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回家后,难言的痛

2016-04-15罗晓庆

关爱明天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超小浩亲生父母

本刊记者 罗晓庆



宝贝回家后,难言的痛

本刊记者罗晓庆

1月19日,省人大内司委及公安厅工作人员一同看望小浩摄影张信敏

有一种爱叫刻骨铭心,有一种痛叫骨肉分离,有一种情叫撕心裂肺,有一种思念叫日夜煎熬,有一种幸福叫望穿秋水……成都火车北站的广场上,妈妈的一个转身,一个拿着棒棒糖的陌生婆婆带走了乖巧的小芬;在爸爸工作的工地,小红被一个中年男子扛着上山,全村一百多号人声嘶力竭找了几天几夜;院子里,妈妈正在喂猪,小聪一个人的时候被一个叔叔带走了……每一个画面,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坠入黑暗深渊的家庭,一段段满是血泪的漫漫寻子路,数十年的奔走,只为等待宝贝回家的那一天。

丢失了多年的亲情,当孩子经历周折甚至苦难后,终于和父母破镜重圆,重续亲情的缘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对回到陌生又熟悉的家庭,大多数家庭迎来的是人生新的篇章,美满的结局。然而,也有一部分儿童面临的是更加艰难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或被邻里的小伙伴嘲笑和排斥,或遭到学校老师的白眼和无视,或缺乏父母的关爱而变得孤僻,被拐和被救根本就像是人生平白增添的两次震荡。面对这样的情况,恐怕只有战斗在打拐一线的民警们最能体会到其中的无奈了。

“当看到孩子回家后糟糕的生活环境,有的甚至还不如在养(父母)家,我们就很困惑,我们到底是救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自贡市富顺县一位警官这样感慨。事实上,这是很多民警常常遭遇的困惑。四川自贡的小浩和资阳的小超就是前几年被解救回来的两个孩子,但几年过去,依然让民警们放心不下,甚至是更加担忧。其中到底是何缘故?1月19日,本刊记者随省人大内司委及省公安厅工作人员前往自贡市富顺县进行了跟踪调研。

“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引担忧

2011年2月,那年小浩才3岁,家住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竹米村。一天,跟随“不正常”的母亲从狮市镇徒步走到代寺镇,碰到外乡来的两名养蜂人,两人见到走失的小浩后,因其两个儿子均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可能医治不好,遂产生“占为己有”的念头,并连夜将小浩送到重庆,此后便以自己儿子的身份全托在重庆市荣昌县一家幼儿园。半年后,在民警的努力下,成功解救了小浩。

驱车行驶两个多小时,穿过狮市镇,行驶上乡村公路,在一片竹林后找到了小浩的家。眼前是一个建造粗糙、暗黑色的砖房,房子前面空地上小浩正在和村里的孩子玩玩具。小浩皮肤黢黑,已经满七岁,瘦弱的样子,在冷冽的冬日寒风里衣着略显单薄,但看起来十分健康。不一会儿,屋里屋外塞满了人,小浩突然不言语也不玩了,就呆呆地站着。经常看顾小浩的当地好心人王警官说,孩子是怕生人,有点懵了。当记者询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小浩仍一言不发,茫然无措的样子。据当地村主任介绍,小浩的父亲已经年过六十了,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当初孩子丢失的时候,他坚持要把孩子找回来,但除了亲生父母的名分之外,无法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关爱,就连居住的房子都是当地政府出资建造的。

“当时刚解救回来的时候更差劲,就一间屋子,三个人睡一张床上,小浩的妈妈精神有点不正常,尚未知道病因,还是外地流落来的无户籍人员。”省公安厅打拐处处长蒋晓玲说。

为了对小浩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随行的成都心希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理事长翁涛提前一个小时到小浩家,对小浩进行了近距离观察。他认为,孩子的心理状况是正常值,他长成一个社会中有用的公民是完全可能的,“小浩放松下来的时候是非常正常的,但因为他严重缺乏安全感,在陌生人面前会呈现极度紧张状态,以至于没法正常交流。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孩子很明显是一个‘困境儿童’。”同时,翁涛表达了对孩子的成长深深地担忧,他说,很多变量因素都在影响孩子的成长,其中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这两个方面是最主要的。小浩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是很难的,而且在学校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他是排斥的,这都限制了他的健康成长。从目前看来,小浩基本的生活生存条件和良好的监护是没有的。

这也是为何省公安厅打拐处对这个孩子进行长时间跟踪的原因。“我们千辛万苦把孩子找回来就是希望孩子能幸福成长。只要是我们亲手将孩子解救回来的,都多少对孩子寄予了感情。”蒋晓玲感慨道。

解救后的困惑

还有个特殊的“困境儿童”,每每警官们提起,都会唉声叹气,陷入短暂的沉默和无尽的思考中。“每当得知有解救回来的孩子过得并不幸福的时候,我们内心常常感到困惑和挣扎,当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例子,我们救还是不救?”资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李捍阳直言。

现实往往比你想的更残酷,这个孩子就是被拐儿童小超,他是2009年被亲生父亲以一万六的价格被当作商品卖给他人的,而母亲早已不知去向。当民警解救他的时候,小超所寄养的家庭生活在城市,物质生活富裕,养父母很爱他。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可以明显比较出,寄养家庭的环境比他原先的家庭要优越得多。办案民警很困惑,“解救他相当于伤害他?”

“目前他在政府的安排下,寄养在他的姑父姑妈家。但是他的这个姑妈有些小偷小摸习惯,在派出所有案底,且对小超并不好。我们第一次去看他的时候,孩子就睡在一堆破烂衣服里,连床被子都没有。他很爱画画,他还拿给我看他在小本子上的画,他把这些画贴了一堵墙,看得出孩子画画很有天分”,每当提起这个孩子,李警官内心不禁一阵伤感。

据李警官介绍,小超的姑妈因为要多照顾一个人,非常不满,经常用语言侮辱小超,经常当其面说他是被亲生父亲拐卖,当初不应该解救回来,更不应该答应公安机关照顾他,嫌弃小超是拖油瓶,有把他送给别人抚养的想法。小超因为缺少父母关爱,性格较孤癖,有厌学情绪,时常离家出走,精神上很压抑,长期得不到有效抒发。李警官非常担心,小超以后会不会走上歧路,成为社会不良青年。

为了缓解小超对父亲的恨意,2015年7月,市“打拐办”前往监狱会见了小超的父亲,嘱咐他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出狱与儿子团聚,在狱期间要定期写信与儿子沟通。同时带回了他父亲的照片和录像,鼓励小超好好学习。2015年12月2日,在省公安厅“打拐处”的指导下,市“打拐办”又为小超申请到“回家的希望”救助款3万元。但这些远远不能弥补小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贫乏,如何正确引导小超养成良好的性格,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记者手记

除了像小超、小浩这样的困境儿童,还有很多被拐的孩子从心理上就很难重新融入家庭,甚至把亲生父母当成坏人看,这也是拐卖儿童给无数个重圆家庭带来的另一重伤痛。尤其是还在襁褓时期就离开亲生父母的怀抱,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当被解救回家时,与养父母已经建立了感情,面对亲生父母的眼泪和养父母的不舍,“回家”这条路变得更难。而棘手的寻找只是孩子被拐后阵痛的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小超小浩亲生父母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收款码被换,老板收入进了员工口袋
培养自律,从早睡早起抓起
锲而不舍
当爸爸的“羡慕嫉妒恨”
我的爸爸是谁
一个被妈妈厌恶的小孩
与电子宠物狗在一起的日子
养母主动为29岁女儿寻亲生父母:害怕她无依靠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