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16-04-14刘珍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

刘珍

摘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管专业的必修课程,此课程围绕着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重点介绍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方法和相关示例,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但是目前此课程教学的理论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系统的案例。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教学效果,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展开。

关键词: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研究;实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5-0136-02

Abstract: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ajor.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It mainly emphasizes on the methods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syst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and the relevant example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students carry ou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process. However, the theory is bor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s not strong, and the case of each part is not from the same information system. Therefore,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It is carried out from theory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teaching respectively.

Key words: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teaching research; case teaching

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前期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直接影响后期的系统编程实现,这部分工作没有做好,将会带来大量的反复劳动,拖慢项目开发进程,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从而为系统编程实现做准备。此门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由于其中理论知识较抽象,且实践性又要求较高,所以在大部分教学研究文献中,都提到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学习兴趣;2)教材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内容;3)课堂互动较少,教学方法乏味;4)教学内容可能与其他课程混淆,定位不明确;5)实验学时较少,学生缺乏实践[1-3]。

为了提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教学质量,多篇文献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研究。李红[4]提出双主体多维度教学模式,夏日等人[5]提出蛛网模型的教学模式,张然等人[6]提出体验式教学模式;小组讨论和角色模拟的教学方法也在多篇文献中提到[1,2]。从这些研究文献可看出,多所院校已经意识到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面临的挑战,并展开了相应的教学改革,但是教学改革的实施方面,大多数文献的案例教学仍停留在理论说明,缺乏实际的案例分析教学规划。本校属于医药研究型大学,多数毕业生从事医药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本文将针对医药相关的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供参考样例。本文以下将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教学研究。

1 理论教学研究

1.1 教学内容定位

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是我校信管专业大三下学期的必修课程。前导课程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程序设计相关课程。与本门课一起上的课程还有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软件工程涉及项目开发过程的分析和设计内容讲解,项目管理涉及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目前大部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材会涉及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其内容与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开发方法相近。如果教学内容定位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教学内容与这两门课重叠。这将浪费时间在给学生讲解相同的内容。为此,我们将教学内容定位到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我们目前选用的教材是《UML系统建模及系统分析与设计》[7]。但是其中仍然涉及软件工程的系统开发方法部分,这部分内容将不作为重点,我们将重点讲授面向对象的UML建模语言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的建模。教学内容方面,重点讲授:1)UML建模语言;2)需求分析与用例建模;3)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对象类建模;4)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与行为建模;5)系统体系结构建模。

这本教材[7]的缺点是案例不系统,每个章节的案例相对独立,难以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结合医药型的高校,可采用医药方面的信息系统案例参考资料。在《UML与Enterprise Architect 7.5 团队开发实用手册》书籍[8]中针对信仁医院的住出院系统,从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类图、系统序列图、对象图、状态机图、时序图、包图、交互概述图和组合结构图、组件图、部署图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此案例主要基于住出院业务流程展开系统分析与设计。此案例还涉及与客户的交谈记录,给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案例属于中小型系统,且住出院与生活接近,学生易理解。

1.2理论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方面除了纯理论讲授内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缺少学生互动等宏观上的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上的测验看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程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细节问题。1)大部分同学通过课堂讲授基本建模方法,简单的例子可以学会,但仍然难以变通运用;2)部分同学过分专注系统建模的最终答案,然而系统分析与设计建模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唯一标准答案,通常是多人通过反复讨论得出大家都比较认同的模型;3)部分同学在刚开始的业务流程和用例分析就钻入细节,不利于后期建模。

为了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在多篇文献已提出采用小组讨论式、案例式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可结合采用。在案例式方面,可采用文献[8]中的住出院系统案例进行系统讲解。教师也要注意学生存在的以上三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强调建模的过程,而非最终的答案,将建模的过程细化;先以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建模的过程;然后利用上述案例,讲解建模的过程,并在每一个步骤,让学生参与讨论,这借鉴了双体多维教学模式,让学生讲解建模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系统分析与建模是需要一个小组的人员,各抒己见,最后确定合理的模型。可让小组派代表上台给出结果,由老师点评,并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且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会在最开始就钻入细节。根据问题表现,老师再加强问题涉及的内容讲解。

2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实验教学有18个学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根本没办法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实践理论课堂上的建模方法。而且,单单根据实验报告,无法了解学生的真正掌握情况。为了让学生能更好消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建模步骤,并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除了实验课堂上的基本操作之外,结合大作业,让学生开展相应的UML建模工作。

在实验课堂的教学内容上,针对UML的用例图、活动图、类图等设计单独的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中,系统仅包括几个功能,让学生易理解且易建模,例如,用例图实验中,要求学生对ATM取款机进行用例建模。

在大作业教学内容上,指导学生开展小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例如教务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等。

2.2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课堂上的教学,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各阶段中建模的步骤和UML建模语言的应用,并在每个实验给出一个小的功能性系统需求,让学生自己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例如在用例建模的实验中,可以给出网络教学系统的需求,并要求学生进行用例建模。

在大作业方面,与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课程用同一套题,但与这两门课的任务要有所区别。本门课侧重于,学生撰写分析与设计性文档。目前是学生在最后两周展开项目设计文档的撰写。但是,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方面工作将分散在一个学期的不同阶段,在讲授到分析和设计的不同部分时,就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题目开展相应的分析和设计工作。这将借鉴于角色模拟法。在刚开学就制定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的角色,例如系统分析师、系统设计师、项目管理师等,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指定的同学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建模结果,并解释建模过程,征求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进一步完善。在此过程中可检查学生的课堂知识接收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3结语

本文分析目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此课程的教学研究,寻找适合本校学生的案例,并研究如何将其结合到理论教学过程中,以及如何开展理论和实验教学。这些方法都以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为目标,但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伟, 刘军, 谷凌雁. 以案例驱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8): 152-153.

[2] 李晓, 李东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9(24): 5473-5475.

[3] 闫晓静. 高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 科技信息, 2010(20): 94.

[4] 李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1(4): 548-551.

[5] 夏日, 司凤山. 基于蛛网模型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模式研究[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1): 25-29.

[6] 张然, 周妍.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13, 15(5): 121-123.

[7] 王欣. UML系统建模及系统分析与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8] 赖信仁. UML与Enterprise Architect 7.5 团队开发实用手册[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写作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