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思路 实施精准帮扶
2016-04-15盛登华许鸿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盛登华 许鸿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创新扶贫思路 实施精准帮扶
盛登华 许鸿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今年全面开展了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成效明显。截止到5月底,所有农户的基础资料已全部录入电脑,全区建档立卡工作也全面完成,为全区精准扶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区共确定人均纯收入低于8500元的农户6656户、11036人,分别占全区农户总数14.7万户、农村总人口366187人的4.5%、3%。经过详细分析,造成低收入农户贫困的原因主要有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健康状况差、因病致贫多,土地资源少、农户增收难,孤寡老人多、家庭劳力缺,教育费用大、救济覆盖小等五个方面。金坛在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后,创新思维,统筹推进,精准施策,不断提高帮扶水平。
一、以“授技”为手段拓展增收渠道
低收入农户之所以贫困,多数是缺乏致富门路和技术。新阶段扶贫应坚持因村、因户、因人制宜,按照“一户一对策、一人一方式”的要求,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2761人实施“增收致富工程”,引导和组织他们“种高产田”、“裁摇钱树”、“养发家畜”、 “开脱贫店”、“购致富车”等,并通过政府担保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增加农民收入;对那些缺少技术的困难户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工程”,通过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使大多数贫困农民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让其逐步从从事简单工种向复杂工种转变,从低工资岗位向高工资岗位转移,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
二、以“强基”为载体增强发展后劲
自然条件差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各部门在进行扶贫决策时,要把人的生存环境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子来考虑,在确定农村基础建设项目时要以乡村通路、沟渠、通电、通网络等为重点,不断增强贫困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快改善和提高低收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始终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道路提档升级等机遇,加快散居农户拆迁搬迁力度,不搞大拆大建,积极引导低收入农户进城入镇。同时,要筛选一批符合扶贫开发要求的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扶持,缓解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资金压力。
三、以“扶知”为根本创新发展思路
紧紧依靠优质粮油、现代园艺、规模畜禽等传统优势产业,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农游特色产业发展,挖掘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的项目。按照“不怕农民学不到,就怕我们想不到”的要求,制定并完善中长期文化科技扶贫规划,对低收入农户进行分期分批培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要对农民进行实用的科技培训和职业基本技能培训,帮助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加大党员干部帮扶力度,完善机制,确保贫困孩子正常接受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四、以“制度”为依托健全保障体系
进一步健全完善面向农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落实“应保尽保”的要求,将现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实现城乡医疗保险的完全接轨,并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标。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防止农户因病返贫,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同时,要对贫困人口进行联网动态管理,做到符合条件的进、实现脱贫的出,建立贫困人口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体系。通过全方位、立体式扶贫,逐步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对有能力的扶起来,没能力的拉起来”,逐步消除绝对贫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