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潞城中心绿地景观设计
2016-04-14杨雪齐思莅
杨雪 齐思莅
1.潞城中心绿地的环境背景
项目位于潞城镇政府西侧5公里,北接运潮河,西邻六环路,东界铁路,南侧为通胡公路,用地面积约9.03公顷。通州区潞城镇作为北京百里长安街东端第一镇。在通州区“一河两翼,南拓东进,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中,潞城镇是通州新城城市空间和职能拓展区。
2.探寻公园设计的理论与思想
潞城中心位于三条水系的汇集地,即北运河、潮白河、减河三水汇集于潞城。水作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摇篮,哺育了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在漫长岁月中沉淀出人类的文化。而潞城则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记忆下了自己特有的印记。因此,我们确定了潞城中心绿地的设计基本思想:
(1)文脉的传承。正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所说:“城市是一部具体的、真实的人类文化的记录薄,无论缺少其中的哪一页,都会令人感到失落,而串起这部记录薄的绳索就是——城市文脉”。深挖当地的文脉,在深厚的历史沉淀中去寻求设计灵感,以历史素材为依据,展示运河文化,使得设计融于场地。
(2)人性化设计。对人们行为习惯和传统心理的分析,有助于确定公园采用哪些恰当的规划设计内容以及合理的建设开发模式,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心理需要,提高生活品质,并使公园获得良好的满意度和经营效益。为此,我们分析了不同年龄身份的游人对于公园的需求,除核心景观区以外大众的游览区以外,分别根据老人、不同年龄段儿童对于公园的需求,分别设计了专门的活动区域,并在铺装、地形、小品、水景和植物造景上相配合,使得各种不同的人群,均可在绿地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场地。
3.潞城中心绿地设计规划
设计以“三水潞城”为主题,通过山水地形的架构及植物群落空间的围合,形成丰富的城市绿地空间。
(1)景观总平面设计。从功能上分为九大景观区,山水构架结合植物群落,营造空间的开合收放,创造步移景异的效果。主入口及次入口广场景区承担着人流集散的功能,结合文化元素的加入,使景观更富有文化内涵。山林逸情区为地势最高区,崇山叠瀑、山林远眺等景点以密林为背景,配以新中式建筑,营造古典园林的意境。文化游览区以博物馆建筑区为核心,形成凝聚文化、艺术的景区。环湖游览区以开阔的水面为主,滨湖布置茶室、长廊、景亭、观景平台、栈道、亲水台阶等,丰富了湖区的观景体验。儿童活动区注重游戏的安全性,将景墙、坐凳、铺装等赋以灿烂的色彩,为儿童创造缤纷并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空间。缓步漫流区的各景点沿蜿蜒曲折的溪流展开,为游人营造舒适、幽静的休憩空间。
(2)铺装设计。潞城中心绿地的铺装色彩、用材上整体统一,通过同种材料不同的拼接形式或是不同材料间的搭配和纹样变化来区别空间,使不同的空间有细小的变化,与空间划分相协调,代表空间场所的转变,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丰富的体验感受。
(3)竖向设计。原地形基本为平地,场地内与大堤路有3.2米的高差,因此,次入口台地广场通过台阶搭配叠水景观,广场连接木栈道,很巧妙的解决了园内外的高差问题。全园内有两处高点,结合景点布置,有登高远眺的透景线,给游人提供良好的观景点。
(4)水景设计。设计围绕“三水潞城”的理念,塑造出“三水汇于一湖”的水系结构。通过自然水体(湖、瀑、溪)及人工水体(水池)等水景观的塑造,有源有流,有聚有散,有动有静,崇山叠水的飞流直下、入口区水景的动静变幻、湖泊的平静开阔、溪流的宁静悠远,形成不同风貌的水体景观。
(5)主要景观小品。景观小品作为公园的点题之笔,承载着场地文脉的体现。本场地内以主入口广场内富有文化符号的水池中轴水池,次入口广场内记载岁月的运河文化墙,石印为造型的入口水池,各场地以中国古典木作而提炼简化来的新中式亭廊花架小品,以及湖心区展翅大白鸟造型的大飘檐邻水茶室,提点了本场地的历史文脉,仿佛在无声无息的吟唱悠悠岁月之歌。