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家宝的燃情岁月

2016-04-15

看天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温家宝工作

1974年7月。温家宝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留影(地质出版社供国)

编者按:

“我的孩子将来读到这些记载,会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处理同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在1979年1月15日的日记中,温家宝这样写道。

近日,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温家宝地质笔记》在全国发行。书中,前总理温家宝从现存1968至1985年自己在地质系统工作期间的45本、400多万字工作学习笔记里,摘选收入了笔记160余篇、手迹影印件632幅,照片50余幅,并撰写回忆文章24篇。该书所收笔记、回忆文章及照片均为首次公开发表。

“做笔记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无论是野外工作、调查研究、参加各种会议,以至读书思考,我都要作详细记录,或写发言提纲、心得体会。有时是边记边想、边提出问题、边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写出自己的观点。”温家宝写道。

《温家宝地质笔记》责任编辑、编辑组负责人对媒体表示,2014年3月,为表达对地质工作和昔日同事的怀念之情,退休后的温家宝整理了自己当年的笔记交由地质出版社编辑出版。

据介绍,在编辑该书过程中,无论是大纲的拟定、框架的确立、笔记内容的精简取舍,还是版式和封面设计,温家宝本人都全程给予了具体的指导。他曾15次以书面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多次与编辑组面谈编辑方法,先后7次审阅书稿的草稿,5次审阅样书,包括书籍用纸颜色这样的细节都曾给出建议。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质专业内容,温家宝专门在每一部分前撰写了“引言”,对笔记的内容及相关背景进行解读。

读者也得以从这些文字中,管窥青年温家宝的日常生活、所思所想。

地质队来了个研究生

1968年初,结束了在北京地质学院8年的学习生活,春节回天津向父母告别后,26岁的温家宝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挤上了从北京驶往兰州的列车。随身行李非常简单:一个装衣物的帆布箱、一套用儿时曾用过的油布捆绑的被褥、两个装满书籍的小木箱。

他此行的目的,是前往甘肃省地质局报到。

1979年6月。时任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区测队(原区测二队)副队长、党委常委的温家宝(左二),与其他党委委员合影(地质出版社供国)

两天两夜后,他到达兰州,随即被分配到地处酒泉的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下简称区测二队)。于是,从兰州到酒泉700多公里,温家宝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

区测二队近四百名职工,大部分为东北人和西北人。大、中专毕业的技术人员占到一半以上,其余的为机关干部和司机、管理员等后勤人员。

温家宝到队报到的时候,全队正“停产闹革命”,没有出队(即没有出野外工作)。探亲的职工也都归队了,几百号人集中在队部,显得有些拥挤。温家宝回忆,队部是一个不大的院落,全是土坯垒起来的简易平房。东、中、西各有五排房子,每排有八间,其间为走道。前院是车库,还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后面是仓库。

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都没有下分队,集中在队部烧锅炉、参加科室学习。温家宝被安排到后勤科学习和烧水。一个能容两吨多水的锅炉,十个人轮流值班,烧开水供队部人员使用。早起生火,晚上封火。拉煤、倒煤灰,他总是弄得满脸黑污、浑身煤灰。

1968年冬天,温家宝被分排到酒泉县丰乐公社(今丰乐乡)二坝大队劳动锻炼。他和一名技术人员住在队里一位老饲养员家,三人睡在一个炕上。

距二坝大队东南8公里外的台子沟是丰乐公社重要的水利工程,承担着2.8万亩农田灌溉和5000多人的生活用水。温家宝的任务就是挖建台子沟水利干渠。

每天天不亮,他和社员一起起床,吃些面汤或苞谷面糊糊,再揣上两个干馍,步行到工地。“那时,我年轻,能吃苦。在一人多深的沟里,一锹一锹地将土甩上沟边;几十斤重的大石块背在后背,连走带跑几十米都不感到累。手上磨出了泡,背上磨破了皮。午饭,常常就着开水吃凉馍。”温家宝在书中回忆,“就是这样,干了三个多月。”

