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情商业街地点性的实现
2016-04-15OnLocalityRealizationofCommercialStreet
On Locality Realiz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
林犀,戴志中(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45)
论风情商业街地点性的实现
On Locality Realiz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
林犀,戴志中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摘要:风情商业街的地点性是在地域性的框架下,依据场地的多种特质,构建独一无二的场所及氛围。文章以重庆渝中区的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和融创·白象街两个项目为例,从文态、形态、业态、生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说明风情商业街地点性的成因及其重要意义,并提供一种规划设计思路。
关键词:风情商业街;地点性;四态合一;洪崖洞;白象街
戴志中(1948-),男,四川遂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Abstract:The locality of commercial street is to project a unique place and atmosphere based on regionality and the various site qualities. Exampled by the two cases—HongYadong Folk-custom Scene Area and Rongchuang·Baixiang Street,the cau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locality of commercial street are elaborated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ulture, form, industry and ecology for reference.
Keywords:commercial street;locality;four elements in one; Hongyadong; Baixiang Street
1 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
风情商业街常常集购物、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通过展现地方某一时期的风土人情和街道风貌,实现对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商业价值的提升。一方面,风情街起到展示城市或城镇风采、对外营销的作用,重在体现地方特色和项目特色;另一方面,打造出的是商业产品,也需要避免同质化来获得竞争力和吸引力。
建筑的地点性(Placeness)是依据场地特质设计而实现的独特性,是基于场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构建出的独一无二的场所感,是在地域性(Regionality)中体现个性,也是在延续文脉中推陈出新[1]。风情街的地点性包含在诸多复合要素中,这些要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文态、形态、业态、生态①。其中,文态是整个项目的主导,形态是建筑空间形式,业态是功能属性,生态则是与环境的协调,四个方面有机结合[2]。
以两个实际项目——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圈的“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和“融创·白象街”为例(图1)。前者是由四条巴渝风情街巷组成的立体空中步行街区,每年客流量超过1.5亿,成为继磁器口古镇之后重庆的新热点;后者以白象老街的开埠风情为蓝本,着力打造国宝级历史商业名街。虽然两个项目地理位置上相距不到两公里,但是呈现的面貌和蕴藏的内涵迥然不同,各有千秋。接下来,就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差异化成因。
2 地点性的文态因素
图1 案例地点示意图
风情街如何进行文化定位应首先从梳理地点的历史文脉入手。厘清脉络才可较准确把握文化形态,进而有方向地去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相关的建筑形式、景观小品、商业民俗活动、店招宣传等内容也能围绕一个统一主题来塑造。
洪崖洞南濒沧白路,北望嘉陵江,东临千厮门大桥。古巴国至明清时期,从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一度成为繁盛的江岸码头。到上世纪40年代,这里作为普通劳动人民的居所,于城墙外陡坡上建起一排排吊脚楼,随季节更替和江水涨退拆而复建。居民们还会在此经营一些小本生意,其热闹程度堪比市区。建国后,居民区随码头的衰落而破败下来,直到改造前才被逐步拆迁[3]。
白象街曾是位于下半城的一条古老繁华的东西向主街道。由于临近长江城垣和太平门码头方便船只停靠,这一带修建了不少商行和客栈。开埠后,多国外商看重其靠近各地方衙署,便在这里开设洋行、关行、运输行,成为清末盛极一时的“金融一条街”。到上世纪30年代,各大公司和招商局在这里扎堆,各路名人也在此出入。直到建国后商业中心转移到上半城,下半城逐渐萧条,白象街也日渐冷落[4]。
通过梳理这两个项目所在地点的文脉可以看到:洪崖洞是传统巴渝文化的缩影之一,反映着重屋垒居的山地建筑形象和普通百姓亦商亦居的日常生活场景;白象街虽然也经历过古巴渝时期,但最为人熟知的是它开埠后的重要商业地位和如今遗存的开埠时期建筑。
3 地点性的形态因素
风情街的形态是指建筑形象及街道空间的形式和特征。建筑及其群体组合在本质上是与场地相关的,受特定文化、观念、习俗所影响。建筑是承载商业活动的空间,也是传达风情街文化氛围和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3.1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巴渝文化所对应的吊脚楼,是在巴渝地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建筑形式,它由原始干栏式建筑结合山地环境不断调适演化而形成,也是对本土自然地理条件和物质生产生活方式的最本真的反映。
洪崖洞地势南高北低,在80m的宽度内高差有75m,最陡处坡度几乎达到100%(图2)。旧区民居交通系统三横八纵,三条顺等高线的横向主街分别是洪崖洞街、天成巷和纸盐河巷。街巷两旁的建筑采取各种灵活的处理手法,或沿悬崖上爬,或顺陡坡下掉,或利用悬挑尽量争取空间。使用竹木材料和绑扎法作穿斗式吊脚楼,局部也有采用砖石作墙柱,篾席或瓦坡屋顶高低错落。
