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
2016-04-15谭峰
谭峰
【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EG检验的结果,得出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结论,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来反映二者间的短期波动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其消费的Granger原因。根据以上分析得知从长期来看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对其消费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从短期来看当期收入对下一期消费的具有一定力度的调节作用。因此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是启动消费的主要手段。针对分析结果, 本文提出了一些可靠性建议。
【关键词】收入与消费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因果检验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增长较快。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很大,如果收入没有与消费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如何科学、客观地评价、协调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各地经济稳步发展,是当前各地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指标的确定和数据来源
鉴于选取人均变量而非总量指标可以更好地排除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这两个指标来分别反映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根据已确定的指标,本文选取了四川省1990年至2013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很多,其中收入是最重要的因素。假定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以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水平与可支配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单整检验
如果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二者必须是同阶单整。由数据可以看出,序列SR和XF随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这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如果直接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就会引起“伪回归”,所以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容易得到平稳序列,而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原来的时间序列SR(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XF(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取对数,取对数后的序列分别记为LSR和LXF。协整检验之前要先对2 个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通常采用ADF 检验。
表1 LSR和LXF的ADF检验结果
注:表示取对数序列
从表可以看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数序列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原序列在未取对数前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ADF检验的值都小于5%水平的临界值,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进行取对数以后,ADF检验的值都小于5%水平的临界值,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因此此时这两个序列在显著性水平5%下都是平稳的,所以这两个序列都是同阶单整序列,可以认为这两个序列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
协整分析理论是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用到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处理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之间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的有力工具。其基本思想是,如果2个或2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这意味着虽然两个变量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协整关系。
由以上的平稳性检验可知,各变量的单整阶数相同,因此可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如果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则它们之间是协整的,它意味着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它们的线性组合却也可能是平稳的,即也可用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它们之间的模型。本文主要运用EG检验法( Engle - Granger 检验) 来检验各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对城镇LSR(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数)和LXF(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对住)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回归,得到如下方程:
XF=496.3691+0.731507SR+εt (1)
(6.393202) (95.55807)
R2=0.9975
根据回归方程(1)可知,收人与消费同步增长, 收人因素对消费水平起很强的解释作用, 这符合宏观经济的一般规律。从长期的角度看来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消费性支出的弹性系数为0.7315,即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增加1%,平均来说消费性支出将增长0.7315%,这充分说明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拉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作用十分明显。
其次进行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的单整性检验。本文仍采用ADF 单位根检验来对它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若它为平稳的,则说明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从检验结果得到εt 是平稳的,故而εt ~ I(0),所以SR和XF存在协整关系,说明LSR和LXF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三)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就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来直接描述序列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协整检验结果可以知道,SR和XF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它们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还得进一步研究,下面就用误差修正模型来进一步研究SR和XF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建立LSR和LXF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Eviews估计参数,逐步剔除不显著的变量,得到误差修正模型如下,其中为均衡误差项:
R2=0.9979
误差修正模型描述了长期均衡误差对消费的短期动态影响, 一期的均衡误差对消费的短期变动有一些影响:如果上一期消费偏低,即均衡误差为负值,则本期消费就会增加,反之亦然,这样保证了消费与收入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均衡误差项的系数为-0.000466,说明它对消费支出的调整幅度为0.000466,调节作用基本上没有。LSRt的系数达到0.9764,说明收入对数对消费对数有很大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ECM的拟合优度为99.79%, 长期均衡误差修正系数为负, 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际值拟合的较好, 模型可信。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前面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了四川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和消费水平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内的波动关系,但它们之间哪个是引起另外一个变化的原因还不清楚,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下面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一步研究这两个序列的关系。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 :
表2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XF不是SR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接受原假设,表明XF不是SR的Granger原因;而对于SR不是XF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条件下拒绝了原假设,则可以认为SR是XF的Granger原因。这一结果说明,四川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可以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刺激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对提高他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明显的效果。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四川省城镇人均消费的快速增长,可以认为是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因此,城镇居民的消费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增加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现实的货币支付能力,才能增强他们的消费欲望。
第二,通过对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可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在短期内对消费支出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短期内,城镇居民消费非均衡的偏离度较小。而且从长期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保持同趋势的俱进均衡。
第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消费性支出的Granger原因,城镇居民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解释人均消费性支出,当期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人均消费的驱动因素。这说明,我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是四川省城镇居民主流消费观念,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即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还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支撑因素。
由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消费必然受到收入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要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是一条最根本的途径,要从根本上建立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想方设法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同时消费还受消费环境、物价水平和消费理念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要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还要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商品物资和信息的流通,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转变消费观念。
参考文献:
[1]王真真.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ECM 模型建立与分析[J].统计教育,2007(2).
[2]张继海, 减旭恒. 中国城镇居民收人和消费的协整分析[J].消费经济,2005.
[3]陈华丽,钱林波.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动态关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9(4).
[4]程细玉,陈余芳.福建省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胡曙,干晓蓉.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湖北省居民消费水平与GDP 的协整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8).
[6]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梁君,顾江.农村文化消费: 动因、问题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消费经济,2009,(4).
[8]冯建中,何先平.湖北省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协整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4).
[9]石茗露.广西城镇居民收人与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