1969年年初,温家宝被分配到区测二队五分队,开始了作为一个地质队员的野外地质考察工作。

“五分队下设两个大组:地质组,负责填绘地质图,编写地质报告;矿产组,负责填绘矿产图,编写矿产报告。每个大组又设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三人组成。组长负责定点、填图、记录,一个组员协助观察,并量产状、打标本、采集样品,另一个组员携带一起,作放射性测量。”温家宝回忆,“我仅当了一年组员后,就担任了小组长,以后就做大组长,负责矿产工作。”

在祁连山睡地铺、捡牛粪

进山时虽值四五月份,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地区,天气还是非常寒冷。早晚都有冰冻,有时还下大雪。山区河流覆盖的厚厚冰雪刚刚融化,夜间又常结上一层薄冰。温家宝和同事们需要穿上皮衣,戴上皮帽,夜间钻进鸭绒被套。

祁连山里的工作生活,不仅仅是艰苦二字。“我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一步一步向高山攀登,累了就靠着山崖歇一会儿,然后继续往前走。我从不敢坐下,生怕再也起不来。”温家宝写道。

一次,温家宝骑着牦牛过疏勒河。河流湍急,行至河中间,牦牛也站不稳,而且水愈来愈深。他死死地抱住牦牛,随它漂游过河,下半身都湿透了。温家宝在书中回忆,曾经有位水性很好的河南籍地质队员过疏勒河时,因洪水暴发,人和骆驼一起被洪水冲走,尸体始终没有找到。

1960年,温家宝在北京地质学院周口店基地实习时留影(地质出版设供国)

1970年6月的一天,温家宝和同事遭遇了山洪。山上冲下的大石头在洪水中轰隆隆滚动,山坡的泥石流不断滑下。小组就住在阶地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温家宝招呼同事先搬资料,后搬行李,再拆帐篷,迅速转移。那一夜,大雨滂沱,洪水连续上涨,他们竟然搬了三次家。第二天雨过天晴,沟谷被冲得变了形,堆满了被洪水冲下来的巨石,还有死去的骆驼。

由于区测工作的特点,地质组、矿产组要经常异地搬家。每次搬家,温家宝都是天不亮就起来,把行李整好;然后和同事一起整理炊具、拆帐篷、打驮子。

打驮子是件苦事,先要把牦牛双腿绑好,让它跪下,再将行李、资料箱、帐篷、粮食、蔬菜等码在驮子上捆牢。牦牛性野,常狂暴地满山乱跑,直到把驮子上的东西都甩下来,甚至弄得皮开肉绽。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又得拾东西,又得找牦牛。

到新的驻地时,常常天快黑了。温家宝和同事要赶紧选择有水源和安全的地方卸驮子、搭帐篷,先把厨房整好,捡些干树枝或牛粪,烧火做饭。然后,才能整理自己的事情。

在1970年5月18日的日记里,温家宝写道:

昨天出发,夜宿张掖,今天到达祁连。

虽然已是初夏,但在翻越4300米的俄博大坂时还是非常冷的。我们又穿上了皮衣,戴上了皮帽。山区河流的巨厚冰雪才刚刚融化。

现在,同事们都在打扑克,我不愿在那上面多费时间。我想,只有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用于工作和学习,才能弥补我资质的不足,才能不空耗生命,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大家刚刚一起搭了个锅灶,又摘洗了青菜。在野外,一切都要自己动手。从采买到做饭、搭帐篷,都要大家一齐劳动。

几天之后,5月27日的日记中,他又写道:

在蛇眼沟安了基站。基站附近没水,在距基站一里多的地方有两个积水坑。于是,我们就用肩挑水。同时,在近处挖坑储水。基站附近没有柴烧,我们就在一个晚间,捡了200多斤牛粪,解决了烧柴问题。

次日的日记,他提到“近两天,由于劳累过度,特别是几次到一里外的地方挑水,肺部有些不适,痰显著增多、加浓,身体常感疲乏。我疑惑肺病又犯了”。但勉励自己,“我要以坚韧、顽强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只要一天不倒,一息尚存,就要为人民工作一天。”

在1970年7月26日的日记中,他还提到:近来,常跑远路线,几乎每天都要上到4500米以上,经常熬4700米、4800米。累一下,睡一夜就好。吃得很多,一天可吃一斤四两,甚至到一斤八两。