图2 洪崖洞剖面图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只大致延续了旧有的格局和处理手法,但建筑单体形态并非完全是旧区式的,毕竟旧区条件匮乏且年久失修。新区更接近于传统穿斗式木构建筑,着重刻画了许多精美细节,如垂花、飞檐、斜撑、栏杆、浮雕等,营造出繁华热闹的氛围。采用现代的建造技术和仿古木石砖瓦材料,更富想象力地构建出半山街市、空中楼台等重叠错落、层次丰富的空间(图3)。
图3 洪崖洞街景
3.2融创·白象街
开埠后由于西方文化、建筑样式的传入,公共建筑盛行折衷主义风格,民居建筑也常呈现中西合璧式。白象老街保留至今的药材公会、海关办公楼旧址、卜凤居和江全泰号等11处开埠时期的建筑旧址依然展现着当时建筑的面貌。
融创·白象街纳入了其中9处历史建筑,在不改变主体结构和形态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商业新功能(图4),并以遗存建筑风格为参仿塑造新的街道形象。重要立面采用西式的柱式、拱门、浮雕、山花和线条,次要立面则有所简化,以灰白或青色砖石材料饰面,局部使用坡屋顶、木构架甚至现代玻璃墙面,从整体感上延续开埠神韵(图5)。
图4 修复后的药材公会作售楼处
图5 融创·白象街效果图
4 地点性的业态因素
风情街除了文态定位,还应明确业态定位。不论是风情街本身,或者其零售形式,亦或其售卖的商品,都同样需要强调差异化。这种差异化如果以所在地点特性为条件,则会显得更合情合理。一方面考虑所在商圈的各种商业资源,作为既有业态的补充;另一方面则可以考量地点的“商脉”,即商业历史的脉络,比如商业老街、老字号等,特别是应将该地点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间习俗、饮食特征、独特物产等予以保留和发展,并以恰当的形式呈现。
洪崖洞旧时曾名为“堆店巷”、“纸盐河街”,可以看出其作为物流集散地的历史渊源。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定位于大众消费,拥有纸盐河街江畔酒吧街、天成巷巴渝风情街、洪崖洞盛宴美食街、城市阳台异域风情街四条立体空中步行街,包含餐饮、文化、运动、购物、旅游等休闲业态。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种山城特色美食,也可以购买到传统的手工艺品,亦或欣赏手工艺人的绝活儿等。
如前所述,白象老街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下半城的繁华中心,开埠后更是金融机构汇集地、名人的居所及活动场。融创·白象街则是期望激活并超越老街的商业价值,聚集城市高端人群,成为重庆第一圈层的交流平台。业态定位和格局走高人气、高消费、高租金路线。现已整合全球多家顶级商户、传统重庆老字号等品牌资源入驻,例如渝锅堂火锅文化博物馆、合川传统羊肉馆、兰音工坊高端音乐酒吧等。
5 地点性的生态因素
生态是指人、空间、建筑、环境的整体性关系。古代中国并未有明确的生态观,市镇及民宅的择址布局很大程度上由风水决定,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建筑环境理论。风情街可以批判性地借鉴风水学,但更应当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选址。现代自然生态设计理念倡导“场所就是原因”,亦即是依据场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进行设计。
洪崖洞和白象街均位于渝中区旧城,受场地限制并不能有较多的绿化面积,只能以尽可能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洪崖洞民俗风貌区背山面水,建造时采用筑台、架空、出挑等手法,仅对原有地形稍加改造。对原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进行景观再造,达到生态绿化的目的(图6)。保留原生崖壁,与建筑留出一段间隔,以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融创·白象街坐北朝南,采用分台式的手法,结合缓坡地形组织街道空间(图7)。其生态理念更多地贯彻在总体布局、单体朝向、场地绿化、节能措施等方面。
图6 洪崖滴翠
图7 融创·白象街剖面
6 结语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个项目的成功及地点性的实现均是在充分考虑场地自身特质的基础上,整合相关资源并精推细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看出,若要实现风情街地点性的充分表达,规划选址阶段对文化、商业和自然条件进行综合权衡是关键。
这两个位于旧城区的项目,以风情商业街的方式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成为旧城有机更新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会有更多定位于不同区域层级、服务范围、规模各异的风情街诞生。地点性结合“四态合一”的思路可以为其规划和设计提供更明晰的依据,避免项目特色塑造中的盲目或随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四态合一”理论,是文化旅游景区设计实践中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模型,并已扩展成为规划建设领域一套重要的实践和评估系统。
参考文献:
[1]翟辉.西南之间:从地域性到地点性[J].城市·环境·设计(UED),2015(1).
[2]张婷.论古文化街区打造中“四态合一”理论的符号学意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30: 164-169.
[3]正权.洪崖洞今昔[J].红岩春秋,2005(2):51.
[4]彭伯通.古城重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1:103-104.
图片来源:
图1作者自绘;图2《浅析巴人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图3汇图网;图4重庆日报;图6作者自摄;图5、7项目售楼处宣传册。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作者简介:林犀(198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
收稿日期:2016-02-01
doi:10.3969/j.issn.1671-9107.2016.03.012
中图分类号:TU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07(2016)03-0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