测试。结果显示,经过无聊考验的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在创造力测试上得分高得多。据科学家分析,人在感到无聊时大脑的抑制过程始终处于最微弱的状态,思维便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散开来,这种不受限制的思维活动给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

人类无聊的起源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无聊的?在追溯人类无聊感起源的探讨中,有历史学家提出:无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无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狄更斯1853年写的小说《荒凉山庄》中。不过毫无疑问的是,无聊这种状态是人类一早就有了的,克尔凯郭尔、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康德等作家和哲学家们,就曾分别在各自的著作中提过,在亚当和夏娃住进上帝为他们创造的伊甸园中时,人类的无聊就已经开始了。因为还有什么能比住在一个遍地黄金玛瑙,开满奇花异草,永远平静祥和,不缺任何东西,但是没有变化也看不到未来的地方更无聊的呢?直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开始为生存烦恼的时候,人类才暂时摆脱了无聊状态。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也是感受不到无聊的,他们忙着打猎觅食、躲避野兽,力求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他们没有闲工夫去无聊。但是,人类学家艾德·卡波奈在对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溶洞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壁画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在掌握钻木取火技术之前,原始社会的人类到了晚上是会感到无聊的。但好在有了火用于照明之后,人们可用于生产和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了,感到无聊的时间也就减少了。

澳大利亚人类学家贾斯敏·穆沙,到一个名叫瓦尔皮里的澳洲土著部落里和那里的人一起生活了3年。这个部落几乎与世隔绝,部落里族人的生活方式也完全看不出有任何21世纪生活的痕迹。在经过3年漫长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后,贾斯敏提出了她的看法:即使是在原始部落这种群居式的生活模式中,人也是会感到无聊的。尽管部落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没有一个人独处的时间,但人们还是会感到无聊,只不过是群体的无聊取代了个体的无聊罢了。

由此可见,无聊的状态已经伴随着人类数千年,只是早期还没有人想到要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已。进化心理学家海瑟·林奇称:“要对无聊下一个清晰且完整的定义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因为很多时候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无聊状态了,而且无聊的主观特性使得人们很难在无聊的定义上达成共识。”无聊的感觉有点近似于烦闷、空虚、沮丧和失落,有些宗教甚至一度把无聊看作是一种罪过,认为即使是在清苦的修行生活中,或是在反复诵读经文的时候,信徒们都不应该有一丝丝无聊的情绪,一旦有这种情绪那就是对主的亵渎。

无聊的分类

德国心理学家马丁·多尔曼认为无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环境性无聊和存在性无聊。环境性无聊是暂时的,指当时所处的环境或者状态无法保持我们的兴趣而引起的无聊;存在性无聊则是常态化的,它覆盖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的生活缺乏满足感,存在性无聊可能导致游戏成瘾,滥用毒品,酗酒,暴饮暴食,厌学,抑郁症等严重后果。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方式下,环境性无聊反而是一种常态。美国女作家帕特丽夏·斯帕科斯在她的书《无聊简史》中写道:我们的社会一方面在提供着越来越多机械而枯燥的工作岗位,规定着每周5天8小时的程式化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又大量生产着毫无营养的娱乐快餐文化,来消费我们的时间和金钱。

与其避免无聊,不如享受无聊

所以,无聊究竟是好是坏?我们应该为了健康和工作竭尽全力地去避免无聊吗?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可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无聊做抗争。

当一个人感到无聊时,就会觉得内心空虚不安,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时间也过得无比缓慢。那这时候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排解无聊吗?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家艾文·彼得曼认为,避免无聊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一些你从未做过,但是让你感到有兴趣的事情。比如,去尝试一家你一直很想去的餐馆,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或者发展一个新的爱好。尝试新鲜事物会给我们的大脑带来强烈的刺激,使我们的大脑分泌出一种叫类鸦片活性肽的物质,这种物质有类似毒品的功效,能让我们的心情更愉悦。但当那些让你感到新鲜的活动被不断重复,它带来的刺激也就不断减弱,直到你感到厌倦又开始寻找新的刺激。

不过尼采认为,对于智者来说,无聊正好能提醒他们不要满足于已有成就,而是继续尝试新的事物。他说:“伟大成就的背后,往往都是你曾经的无聊。因为当你在某一项工作中已经完全获得满足,这项工作于你就失去了意义,这时你才会感到无聊,从而激发你挑战不同的事物和尝试新的领域。”

法国哲学教授菲德里克·葛霍在他的书《走路,也是一种哲学》中,讲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了摆脱无聊乏味的工作,每天会散步很长时间,正是这种看似单调而重复的散步给了他无数的灵感,让他完成了后来的著作。同样,德国哲学家康德固定每天下午5点要去柯尼斯堡散会儿步,在散步的过程中思考哲学命题。葛霍在书中解释道:“无聊是一种思维静止的状态,而走路能帮我们打破这种静止,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让我们的灵魂在动与静之间沉淀。”

无聊和不无聊

既然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无聊,那相应地,是不是就有容易感到无聊的人和从不觉得无聊的人?挪威作家拉斯·史文德森在写《无聊的哲学》一书之前曾做过调查,他向许多人问了一个问题:“你是个容易感到无聊的人吗?”,对此,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这个问题我自己也说不上来。”很少有人能给出较为明确的答复,在所有受访者中,只有一位明确表示了自己从来不感觉无聊。

史文德森表示,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从不觉得无聊的人,不管那些受访者们承认与否,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深受无聊之苦。而且根据他的研究,女人通常比男人更容易感到无聊,不过这个结论目前还缺乏足够充分的事实证据。史文德森在研究中发现,那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人要比一般人更少感到无聊,还有就是那些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他们都忙成那样了,哪还有闲工夫去无聊呢。

对于有些人来说,无聊和工作是一对反义词,但也有些人认为无聊和工作就是一对同义词,有的人能在工作中寻找到快乐,一旦闲下来了反而觉得无聊,也有的人在工作中感到烦闷和无聊,但业余时间过得充实快乐。所以,一个人是不是感到无聊,不在于他可支配的时间有多少,而是看他有没有好好享受自己生活的每一分一秒。

热闹背后的无聊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和无聊做抗争,但似乎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接近战胜无聊。因为没有哪个年代有我们如今这么发达的娱乐产业,现实社会的各种活动都渐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但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担心,娱乐产业越发达,社会的文化精神却越枯萎,这种热闹背后的空虚才是一种最可怕的无聊。

所以当你觉得无聊的时候,你可以用遥控器换数百个频道,可每个频道最多都只能吸引你几分钟,换了一轮下来,你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又或者你打开智能手机上网,点开视频网站看一会儿搞笑视频,又把朋友圈刷了一遍,却发现自己没有回复任何人的欲望,这样的时刻会不会让你感到更无聊了呢?

也许这时候你也应该安静地坐下来,像兰迪·斯巴克一样,写一首歌来好好嘲讽一下我们这个无聊的时代。

[译自西班牙《真有趣》]

猜你喜欢

娱乐状态生活
智珠二则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生活感悟
娱乐眼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