立秋后,祁连山开始下雪,温家宝和同事转移到北山高台幅、平川幅继续地质勘测。

虽然海拔降到1500米左右,但是这里地处戈壁沙漠,工作依然艰苦。那里泉水多为苦水、咸水、臭水,饮用后容易引起腹痛。粮、菜、水都靠外运。风沙多,每顿饭,饭盒底总有不少沙子。没有路,运输以骆驼为主。

温家宝在书中回忆,在平川幅榆树沟站工作时的那个国庆节,分队唯一的一台解放牌汽车到酒泉队部拉给养,七天过去了还没有回来。分队没有电话也没有电台,30多人面临断粮。距离最近的居民点是临泽县板桥公社,也有50多公里远,而且道路是起伏的花岗岩路和一步一陷的沙窝子路。那一次,为了找粮、找车,他和同事马海山走了一天一夜。

汽车在沙漠里行走是困难的,常陷进沙堆而抛锚。他们的车上总是带几块长木板。每过沙地时,就将木板铺于轮下,车轮在木板上行走。走完木板后,再将轧过的木板取出来铺在轮下,一段一段交替着往前挪行。

一生的遗憾

地质队的工作虽然艰辛,但温家宝在工作之余,还是按自己订的学习计划读书。

1974年4月28日的日记中,他写道:

野外的星期天,大抵是要睡懒觉的。昨晚,八个人分两桌打扑克,直到12点钟,惟我在烛光下孤坐,重新看了几篇鲁迅的散文,也到那时才睡。

1974年5月1日,温家宝又在工作日记中写道:

今天是劳动节,照例休息。准备节日晚餐,忙了一天。下午6时许,晚餐结束。有的躺下休息,有的下象棋、打扑克。我和往日一样,总是看书。手头上的书不够,就反复读几遍。鲁迅的《呐喊》已经读三、四遍了。有时为增进记忆,就抄书。昨晚和今早,看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

在《温家宝地质笔记》中,他说自己出身教师世家,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阅读历史和文学作品,曾多次通读过《中国通史简编》以及《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他称自己特别关注历史上“盛世”成因的探讨、研究;也重视研究先秦的思想家。“读唐代史官吴兢的《贞观政要》,我对其中爱之如一的施政理念作了一些更深的思考。若‘如一,这样算‘允公、才‘平等、才可能‘大同,人们才能共同富裕,社会才能进步。”

1960年9月,温家宝迈入北京地质学院校门时,随身带着父亲读过的一本书——李四光著的《中国地质学》。“父亲读这本书非常认真,在书上画满了红线,在书中空白处写有心得体会。进校后,我接着读它,在上面又圈圈点点,作了许多新标记。”

从入校第一天起,温家宝就做好了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然而,困难来得比预想的要早。入学仅几个月,他便患上了浸润性肺结核——当时,肺结核是一种可怕的病。但温家宝认为,“人要垮,首先精神先垮。只要精神不垮,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摧毁我的意志和身体”。因此,他坚持锻炼身体,更加努力自学。第一学期结束时,温家宝参加考试的几门课程,包括没有上完的结晶学都获得了优秀。

半年后,医生允许他每天学习4小时,以后又增加为8小时。但温家宝不把自己当成病人,坚持跑步、打球,不仅全天上课,而且早起晚睡。班上的同学都忘记了他还是个病人——直到大学临毕业时,他才摘掉肺结核的“帽子”。大学五年全部考试课程(除一门外)、所有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都获得了优秀。

《温家宝地质笔记》中,他说在学校学习期间,自己阅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和哲学书籍,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作,也读林肯、华盛顿、丘吉尔、甘地的书;读孔孟老庄、商鞅、王安石、范仲淹的论述,也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歌德、亚当·斯密的名著。“我不仅读书而且记笔记。我经常把名人格言抄在笔记本上,常看常思,常看常新,激励自己,下决心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国家和人民。”温家宝写道。

1969年至1974年,在祁连山的崇山峻岭中从事野外工作期间,书籍伴温家宝度过了寂寞的时光,给他许多精神的抚慰。在地质队,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季自学一门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外语。

