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艺术类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4-15李超林铁
李超+林铁
摘要:艺术选修课是艺术教育的主要手段,其功能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及感知力、想象力、培养创造意识,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按照人文性、普及性、多样性、参与性原则,建立起一套适合民族地区学生的选课制度,完善考勤与考试制度,通过艺术类选修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校园中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民族地区;艺术教育;选修课;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043-02收稿日期:2016-01-07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历程中,用道德、艺术、科学三大支柱构筑起了人类文化的光明大厦。早在1913年,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著作《艺术》一书中提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强调了艺术的人文内涵和独特价值,以及其承担着的诸多重要的社会功能,比如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人们也在有意识地强化艺术的教育功能,将其发展为艺术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把开设艺术选修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在道德建设、科学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满足大学生对提升艺术素质和审美素养的需求,开设特色科目,在艺术活动中彰显学生个性,形成健康的文化品位。
一、艺术类选修课设置应处理好的关系与原则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学科化、规范化,体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古和今的关系、中与外的关系、民族与地域的关系、学科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把握好“四大原则”。[1]
1人文性原则
“人的素质包含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科学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专业技能、学历、智力,主要体现在‘做事上;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它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外在精神和言谈举止的综合体现,主要体现在‘做人上。”[2]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通过欣赏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域甚至是不同民族之间各式各样、具体生动的不同生活情景,使他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艺术,把艺术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
2普及性原则
所谓艺术,往往就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或者是一个时代中人们的精神面貌。艺术类选修课是一种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更能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提高学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所以说,艺术类选修课绝不是技能和训练的艺术类专业教育,而是一种普及性、宽泛性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术业有专攻”的大艺术家,而是通过讲授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以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理解、鉴赏、辨别能力,其实质是一种普适性教育。
3多样性原则
艺术本身就具有多样性。比如,从艺术主体的审美感受、知觉方式来看,艺术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而根据艺术类选修课的授课内容,艺术类选修课则可分为文化艺术类、形体艺术类、语言艺术类三大类。吉首大学地处四省边区民族地区,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其地域性、民族性都独具一格,具备民族艺术资源优势,艺术类课程与教学资源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于学生内在修养搭建了内涵丰富的平台。
4参与性原则
艺术的魅力蕴藏于它的意味中,也体现在外在表现的形式上。在艺术类选修课上,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艺术技能课、表演课和应用型的课程,同时在这些课程当中加入理论与欣赏的内容,互相渗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实践,体验参与的快乐,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大学生用正确的、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周围美好的事物,用美丽的心灵去影响他人,其艺术素质也将得到提高。
二、民族地区高校艺术类选修课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民族地区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积极探索艺术类选修课的教学规律和管理方法。但是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在教学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目标不清晰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仍然存在某些误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高校不重视艺术类选修课在美育乃至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压缩甚至挤占艺术类选修课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有的高校虽然重视艺术类选修课,但“没有突出其艺术特性,把它等同于艺术知识或美学知识的传授,即当成了智育的一部分;有的过于强调它的艺术特性,一味追求艺术上的高难度,把它等同于艺术专业教育;有的只重视少数人的提高、不重视普及,面对的不是全体学生”[3]。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艺术类选修课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有的突出艺术的独特性,重技能训练、轻审美内涵;有的漠视艺术的独特性,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艺术的独特性。这些做法,在某种意义上丢失了艺术类选修课的意义和价值,说到底还是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2师资力量薄弱,课程结构不合理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吉首大学、怀化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等民族地区高校艺术类选修课教师多是职称偏低的青年教师,学历也偏低,而且他们教学任务繁重,精力不够,教学经验也不足,导致课程内容不够新颖,不能紧跟研究前沿。大多数教师毕业于艺术专业院校,对专业知识非常精通,但是知识面不够宽,不能很好地把一些艺术的真正内涵深刻完整地传递给学生。与此同时,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教研室或管理部门,未配备专职艺术教育教师,主要靠大学本身的艺术学院的教师来兼职,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且偏向语言艺术类选修课。
3教学管理乏力,评估体系不完善
民族地区高校近年虽然加强了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力度,但是总的来说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师资状况和教学力量来安排艺术类选修课,很多课程缺乏统编教材,教学内容相对也不够完整。选课人数过多,教学组织相对困难,教学效果堪忧,期末考查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个别学生抱有混学分的心态,平时逃课,结课时则借同学的笔记应付,教学督导组不可能对每门课程的每一堂课都进行考勤,而任课教师因时间关系往往也只能做到上课点名。
4学生修养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
基础教育时代的高考压力,使得中小学艺术类选修课十分薄弱,也压制了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和追求。从相对冷清的艺术类选修课堂来看,较低的课堂出勤率,破坏了课堂秩序,降低了开课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就大学生本身而言,部分人认为大学教育重在专业教育,艺术教育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把公共艺术教育仅仅当成一种娱乐及欣赏活动,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作用。
三、民族地区高校艺术类选修课程的思考与对策
1强化认识,提升办学理念
高校管理者应进一步提升管理理念,把艺术类选修课纳入学校各项工作中去,逐步加大教学资源的投入,确立艺术类选修课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要提高对艺术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明确艺术类选修课的目标。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高等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所在地域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以及教师的特长和研究成果,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2强化师资,有效整合资源
高校要对教师文化艺术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将人文素质自觉渗透到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要为艺术类选修课教师搭建进修、培训的机会和与艺术教育专家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学历层次,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另外,与有关艺术团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也是办好选修课的重要途径。
3强化管理,理顺工作机制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民族地区高校有的已经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教研机构,有的学校已设有公共艺术教育基础部,做到了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学科本身的教育管理也要加强,要进一步细分,建立专门的艺术选修课管理机构、教研机构。从实践来看,要求开课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计划、教案,加强教师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的管理。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艺术类选修课的评估机制,运用检查评估、表彰奖励等手段,推动艺术类选修课工作的开展。建议把艺术学习和考试结合起来,让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一起构成学生的总体成绩,给学生足够大的考试压力,保证其认真备考,真正重视艺术类选修课。
4强化引导,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和讲解,提高学生对艺术类选修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引导学生根据自我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艺术课程,充分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引导学生选修艺术类课程中,应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
5强化个性,彰显文化特性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也是艺术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教育部对公共艺术教育有相关规定,但这只是原则层面上的,是指导层面上的。试想,我们所有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都是一个模式,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在这方面,民族地区高校优势更为明显,在艺术选修课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彰显地方标志性文化的魅力,以期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艺术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林玉恒,鲁士发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的发展探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4).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周金环,马钟元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田世英对普通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中国高教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