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参与式阅读探究
2016-04-15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黄锦顺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黄锦顺
高中语文参与式阅读探究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 黄锦顺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中就强调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能在文本阅读中获得理解和感悟,经历阅读和鉴赏过程,陶冶学生的性情。目前,虽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模式上也在不断革新,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阅读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提倡参与式阅读,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能真正经历文本的解读过程,获得理解和感悟。
一、直观参与,感知文本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习惯于直接让学生解读作品的文字语言而去理解作品,且在教学中又容易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即通过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感悟,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多。虽然高中学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若单纯地通过文字而要获得对作品的理解,较为困难。如《雨巷》中,如果没有直观的模像作为辅助,学生很难体会那种朦胧的意境,也就难以更好地揣摩诗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情感。在教学中,若能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而营造出朦胧的氛围,让学生感官上获得刺激,再去解读作品,这对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极为有利的。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图片、音乐、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对文本形成直观感知。以《祝福》中对祥林嫂形象的解读为例,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借助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并说祥林嫂的变化后引入“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脸颊已经失去了血色”等描写的交流,由此而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境遇,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同样,如《林黛玉进贾府》《老人与海》等一类的小说阅读中都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为理解和体验奠定基础。
二、问题参与,探究文本
提倡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就是要变“讲”为“引”,借助问题而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语言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以《囚绿记》为例,“我”为什么要囚绿,囚绿的过程是怎样的,“我”的内心变化是怎样的,围绕上述问题而引导学生阅读,学生交流后给予点拨,这样,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把握“我”囚绿的原因和过程,初步感知“我”的情感变化,从而为整个作品的解答奠定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合作,这对学生理解作品效果较好。
提倡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尤为关键。以《荷塘月色》中4--6自然段的引导为例,可问“作者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采用了什么手法?”由此而引导学生读段落并找出景物,交流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此时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指导。如水墨荷叶图,写了叶、花、风、香、波、水。如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比喻写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借助问题参与,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结合问题而去阅读并交流,再点拨。
三、活动参与,丰富体验
高中阶段的时间紧,任务重,故而很多教师都不喜欢在课堂中用活动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认为活动耽误时间,不如直接讲解。其实不然,在文本阅读中借助活动组织学生探究,不仅可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借助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更好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如《老人与海》中对老人五次和鲨鱼的搏斗的探究就可组织学生对其动作进行表演,在表演中体会老人的硬汉精神。提倡以活动方式组织学生阅读理解,活动设计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展开,且活动中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以《雷雨》中对人物语言的探究为例,教学中围绕周鲁从相见到相认部分引导学生展开对话活动。在对话中,鲁侍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此时可用“为什么”追问学生,由此而体会她对伤害过她的人存在感情,但又有悲愤的复杂感情。在小说、喜剧类的作品阅读中,以对话表演、情境表演、动作表演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活动,这对学生理解作品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要注重在活动中进行指导,不能把课堂变成单纯的表演活动。尤其是在对人物形象分析时,引导学生尝试以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表演,这可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形象,为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四、拓展实践,提升感悟
阅读,理解是基础,体验和感悟是关键。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更要让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课后拓展是极少的,更多的是书面练习。虽然书面练习对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有一定帮助,但不利于学生体验的生成。在阅读教学中提倡针对性练习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拓展,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这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的方式较多,如演讲类的作品学习后可组织学生演讲,小说、喜剧作品学习后可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议论类作品学习后可组织学生辩论。在教学实践中可结合具体的作品而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拓展。在拓展中,要注重围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活动,活动后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升学生的体验。如《祝福》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对话表演,活动后要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其社会原因,生成自己的感悟。在阅读实践中,也应丰富课外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这样才可让阅读变得更为有效。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以直观方式让学生对文本形成感知,借助问题而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融入到文本中,理解作品,真正读懂作品。在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倡参与式阅读,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活动、问题解决过程,在参与中理解、在参与中感悟,这样才能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