此外,他买了许多书,有专业书,也有文史哲类的书,甚至带着英语课本。每到祁连山或北山出野外,他都要带上几本。

在甘肃省地质局工作时,温家宝还曾结合自己读的历史书籍,给全局干部职工讲了一堂近代史讲座,讲鸦片战争的由来与意义、讲他崇拜的林则徐,“很受大家的欢迎”。

温家宝在中学、大学时学的是俄语。在地质部门工作时,有不少俄文地质资料,他能够读懂,并可加以利用。上大学时,他很想学习英语并想跟古生物专业班上英语课,但在上第一堂课时就被老师发现赶了出来。

到了兰州工作后,他学英语的兴趣不减。就在1980年夏天报了职工业余英语学习班,一个近40岁的人,与一群年轻人一起学习,每周三个晚上上课,每学期学费8元。

温家宝的英语发音不准,常混有俄语的口音。有一次,老师让他站起来朗读课文,因发音不标准,还被老师在课堂上调侃。即使这样,温家宝还想一直坚持学下去。但只学了两个学期,因调到北京工作而停止了。至今,他仍为未能完全掌握英语而深感遗憾。

进京“做官”,根本没有想到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温家宝个人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中共中央提出实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后,他开始走上基层领导岗位。1978年12月,温家宝被甘肃省地质局任命为地质力学区测队(原区测二队)副队长、党委常委,分工主持地质力学队的生产工作。

温家宝常告诫自己,“要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绝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从担任领导工作的那一天起,他便下决心“认真钻研科学技术,尽快熟悉地质工作的组织管理,不敢有丝毫放松”。

他在基层的每一点进步,都受到时任局长马万里和局党组其他老同志的关注。马万里局长和沙仑副局长还两次到酒泉对温家宝进行考察。1979年9月21日,经甘肃省地质局党组决定、甘肃省委批准,他调任甘肃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主持全处工作。

3个月后,温家宝离开酒泉,赴兰州到省地质局报到,结束了12年的野外地质工作和生活。

不过,1980年3月16日的日记里,他却写道:

我是去年十二月十七日独身一人到兰州的,任职是省委七九年九月份批的。三个月来外出开会几乎占了一多半的时间,其余主要是处理日常处务工作,根本没有什么起色,每日或参加一些会议,或批阅些文件,或坐在那里东翻翻、西看看,日子就这样从身边过去了。到了晚间,人们匆匆回家过那小康生活,而我常独自一人黯然呆坐。学习无一定计划,工作和生活也缺少目标,空费精力,磨人生命。人们常恭维说,三十多岁即当了处长。而在我看来,除了日益增长的虚荣之外,哪有什么意义呢?人的生命这样度过,该是多么可怕而又可悲啊!

一年后,1981年3月28日,地质部(1982年5月改名为地质矿产部)党组批准他任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开始处理全局地质业务工作。

当年9月,温家宝作为地质部选拔的第二批年轻干部,随时任部长、党组书记孙大光赴东北三省调研。考察途中,孙大光总是让年轻干部们发表意见,谈心得体会。考察结束时,每个人都要就地质工作改革和发展写出报告,向部机关干部汇报,让大家评议。

次年11月初,经部党组决定、中央批准,温家宝调任地矿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从此离开了工作15年的甘肃。

温家宝在书中写道,“人们常说,‘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千里马,但我要感谢那些认识我、了解我、信任我并给我锻炼机会的‘伯乐。没有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没有像孙大光等一批令人尊敬的老同志,我仍可能还在大山里。因此,对我来说,为‘官本是偶然之事,特别是进京‘做官,是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

刚到政研室,温家宝对工作环境和人头都不熟悉,更不谙待人接物之道,甚至连学都学不会。“我就像看见生人就怕,躲在角落里不说不笑的孩子。”

经过接触,温家宝了解到,政研室的几位同事业务扎实、对地质管理熟悉、文字水平高。和他们比,他年纪最轻,资历最浅,人地两生,面前的路很难。“我常想:生活对我是公平的。岂止是公平,甚至有些偏爱。机遇也是难得的,许多人比我有才华,但却没有我这样的施展条件。现在,主要是自己要有知识、有力量、有胆略。在这些方面,我还差得那样远,知识不足,经验不多。我必须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学问和事业上。”他写道。

1983年3月下旬,温家宝在东北调研途中获知被增补为部党组成员。一个月后,5月24日,部党组召开在京处级以上干部会,进行副部长人选民意测验。结果表明,温家宝受到绝大多数人的信任。

当年10月10日,经中央批准,国务院任命温家宝为地矿部副部长,开始参与领导地矿部全局性工作。这一年,他41岁。

1985年10月,因工作变动,温家宝离开了地质系统。

但《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中写道,地质工作的记忆埋藏在他心中,“有一次我去甘肃出差,路过祁连山。尽管离开多年,但我仍能比较准确地说出哪个山口是洪水坝口,哪个山口是红山口。望着山前那红色的地层,我还能准确地辨认出那是第三系的白杨河组。”

2002年8月,温家宝重回酒泉丰乐乡,当年他曾住过百天的旧屋已成库房,但当书桌用的旧板柜还在。“物是人非,世道沧桑一瞬间。”他感叹。

链接

温家宝日记:励志与内省

1970年5月27日

我身在深山,但胸怀却像海一样宽广。我把自己的工作,与人民的利益联系起来,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顽强地战斗。

1974年7月16日

只有教育孩子从小就会劳动,懂得深切关心劳动群众,才能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

1974年7月17日

光阴荏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看看自己,已经进入壮年了。

在生命的长途上,我必须抓紧这每一天、每一年,刻苦地学习,努力地工作。一息尚存,我决不放弃为人民积累知识,再服务于人民。

1978年12月31日

我又想用文字来记载自己平凡的生活了。其所以这样有两个目的:一是不断地鼓励自己;二是留给孩子们,让他们知道父亲是怎样生活的,或许从中有些教益。要记载生活,就要使生活充实、有意义,让它紧紧地同可爱的祖国和可爱的人们联在一 起。

1979年1月15日

人的价值不是用工资的多少作为尺度的,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决不是以挣钱多少可以衡量的。今晚我决定第二次放弃提级的机会。第一次是在77年底,那次队上十四个单位有十三个半单位的同志提我,我写出大字报坚决让给那些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同志。这一次是在我被提升为副队长之后,又有多数单位的同志同意我,由于我主持队上的工作,不能先为自己打算,我又决定放弃这次机会。

我的孩子将来读到这些记载,会知道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处理【同】党和人民的关系的。我要教育他们从小就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不靠天,不靠地,也不靠父母,自强自立。说实在的,作父亲的除了在道德品质上能给孩子作个楷模外,别的不会给予什么。

1979年1月20日

我不做那种不学无术的领导者,也不做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而要做一个有学识、有头脑、有远见、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从担任领导工作的一天开始,我便下决心继续努力钻研科学技术,绝不能放松。

1979年7月24日

我坐在家中,静静地回忆三十七年的道路,思考着未来,用得着一句话概括,还是那颗倔强的头颅,还是那颗赤诚的心。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这病不好,容易满足,而且经不起波折。我准备后三十年不折不挠,逆水行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81年4月7日

我的奋斗目标: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较高的理论修养,要确立政治经济学的主攻课题,并在某一两个领域的研究上有所创见;要熟悉地质业务技术,尤其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指导地质工作中要运用自如,在地球化学和成矿理论方面要选择课题,深入研究,力争有所成效;要刻苦攻读外语,三五年内,亦即45岁以前要攻破英语;要做一个干练的管理干部,有远见卓识、明确目标,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不图虚名,不骛虚声,做事要有计划,应该办的事切实抓紧,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力求避免。

立大业必须有大志,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要有非凡的勇气和极顽强的毅力。

我将为祖国奋斗一生,并将此精神留给我的儿女。

1983年元月4日

一个好的干部,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问题,无论什么场合,都要敢讲真话,这样做于国家于人民有利,于自己也无害。那种一味迎合领导的“奴相”是可鄙的。我尊重领导,但从不迎合。

资料来源:《温家宝地质笔记》,地质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温家宝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温家宝地质笔记》出版发行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